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八大晋商
作者:柯久   大明日不落最新章节     
    山西宣府镇。
    \\\"范家主,最近这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朝廷管的越来越严了。\\\"
    \\\"可不是说,大汗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别的不说,便是北京的那些老爷们张口便是要加大一倍的量。\\\"
    \\\"我看啊,又要打仗喽...\\\"
    一座毫不起眼的平房内,有八名男子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着。这八个人年龄不一,有大有小,唯一的共同点便是全都衣着华丽,一眼便能看出是江南出产的上好的丝绸织造而成。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重农抑商,曾经下令,商人不许穿丝绸,只能穿布衣。只不过这条禁令,到了此时早已是名存实亡...
    \\\"诸位,大汗待我等不薄。此次更是给我们将价格提了一成。此次所需粮草,我等八家还按之前的规矩来,尽快筹集吧。\\\"
    八人之中,被称为范家主的人说道。他被众人环绕,隐隐有些以他为首的意味。
    此人,便是后来被满清皇帝封为皇商之首的范永斗。
    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
    与范永斗同席而坐的其余七人也是山西大同,宣府等地有名的大富商。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八大皇商。\\\"
    其余七人听了范永斗的话后,略一犹豫,便纷纷应承了下来。
    \\\"范家主说的是,凭借我等在山西各处的关系,即便是这次的量有些大了,也没什么打紧的。\\\"
    \\\"可不是,刚好这次家里收了些铁器,正好能带过去,换个好价钱。\\\"
    \\\"就是,即便是北京的小皇帝手再长,也伸不到我等的地盘上来。\\\"
    众人谈笑之间,便定下了一次数额庞大的走私活动。言语中,丝毫没有在乎朝廷的禁令,不得出售粮草,铁器。
    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能够获取利益,没有什么不能卖的。别说粮草铁器,便是大同,宣府等地的边镇情报不也早就透露出去了吗?
    众人又随便谈笑了几句,约定了下次再见的时间。随后便一前一后的离开了这处不起眼的平房,只留下了范永斗留在最后。
    范永斗又坐在椅子上思虑了一会,随后也转身离开了这处房屋。在踏上自己的马车之前,范永斗突然抬头,茫然四顾,似是心有感应。
    这些日子他总是觉得有些心神不宁,莫名其妙的心慌,不知道为什么。
    \\\"罢了,怕是自己吓自己。\\\"范永斗心中自语,随后摇了摇头,一头钻进了自己的马车。
    ...
    ...
    北京紫禁城。
    \\\"这帮吃里扒外的东西。\\\"
    \\\"山西当地的官员在干什么?就没人知道吗。\\\"
    朱由校看着手里的密折,不住地咆哮着。
    上面详细的记载了,骆思恭这段时间发现以及整理的关于山西晋商的走私活动,以及与当地官员的勾结。
    并且骆思恭字里行间还提到了,怀疑京中有人与山西晋商有所联系。虽然还没有找到切实证据,具体的书信往来到等到抄家之后才能寻找,但是骆思恭还是上书了朱由校,将自己的发现报给了皇帝。并且推测,近期晋商与后金,可能还有一次大的走私行为。
    山西大同,宣府,全都是军事重镇。居然就在这样的军事环境下,还生出了一条规模如此之大的走私利益链。由此可以看出,明廷确实已经腐朽了。
    得知这些晋商,近期可能还有交易,再也忍耐不住。鱼也差不多都咬钩了,没必要再钓下去了,该开始收网了。
    \\\"给朕传旨骆思恭,让他带着当地锦衣卫,把这些人全给我拿了。\\\"
    \\\"传旨代王府,晋王府,让他们也从旁协助,便宜行事。\\\"
    \\\"传旨大同总兵麻承恩,让他即刻自查。\\\"
    连发了三道圣旨后,朱由校还是有些不太解气。
    \\\"让马祥麟亲自去山西看着,然后跟骆思恭一起回来复命。\\\"
    山西等地徇私枉法的官员,则要等到仔细查证过后,再做处置。他要把所有参与过这条利益链的人,一网打尽。
    至于山西的总兵们有没有参与这次走私,朱由校不太敢保证。但是至少大同的总兵麻承恩这个人他还是知道的,麻氏家族上下几代人都为大明尽忠职守,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江门。
    这样的人,或许可能会暗地里收受些贿赂,吃些空饷,但是要说他背叛朝廷,私通后金,朱由校是不信的。
    不过这些晋商们手里握着的土地该如何解决,倒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他需要一个有能力,并且信得过的人来帮他解决。说到底,还是明朝已经逐渐腐朽,各级官府的执行力已经不足。只能亲自从京中派人去解决。
    \\\"传旨辽东,让帝师孙承宗即刻赶赴山西,全权负责山西晋商一事。\\\"
    朱由校想了想,还是决定让孙承宗去解决此事。
    \\\"皇爷,代王,晋王那边也参与进来,是不是不太合适?\\\"王安小心的问道。
    自古以来,明朝皇帝都是对各地藩王看的很紧,只给钱,不给权,像养猪一样养着他们。
    但是经过了二百多年的发展,明朝宗室的俸禄已经变成了朝廷经济的负担,让明廷有些不堪重负。而且他们手中握有着数量巨大的土地,却不上税,拖累着中央朝廷。
    偏偏这些与国同休的藩王们在大明朝摇摇欲坠的时候,还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一切。在各地农民军纷纷起义的时候,这些王爷们依旧横征暴敛,我行我素。直到农民军真的打到了城下的时候,才开始慌了神,但那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朱由校深知这些王府手里有握有巨大的财富,他们身为宗室,他们自然也要承担起来一些责任。
    这一次,便是一个信号。
    \\\"无妨。在他们的眼皮底子下出了这样的事,谁知道背后有没有他们的默许?\\\"朱由校冷笑一声说道。
    \\\"朕倒是要看看,他们给朕一个什么样的交代。\\\"
    听得朱由校如此说,王安也不多作劝阻,转身下去传令。
    客观的说,历史上的天启刚刚上台的时候,明朝的局势还没有那般严重。后金的鞑子做梦也没想到,他们会在二十多年后,入住中原。
    但是事情就是这般的有戏剧性,从天启朝开始,明朝就经历了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关中大旱,黄河决堤,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的条件下,活不下去的农民们纷纷起义,这才给了关外的女真人入住华夏大地,问鼎神器的机会。
    朱由校便是要趁着还有时间,早做准备,应付很快就要到来的小冰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