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改换门庭
作者:咖喱海鲜鸡   一个农家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望着这张得来十分不容易的捷报,赵鸿义心情十分感慨。
    当初被鲍知县列为科试三等不能参加乡试的时候,赵鸿义差点就以为自己这辈子要与举人无缘了。幸好自己没有放弃,通过录遗考试咸鱼翻生,混入乡试考场,最后在乡试中奇迹般地一举杀出重围,夺取了举人功名,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实在是太刺激了。
    见赵鸿义看得出神,王氏说道:“这是前几天县衙派人送来的捷报,县里大老爷还送了五十两银子过来当贺礼,我本来不敢收的,可是报喜的人说这是大老爷的私人馈赠,要是我不收下的话,他回去就要被大老爷打板子,我才不得已收下了,想着等你回来再作处理。”
    赵鸿义冷笑一声,看来这鲍知县还挺会做人的,在科试的时候一心配合徐家的要求故意打压我,不给我参加乡试的机会,现在得知我中了举人,又急忙送贺礼来修复关系,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鲍知县肯定是吃死了我不会为了这件事而与他闹翻,毕竟知县的权力也是相当大的。虽然知县没办法给举人穿小鞋,但举人也不能拿知县怎么样,大家以后还要在县里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最好就是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和气生财。
    想透了鲍知县送贺礼的用意,赵鸿义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鲍知县派人送来了银子,相当于私下里给赵鸿义服个软认个错,给赵鸿义一个台阶下,这已经是他这个县太爷能做到的极限了,毕竟作为官员需要维护官声和朝廷体面,不可能把服软认错这种事摆到台面上。
    如果赵鸿义不同意和解,在县里事务上他可以不配合鲍知县的施政,但有徐家在,这对鲍知县造不成太大的麻烦,反而会影响县里人的口碑,认为他赵鸿义是个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全县百姓的人,这就有些不妙了。
    如果赵鸿义同意与鲍知县和解,那就什么都不用做,双方就自然达成默契,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等混过了这一个任期,鲍知县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以后就再无交集。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赵鸿义心中暗想。
    这时赵鸿义忽然想起一件事,像他这样从普通百姓经过考试中举的人家,报录人将喜报送来之后,通常会纠集看热闹的人一起将中举人家的房子门窗砸烂,寓意该户人家从此改换旧门庭,成为官宦之家,这已经成为一种民间习俗了。
    可是刚才他进门的时候明明看到自家大门是好端端的,根本没有被砸的痕迹啊!于是他将这个疑惑问了出来。
    王氏笑着答道:“报录人见我们家这房子修得太好了,没敢动手砸。后来村里人说我们家还有一处老房子,于是便引着报录人去了老房子,砸了那里的门窗。”
    赵鸿义听了也是一脸无语的表情。
    接下来走进第一进院子时,赵家所有仆役已经在管家带领下整整齐齐站成两排,热烈欢迎主人中举归来。
    赵鸿义站到了二门前,仆役们便呼啦啦跪倒一片,口中叫道:“恭贺老爷高中举人,预祝老爷明年再登皇榜。”
    “都起来吧。”
    “谢老爷。”众仆役这才纷纷爬起来。
    赵鸿义继续说道:“你们来到我赵家也快一年了,这些时日你们的表现还是不错的,看得出对我赵家也算是忠心耿耿。如今我既然中了举,日后自然少不了你们的好处,望你们以后继续忠心为主,用心办事,我赵家绝不会亏待你们。”
    随即赵鸿义宣布每个人赏银二两,众仆役欢声雷动,又纷纷跪下谢了赵老爷的赏。
    这些仆役被赵鸿义买来之后,本来没什么忠诚度可言,况且赵鸿义也只是个秀才而已,看不出有多大的前途,无非是银子多些罢了,他们看在银子的份上,干活还算老老实实。
    不过现在赵鸿义中了举,地位就截然不同了,就算以后考不中进士,至不济也是个乡绅人家。要是赵鸿义运气好,以后中了进士当了官,那就是妥妥的官宦之家了。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即便赵鸿义以后当不上宰相,官宦之家的奴仆也远比一般地主家的奴仆要舒服得多,这些奴仆们会怎么选择自然不言而喻。
    见这些仆役们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赵鸿义很满意,带着家人回到院中。
    由于人多,晚饭摆在了第二进的院子里,在场的除了赵鸿义一家人之外,还有大伯一家以及跟随赵鸿义往返南京的舅舅王庆禄。
    席间,大家除了祝贺赵鸿义之外,就是听赵鸿义讲述他赶赴南京参加乡试的经历,中举的过程以及中举后的种种待遇。
    听这种故事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带入角色,爽感绝对一流,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赵鸿义在鹿鸣宴上结识的那些官员已经是他们从来无法想象的高官了,想到赵鸿义以后将会常常与这样的高官来往,众人都是十分羡慕。
    这时,伯母周氏小心翼翼地说道:“义哥儿,你是我们自小看着长大的,你小的时候我还帮你娘照顾过你哩!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何况我们还是至亲骨肉,如今你发达了,可不要忘了你这两个兄弟。”
    赵鸿义微微一笑道:“伯母你的意思我知道,这几年我是怎么对你们的,你们心里应该也有数,我做的生意哪样没有带着你们?大哥和三弟现在不是还当着作坊管事吗?”
    周氏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知道义哥儿你对我们都不错,我就是提醒一下。”
    赵鸿义笑道:“伯母你放心,大哥和三弟都是我最信得过的人,只要他们两个干得好,以后管的人会越来越多,工钱也会越来越多。我以后还会给做得好、有功劳的管事分配作坊的股份,大哥和三弟我会优先考虑的。”
    周氏一听,连忙拉着赵鸿仁和赵鸿礼两兄弟起身表示感谢。
    赵鸿义摆摆手道:“你们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了,该有的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