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不务正业
作者:如意漫   七零随军:海岛生活好惬意最新章节     
    在众方期待中,大考成绩出台。
    果然,这次不但是数学平均成绩提高到五点一分,而且还有三个同学数学成绩超过了九十五分。
    据说全县超过九十五分的学生不足十人。
    这下,陈老师立刻声名鹊起。
    整个县里高中数学界都在打听陈老师是何方神圣。
    当得知他就是开学时,在县中礼堂听讲座,对董晓丹所说的不知从何着手而提问的同仁,当时他十分虔诚地要了董晓丹的联系方式,看来他这一学期来收获甚多。
    听董晓丹一席话,真的能胜读十年书?
    对于这次的考试成绩,校领导是无比满意,但是又对其他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你们同样都听了董晓丹的讲座,为什么只有陈老师掌握了精髓,而你们却进步很慢?”
    其他几门功课,进步也是有的,但是除数学外,其他的进步最快的,也就提高了零点几分,没有一个超过一分的。
    当然提高零点一,也是了不起的进步。但这不是要努力向陈老师看齐么?
    ......
    因为有了孩子的缘故,董晓丹和陈朝阳本想不回老家过年,可周锦胜却让县里的大国企派车“顺便”接董晓丹一家回来过年。
    这样,却之不恭了。
    只得改变计划,回老家过年。
    当天晚上,全家被安置在大国企的招待所。
    第二天一大早,周锦胜就带领全家来探望。
    关键是,大家还沉浸在欢聚的喜悦中,又来了一拨人,说是县教育局的。
    说开学的时候,听董晓丹一席言,受益匪浅,希望能再次深度聆听董晓丹的见解。
    “你们去找陈老师,这一年来我跟他一直有联系,他很努力,我们一起总结了一套数学复习资料,当然还没完结,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如果经受住今年高考的洗礼,就证明我们这套复习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董晓丹自己不是教育工作者,虽然成功指导了周庆玉,但那是一对一的,不具有广泛性。
    “效果很好,陈老师的学生考试成绩已经是最好的说明。”县中的几个教研主任试探着开口,“我们想在其他几门功课上,也做一下尝试,你能像跟陈老师一样,也跟我们合作么?”
    “可以是可以,只是我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我只能泛泛地指导一下,你们怎么着手进行归纳总结,没法像对陈老师那样细致而具体。”董晓丹看着面前的几个诚挚的老师,笑道,“其实你们的教学水平肯定都比我高,你们需要指导的只是理念,具体怎么做,你们比我更清楚。”
    “理念也行。”那几个老师笑了。
    他们都是县中的老师,按理说,县中的学生都是首屈一指的,而老师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与下面的学校老师比起来,无论经验还是学识,都明显高出一筹。
    可是下面的那所学校,尤其是陈老师教的数学,进步异常显着,直逼县中。
    要是按这速度发展下去,说不定到高考的时候,超过县中都有可能。
    这个脸可不能丢,所以这次大考过后,县中也立即开会。再次请教育局领导出面,请董晓丹出山。
    只要董晓丹能给他们略作指导,他们相信,在教研组众老师的合作之下,一定能研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来。
    “我可以指导你们,但是我有一个要求,你们整理出来的资料,一定不要当做你们学校的考试秘籍,要跟所有考生共享。”董晓丹说。
    县中的老师们一下子愣住了:我们研究这个的目的,就是想在高考中胜出。你要我们把这与其他考生共享,这有点勉为其难了吧?
    “当然,也不是无偿与人共享,你们可以整理出书,然后卖书啊。”董晓丹笑道。
    啊?我们还可以出书?
    老师们感觉有点异想天开。
    “等你们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就有说服力了。”
    当然,如果仅此一次的战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除了同行羡慕、惊叹之外,也不可能激起太大的水花。
    但如果大幅提高呢?如果集体都提高呢?如果连续几年都稳居前列呢?
    想不引起震动都不可能。
    “好,等我们有成熟的经验了,我们就与大家共享。”县中的教导主任说。
    所谓共享,就是有偿共享。
    不然,董晓丹凭啥只把宝贵经验给你们?
    于是,董晓丹又跟县中的老师们达成了共同整理高考资料的意向。
    “爸,我看你现在有点不务正业啊。”周庆磊看周锦胜抛开自己工作,忙着给县中拉线董晓丹,“市领导真是没眼光,我觉得应该把你调去当教育局局长,而不是当工业局局长。”
    周锦胜苦笑:“你说的还真有点道理,要是今年高考成绩优异,这里面应该也有我一份功劳。只是我自己分管的领域,还没有成绩出来。”
    “叔叔,你现在是分管工业?”分管工业好啊,接下来改革开放,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许多知识分子都会跟着下海,当然有很多都被大浪拍在沙滩上。
    但并不能因为有被拍在沙滩上的可能,就不敢下海了。
    董晓丹有点跃跃欲试。
    “是啊,这一年来,没有拉来大项目落户,只有一些小项目。”说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周锦胜有点落寞,“没有大项目,小项目也聊胜于无吧。”
    “接下来国家对三资企业的优惠力度较大,要是能拉来一些外资比较好。”董晓丹知道,这个时候,大家对外资还不是很信任,总感觉会上当受骗。
    “我们这些小地方,暂时就不考虑三资企业了,还是先做点稳妥的项目。”周锦胜眼睛总算微微亮起来,“今年有个北方的客户来谈合作,他们想打开北部的外贸市场,听说我们这里轻纺发达,准备与我们合作,年前已经达成初步意向,估计年后就能实施了。”
    “轻纺啊,不错。”董晓丹点点头,轻纺之乡啊,接下来几十年,这一片都以轻纺闻名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这个客户原来与省城那边的国企合作的,他说现在要敞开思路,挖掘更多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