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弗于逮再成圣果 玉清宫剖析根源
作者:浮黎君   三教同原录最新章节     
    “地皇端拱紫微清都之垣,为玄元后圣,循行黄道。
    人皇掌北斗九星,为玉真仙灵,拱向斗母而居。
    元始复飞身到太虚极处,取始阳九气;在九土洞阴,取清虚七气;更于洞阴风泽中,取晨浩五气,总吸入口中,与三焦合于一处。
    九九之期,觉其中融融贯通,结成灵胎圣体。
    正当春一月月望之霄,原从口中吐出婴孩,相好光明。
    又于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复吐出二子。
    是为上、中、下三元,皆长为昂藏丈夫。
    元始语以玄微至道,悉能通彻。
    元始常到碧落之外,羡此虚无真境,愿居以安神。
    我为其矢心普济,调度多方,若驻足人间,终是尘氛溷扰;若留形天表,不能作则于皇人。
    故我再入两仪,在十二重天之中,创成一宫,名曰玉清。
    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为元始所居。
    元始又立几处金阙玉楼,琼房琳殿,以舍列圣群真。此元始天王之大概也。”
    赤精子静听至此,微笑曰: “尝闻天之为体,是一团清气,乌能起建居处?况行云无定,从何处排桩立柱耶!”
    上人曰:“子犹未详其理,更为尔明之。夫天体虽曰轻清,岂轻清之上,轻清无已乎!
    盖其极处,反坚实而有质,地体虽重浊,而重浊之外,转为轻清无质。所谓天包乎地也。
    故地虽职载,天亦无物不具。止有银汉之河,下通星宿之海,走霰流星,殒地旋成砂石。重楼复道, 在天更觉精良。
    凡人力所不能,藉天工而先发。如卵之中黄,坚实不如外壳。人身之灵巧,聪明元在六阳。
    试想二仪之外,亦何根止,皆悬于空空,尔我立于何所?惟清气之体,可造虚无,而真实者愈为真实也。”二老因乞挈游天界。
    上人曰:“天王常向余讨论本末,语及五老功德,天王即欲造访。余告以会遇有期。今既至此,往见极易,不必引导也。”
    二老便欲辞去,上人同至两仪中外交关处,伸手向百千万重氤氲至真清气中,握一把以口吹之,化一柄碧玉瑶光,头如芝云、长于股臂,递赠黄老曰:“执此可以凝神遂志,名曰如意。能成就一大因缘,谨记毋忽。”黄老拜受高擎。
    临行,上人又曰:“此处最难出入。不到无上地位,虽十倍金刚, 固而难破也。”
    二老稽首告别。赤精谓黄老曰:“来时太疾,不见景致,今须缓行。”远望矞云缭绕,瑞霭缤纷,拥护一所在,现出楼头殿角。一路绿琼贴地,紫宝填阶,栏楯皆白玉镂成, 殿阶尽黄金铺就。二老观玩不已。
    元始天王正于玉清宫与高真谈讲道德,猛听划然一响,光耀满宫。
    元始与众真出宫仰望,讶曰:“此必有高上之真,出入其间,然是从内而出,非由外而入者。”
    少顷,复震一声,天顶如眼大开,有两缕金光从中射下。
    元始定睛视之,二人步云而至。
    元始趋迎曰:“上真请留憩少谈何如?”
    二人步入宫来。天王与群真擎拳恭进,叙礼坐定。
    二人启问曰: “道友即玉清宫之天王耶?”
    元始曰:“然。”因问:“宇宙空同时,先有五老,体合五行之用,妙运玄功,发育万物,每欲访之不得。今睹道貌太古, 得非五老辈欤?”
    黄老曰:“予即中黄子。此是赤精道友。为在泰岱遇见华裔,始闻天王大德。复到两仪外,寻问玄玄上人,得详始末。敬慕真风,是以来晤耳。”
    元始大悦,命侍从设供,陈列玄霜玉露、云膏雪脍。
    二老随意取食,饮过几杯天香霞烂之浆。玉女散花起舞,珍禽引领和鸣,赏玩无尽。
    少顷,停歌罢舞,黄老曰:“天王久处上宫,熟知其义。向日两仪始判之源,愿闻其略。”
    元始退让良久而言曰: “所云清浊浮沉而为天地,理固然也。然天体包圜于地之外,重裹如卵之壳膜白黄。而人附生于地,以为天上地下,实未知所居者是地,而周围者皆天也。
    地体重而略下,故天自然有十二重在上,如覆其下,载及四极。
    地中自然亦有九重。所称地有十八重者,盖并天之下九重而言也。
    先以地原之最上之一重,地之秀气所钟,坚凝而为石,屹立山顶,是为峰峦。
    第二曰丘陵,土高为丘,大阜为陵。
    第三曰槁壤,西北风高土燥,沙舞木凋。
    四曰卑湿,东南地卑水湿,形极汗下。
    五曰川泽,凡巨川大泽,必下地一层,以堤为盂注也。
    六曰流沙,地底有沙流动,随水去来者。
    七曰黄泉,土本黄色,之为土制,其色亦黄而浊,纯阴之泉也。
    八曰沉渊,深邃叵测,神龙潜焉,其源与太空相通。
    九曰薄澂,如雾如沤如渎,相薄于虚无矣。
    其下九重,纯是一派清气,上达天之九重,所谓静极动生,阴尽阳复也。
    试更言天之十二重:自下数起,第一重曰太虚天,下附于地,一望茫然。
    第二曰施化天,风雨雷电,云雾霜雪,经行降结其间。
    三曰月轮天,日月皆循天左行而右旋,月行较疾,一日常远日十三倍有奇,乃君逸臣劳之理。月臣也,阴精积水故外莹,而半明半魄,明则与日相向,魄则背之;向背从远近而增损,于是有上弦下弦,又曰水精天。
    四曰游道天,日月巡行,有四游九道:春倚东为青道,夏倚南为朱道,秋倚西为白道,冬倚北为黑道。青道二,朱道二,白道二,黑道二,赤道一, 季夏所倚也。惟春分秋分,日月同道,故交食多。四方对照皆为黄道。
    五曰阳明天,日月本东行,天体则左旋,天行最健,牵引以走,不得不西也。日虽善行,每不及天一度。日者君也,阳精积火,故内朗而通体者明,阴不胜阳,昼则月不能并明,夜则常以远近渐转,魄向而避。日轮于地球相等,故普照八荒,又曰火星天。
    六曰列宿天,万物之精,上为星象。星之为言精也,阳之荣也。皆依二十八宿所属。
    七曰斗枢天,众星列宿,浮生虚空,横络天腹,其行其止,皆须气焉。中有斗枢,其四星为魁,三星为杓。杓之初为斗枢,柄之末为瑶光,斗柄所指为建南纽星,天之枢也,端居不动,列宿随枢而转,如车毂之旋运,故又曰宗动天,诸天宗之而动也。
    八曰不动天,天与日月行动,皆有常度,不疾不徐,昼夜循环分为四时,皆随斗柄回旋。至此一重,如斗柄不动,凝静完固,又曰常静天,所谓虚极而转实也,已上步履皆如平地矣。
    九曰穹窿天,其重如地之所分九野,各定界限,以气象形色而名:正东曰青天,东南曰苍天,正南曰阳天,西南曰朱天, 正西曰旻天,西北曰幽天,正北曰玄天,东北曰昊天,正中曰钧天, 又曰黄天。
    第十重即今所覆之处也,分为三垣:中央为紫微垣,上临勾陈帝座,下应斗中纽星;此玉清宫在太微垣内,居紫微垣后;前曰天市垣,为帝座天庭。周天如烈焰摩空,因号焰摩天。
    更上一重,光明廓落,湛然常寂。已下十天,坦荡如夷,唯此天顶如兜圜彀率,是谓兜率之天。
    最上曰大罗天,出游天表只隔一围,下尘凡悬绝十二,晃朗无边,森罗万象者也。诸天寥廓浩荡,虽有司属统治,尚少纪律法度。
    道末性耽清净,澹泊虚无,不能总理万机, 包含变化,须得至灵至圣之资,正治其中,庶有矜式也。”
    黄老曰:“闻子之说,始知其实。但吾等性情与子相同,若静养怡神,深合予怀,调御作为,非所能也。今之下山,原为寻一位上其下以泽及广土众民,功播上天下地者。前所遇几人,皆非天人君主,故欲访于高上清虚之境。”
    元始曰:“人道有形可造,虚无杳渺难宗。未若同到下方,留心察视,贤王圣母之中,或寻得宣威三界,统御万灵之主,然后再选积德累仁有根器者为辅佐,方成三界之政事也。”二老俱以为然,即同元始别群真起身。
    每到一处,元始必指析名义。讲论之际,早过焰摩天,至穹窿天际。回看三垣中之紫宸金阙,隐隐在五云深处。一径从钧天直下,将入不动天,碧落狂风扑面,裹足青霄。
    赤精子笑曰:“此风觉得大劲,更是凉气逼人,刮得爽快,炎天来此乘凉甚好。”
    元始曰: “此名罡风,愈高愈劲,渐远渐舒。如道行浅薄,至此吹为灰烬。”
    有顷,罡风渐缓,举头仰望,渺渺一块青气,浩无抵止;低头试看日月星斗,皆在足下,惟有斗枢旋转不休。一步步如履软茵,忽悲风习习,惨雾沉沉。
    元始曰:“此即列宿天之水域也,名曰天元云汉。其本为水,乃金石之精气,一名天河天潢,一名银河银汉,环抱紫微垣上,覆幕帝庭,东起于鬼,西没于尾,尾闾者,海水之所泄也。
    中有星好湿,当其旺相时,能摄湿而上,薄而清者则为雾为露,厚而浓者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因而成雾,遇寒则凝为湿云,气无发泄,散在温域,随时而雨,稍上而寒,即变成雪。 若再上直至寒域,则为雹矣。”
    赤精子曰:“吾闻水气易动善流,河汉何以长驻?”
    黄老曰:“此非五行之水所同,乃元气之真水,故能凝结,所谓天地生于水而成于水也。”
    言论之间,又觉热气薰蒸。
    赤精子曰:“严寒时到此散步,不须向火曝日矣。”
    元始曰:“太阳之精,结就真火,如地发燥气, 掣动于空,摇撼其域,便生火光,上映天际,闪烁激疾则为电,与雷俱下,则能焚物。湿云外围,燥气内攻,或未裂,或既裂,皆成雷声。若其声既裂,声大震厉, 下冲于地,便为霹雳。盖火性本上,逆之而下,常致横行斜击。此皆自然之理势也。”
    三真且行且谈,气象忽复昏蒙。元始曰:“此气域也。月下有火,火下是气,气有三域:上而近火者为热域,直上近日者,阳光所射为暖域,热暖之间,坚阴凝之为寒域,霜雪之类生焉。到施行天,两仪之气, 噫则成风,嘘则成云,鼓之而雷震,涌之而地震,烁光则有雷,暎光则有虹,围光而为晕,透光而为霓也。”
    又行片刻,恍然清朗开畅,举目见大海汪洋,周围涵浸,一望无垠。
    元始曰:“若从阳天而下,是南洲地面,此处地僻人稠,或向多中探索,可得奇人也。”
    黄老曰:“此中大难,别寻还可。”
    顾谓赤精子曰:“王屋之约,月将圆矣,道兄为我一行。”
    赤精子曰:“然。” 投南径下。
    黄老与元始随风送入正东青天,拨开云雾,向东海灵墟,过弱水三千,到蓬莱之境,中有六神山:一日岱舆,为六山宗长,动转如轮舆;二曰员峤,其形员平,而高锐若梁;三曰方壶,其形方正,而环抱若壶; 四曰瀛洲,当大海之中,草木禽兽,比别山繁殖,一名还洲,十洲之一也;五曰方丈, 中多岩洞,玲珑明达,皆可坐卧;六曰流波,在五山之隈,不甚高大,为流波所激。
    六山总名曰蓬丘,以其如蓬莱之草,随风而转,下无根蒂,又曰蓬莱。遍处皆有宫室,以金玉为饰,鸟兽尽白,望之如雪。其间虽有修真养性、仰观俯察之流,不过保守元神,独善其身而已,皆非有宏愿当大任者。
    黄老曰:“以此观之,东方人物,亦可知矣。”
    乃复过神洲之北,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其国主曰净德时王,与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恻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十岁,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眚不兴。但以老年无子为不足。
    二真一入其疆,即知其诚心向道,勇猛修持。黄老曰:“因缘在是矣。”
    元始曰:“若以清虚至真之气,投诸圣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为三才之主。上真以为何如?”
    黄老点头,随意指挥,即得五采乘舆,九龙驾驭,拥不景旌荫明霞盖,招元始同登翠座。
    自然宝椅,环为凭轼,有清净之俦三十三对,皆具金姿玉质,或持幢节前导,或捧香花傍车,仪仗庄严,制作毕备——皆天然先有,后人因以为法耳。
    黄老复将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 原是天外灵宝,遂变一婴孩身,诸毛孔中放大毫光,照满十方世界。
    尔时净德时王在寝室中,忽见祥光照耀宫殿,作百宝色,有许多仪仗护一九龙辇,浮空而来,中坐二异人,皆施法象。
    上首高真,抱一小儿,面圆耳大,目秀眉清,遍体毫光罩定。国王、王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
    正是:德修洹河沙,位证天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