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提取大蒜素
作者:省墨   进击的大明铁骑最新章节     
    蒸馏设备已经架设好,捣碎的大蒜也在烈酒里泡了许久,现在就只等着蒸馏了。
    坦白说,杨延宜他自己也不确定能否提炼出大蒜素,可现在没有其他任何的办法,只有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在众人或怀疑、或不解的目光中,杨延宜将烈酒和大蒜泥一起,投入到蒸馏器皿中。
    马汉是知道这位大人的本领的,当初已经死去的李二狗都能被他从鬼门关里硬生生的拉回来。
    可其他的将领却都不知道,因为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在这个时代,有许多士兵因为受到创伤而浑身高热,之后就是死亡。
    他们并不清楚病毒和细菌的存在,还以为是伤口受了风寒。
    就连本朝开国国公徐达,也是因为背部长了一个脓疮,背疽破裂感染而死。
    所以,戚金、秦邦凭他们都对杨延宜此举颇有怀疑。
    按照他们的想法,此刻既然军粮和军备已经到手,最稳妥的就是立即召开军事行动,攻占定州以对建奴施加压力。
    谁知大人竟派遣马汉前去,找皇太极借了这么一套酿酒的设备来。
    这是不是有点太荒唐了?大战之际,放任大好良机不管,难道现在准备开始酿酒了吗?
    因为日本随时会侵略大明,而他们认为皇太极绝对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可杨延宜没有时间跟他们解释那么多,现在赵龙几乎一只脚踏入了鬼门关之内,早一分取得大蒜素,或许还能多一分机会。
    等到火焰炙烤着蒸发器皿,冒出阵阵酒香味之时,戚金已经非常不满意了。
    他认为杨延宜力排众议,没有去进攻赫图阿拉而是奔袭千里直奔镇江,的确充分展现了一个统帅卓越的战略思维。
    一个将领如果很能打,率领军队打仗几乎是战无不胜,平时所使用的计谋也是精妙绝伦,那他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比如兵仙韩信。
    纵观历史,韩信此人带兵打仗的能力,可以说是独一档的,无人能出其右。
    但是,韩信却只能算是一位将领,离优秀的统帅还差得远。
    他在逼迫刘邦封他为齐王后,过早的站队刘邦。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当然是好事,因为这提前结束了秦末的纷争,但对于他个人而言,却是悲剧的,缺乏战略思维的。
    而这也导致了日后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并在长乐宫钟室死于妇人之手的悲剧。
    可目前的这位青年,他却不是这样。
    收复义州后,戚金和秦邦凭他们在一起闲聊的时候,也时常提起这千里奔袭的事情来,无不为之叹服。
    因为一旦皇太极得以返回沈阳,那明军将彻底被限制在辽东,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去跟建奴死磕。
    而稳定的朝鲜将成为建奴的大后方,训练水军整备船只,为日后出兵大明做准备。
    而杨延宜千里奔袭镇江,彻底粉碎了皇太极的计划,而将他堵在了朝鲜境内,将沈阳和朝鲜的联系拦腰斩断。
    如此战略构想,无论是他,还是大明朝的任何人,恐怕都是不及这位青年的。
    尤其是他们攻占义州,得知了皇太极本人正在朝鲜之内的时候,这些将领无不一边感到后怕,而一边又为大明有如此优秀的统帅而庆幸。
    但越是这样,戚金越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这位年轻的统帅,此刻正是大明最艰难的时刻,还远远没有到可以享乐的时候。
    看着一脸紧张,观察着出酒口的杨延宜,戚金踏前一步,双手抱拳说道:“杨督师,现在还不到酿酒以享乐的时候啊!日本即将攻略大明,而建奴又在朝鲜虎视眈眈……”
    他话还没有说完,却被杨延宜抬手制止了。
    此刻杨延宜根本听不下任何的话语,他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出酒口上,时刻等待着。
    戚金见到他苦口婆心的劝说,却被杨督师置之不理,也是来了火气。
    他眼睛一瞪,就准备上前再次劝说,以避免这位拥有着大好前程的青年自毁前程。
    王存孝却是拉了拉戚金的衣袖,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
    戚金一愣,脸上写着不可置信的表情,转头望向杨延宜。
    杨延宜手里端着一个陶碗,放置在出酒口的管子下方,一滴、一滴清澈的液体,缓缓从铜管流出。
    此刻,酒香越来越浓,在热气的作用下,充斥着整个厨房。
    可是杨延宜眼见接了接了小半碗,碗内的液体依旧清澈见底,丝毫没有见到大蒜素存在的影子。
    按照他的认知,大蒜素应该是一种略带黄色的油性物质,有着刺鼻的蒜味的,眼前的液体却哪里有半分大蒜素的影子?
    戚金顺手取过那陶碗,放在鼻子底下一闻,伸手在碗里蘸了蘸,放在嘴里一尝,立马就知道了这是高度烈酒。
    杨延宜没有放弃,而是又取过一只陶碗,继续放在出酒口下方。
    很快,一滴淡黄色的液体,从出酒口滴落下来,在陶碗底下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随之,越来越多的淡黄色的油性液体流了出来,不一会儿就接了小半碗。
    ”成了!”
    杨延宜让王存孝继续守在出酒口,小心的端着那只陶碗就来到了赵龙的房间里面。
    军医早就跟随在他的身后,准备再次动手术。
    将领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大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而那淡黄色的像豆油一样的又是什么。
    但他们此刻已然知道,杨延宜闹这么大的阵仗,还真不是为了酿酒,而是为了这个东西。
    他们也都跟在杨延宜身后,都拥挤到赵龙房间外面。
    军医揭开赵龙肩头绑缚着的绷带,里面的伤口再次红肿化脓,空气中也弥散着一股臭味。
    等到手术刀和针线都消毒完成后,军医望向杨延宜,开口问道:“再切?”
    杨延宜看了看那腐败的伤口,咬牙道:“切!”
    锋利的小刀划过,一块块红肿的腐肉被割下,很快就流出了鲜红的血液。
    等到腐肉全部给剜除后,伤口露出了原本的肌肉组织并流出了鲜红色的血液。
    “缝合!”
    杨延宜一咬牙,将陶碗里一小半的液体都倒在他的伤口之上。
    军医也很快用针线完成了缝合,但没有继续上金创药。
    赵龙处于深度昏迷中,对于肉体的刺激只是皱了皱眉头,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滑落下来,没有其他任何反应。
    杨延宜将另一半大蒜素端起,小心的抱起赵龙的头,让人撬开他的嘴巴,将这来自不易的液体都灌了下去。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静脉注射,但此刻却完全没有这个设备可以操作。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内服和外敷,看这大蒜素能不能起到抑制病菌的作用了。
    灌完这一碗后,王存孝又端过来一大陶碗大蒜素溶液。
    杨延宜接过陶碗,依旧是浇了一小半在伤口上,另一大半都灌入赵龙嘴里。
    “派士兵日夜看守,日夜不停萃取。每个时辰,都要像这样内服、外敷一次。”
    杨延宜放下陶碗吩咐下去,又走到了屋外。
    之前他粗暴的打断了戚金的话,此刻正是解释的时候,尤其是他在人群里看到了徐进。
    这是一个打草惊蛇的好机会,只是不知道徐进会如何选择呢?
    现在戚金也知道,杨督师弄这么大阵仗,绝对不是为了酿酒。
    可真的从他嘴里说出来之后,众人却都是陷入怀疑之中。
    就凭着这随处可见的大蒜,就能够治疗这不治之症?
    未免有些胡闹了吧?
    就连人群中的徐进,也抱有着同样的心思。
    但只有一个人,知道这应该是有效果的。
    从杨大人发迹至今,从来没有做过徒劳无功的事情。
    从他发明新式火药、到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手雷、掷弹筒、火炮的一系列武器就能知道,大人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用大蒜来救人。
    他应该是掌握了某种大家都不知道的知识!
    大人不知道从哪里掌握的这些知识,这些当世所有人都不了解的知识!
    最可疑的是皇太极!他为什么会知道要送来大蒜和烈酒?
    他已经问过马汉,马汉只字未提要借大蒜的事情,只是说为了救赵龙,请皇太极帮忙找找有没有蒸馏设备。
    难道皇太极,他也跟大人一样,也掌握了这些知识吗?
    越来越多的疑点呢!
    王存孝站在屋内,手轻轻的捻动着胡须,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