李向阳一怔,两眼圆睁,“胡说八道,这是谁造谣?晓晓,可别听人瞎说,伯伯没有和你妈谈对象,也不可能和你妈谈对象,你……嗨,李伯伯有家庭,不会背叛家庭。”
童晓晓看着李向阳语气坚决,倒是相信了李向阳有家庭,谈对象这回事,估计是胡同婶子们以讹传讹,三人成虎。
只是这欲言又止,童晓晓心里又升起一种怀疑。
“李伯伯,要是我妈再招个男人进门,我怕以后回来没地方住了。”
李向阳一瞪眼,“由不得她,那是你爸和你的房子,晓晓你放心,以前伯伯在部队,鞭长莫及,现在伯伯就在这边,她要结婚,就从你爸房子里搬出去,伯伯给你看着家,你放心。”
童晓晓闻言,心里的怀疑更重了,既然李向阳这么说,童晓晓聪明的没有问。
“晓晓,啥时候公安局有外招名额,伯伯给你留意着,到时候你就回来吧,在这边,伯伯也好照应你。
童晓晓笑着道谢,啥时候?
未来几年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大批下乡,接受再教育,支援农村建设,京市工作岗位千金难求。
中午,童晓晓拒绝李向阳的请饭,带着弟弟去饭店,吃了最正宗的杂酱面。
一个下午,姐弟俩都在买买买,京市的物资供应,比地方上要丰富很多。
许多平时买不到的东西,只有这边才有的吃食,都买下留着以后吃用。
晚饭,童晓晓请客,牛牛作陪,朱秀点了香酥小羊腿,杏仁菠菜,咕咾肉,老鸭汤。
连吃带打包,吃过饭,童晓晓带着牛牛慢悠悠散步。
刚走到胡同口,一个黑影子突然从桂花树下冲了出来。
“晓晓,你回来啦!”
童晓晓拉着牛牛后退两步,硬是控制住两条腿,差点应激反应,一个腿鞭踢出去。
眼前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男青年,身材壮硕,眉目细长。
童晓晓站着没说话,她没有原主的记忆,来到这方世界,短短几天就下乡找弟弟去了,这个人,没见过。
“晓晓,我是钟春哥哥啊,我听说你回来了,就来看看你。”
童晓晓还是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
钟春上前一步,“晓晓,你长大了,也更漂亮了,小时候,咱们玩过家家,晓晓总爱扮新嫁娘,让钟春哥哥扮新郎,晓晓,你现在还愿意做钟春哥哥的新娘吗?”
童晓晓心里一万头草泥马路过,这是个啥情况?
“你也说了,那是小时候,我今天累了,要回去休息,改天再聊吧。”
童晓晓说完,也不管面前的钟春,拉着牛牛就走。
钟春没想到,童晓晓对他这么冷淡,脑子没想好对策,童晓晓已经走远了。
回到家,童晓晓还在纳闷,哪里蹦出来的钟春?
说话的语气,和原主应该很熟悉,甚至还可能有情意,不行,明天上午找朱秀问问。
没等到上午,早餐吃豆汁油条,就碰上朱秀了。
“啥?钟春?他不是马上要下放了吗?怎么还有功夫找你?”朱秀比童晓晓还吃惊。
童晓晓这下傻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他说小时候过家家,我和他都是扮新郎新娘,现在能不能还那样?”童晓晓小声说完,朱秀一听,却炸毛了。
“那个不要脸的,你小时候就和他扮过一次新郎新娘,还是他打哭三喜抢的,除了哄你的钱花,就是哄你的零食,没脸没皮,哎?他不是喜欢刘美玉吗?怎么现在和你说这个?”
朱秀眼珠子一转,“我想起来了,听说他马上要下乡,还是东北那块,别是知道你现在在那端铁饭碗,想让你养他,给自己找补贴吧?”
“哈?他咋想的?我看起来那么好骗吗?”童晓晓心里有了计较,这不就是书上写的软饭鸭鸭吗?
无知者无畏啊,胆子不小,不知道能不能打过牛牛!
……………………
天热,家里存不了多少菜,冯玉华中午一下班,骑上自行车,就往菜店赶。
同事梅金萍紧追快赶才撵上,“冯姐,你慢点,咱一起去。”
“你不是昨天才买过菜吗?一天就吃完了?”
梅金萍笑着道,“你昨天买的更多,今天也吃完了?我一大家子人,你可是一个人住,咋滴,家里来客了?”
冯玉华笑得有些勉强,“晓晓回来了,我给她做点好吃的。”
“呦,晓晓回来了?那我这个当姨的得去看看,这年把没见了,怪想的。”
“看啥,还那样,你不回家吃饭了?”冯玉华心里很抗拒,她是真不希望同事看见童晓晓,只是这梅金萍和自己,平时点头之交,这搞得哪一出?
“哎,可别这么说,晓晓这孩子,聪明又俊俏,我是真想她了,去看看,又不和你抢闺女,”
梅金萍一边说一边看着冯玉华的脸色,“晓晓今年虚岁十七了吧,快该找婆家了,你这当妈的,没啥想法?”
冯玉华脚下不停,心脏却是猛地一跳,对啊!
童晓晓这么能给自己找难题,自己怎么就不能反击了?尤其婚姻这块,自己名义上是她妈,就能理所当然的插手。
嫁人是女人第二次投胎,童晓晓第一次投胎自己没办法,第二次却是自己可以左右的。
就找那婆婆狠毒的,公公偏瘫的。大姑姐小姑子又多又拐的,兄弟几个中最不受宠的,吃不上饭,有暴力倾向的家庭最好。
几乎一瞬间,冯玉华就给童晓晓规划好未来的路。
“金萍,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晓晓都十七了,在乡下下放,能找到什么好人家,还得在咱们身边找,你多给费心,只要人踏踏实实的就好,咱不求大富大贵,稳当人家就行。”
“哎呦,你这么一说,还真有一个,就是不知道,你能相中不?”
无利不起早,梅金萍的尿性,全厂都传遍了,冯玉华当然也知道一二,“哪一个?说说看。”
梅金萍扬眉一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