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辛患犬戎侵扰,念是龙苗之裔,不与计较。犬戎全不知止,遣将领兵,直犯房山熊泉。
高辛议弃帝丘避之,挈颛帝妃嫔及眷属群臣,迁都于南湖之南亳城。见犬戎贪婪,出令募能得犬戎之上将头者,赐金千镒,邑万家,妻以少女。
先是,宫中一老妇有耳疾,令医者治之。出一物,大如茧。以瓠离盛之,以盘覆之。
有顷,化为犬,因名盘瓠。毛文五色,黑项白头,耳长尾卷,高可三尺许,四蹄矫健,可避兵矢。时以为异,帝驯畜之。常随帝出猎,所获必多,自是遐地知名。
此犬一闻帝命,便倏然逸出,径奔房山。犬戎上将吴车见之,知是高辛之犬,大喜曰:“高辛迁都避我,神犬弃主来归,正应彼失我得之兆。”
乃大张宴会,与戎兵欢饮,盘瓠吠跃于前。饮至夜深,呼犬伴卧帐下。犬俟吴车睡熟,上炕咬绝其项,衔头疾走。
营中警觉,戎兵乘良马来追,张弓乱射,皆被劲尾拨开,戎兵奔回。
高辛忽见盘瓠衔人首掷于阶下,命悬于都门。使人识认,报是戎将吴车之首。
帝谓盘瓠虽应酬功,奈是畜类,不可妻,且不可封赏,令厚食以肉糜。盘瓠镇日不食,伏地若聋。
少女以为信不可失,乃请行。帝不得已从之,封于南之武山五溪间,时曰犬封国。
盘瓠得少女,负入南山石室中。逾数年,生六男六女,自相牝牡,生育繁盛,遂杂居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中。五溪之源,皆出卢溪。
后少女教六女种木棉,造机织布。隔溪不能渡,造舟楫以济。盘瓠死,欲归故国。羞见宗祀,徘徊江岸。升南山以望,径化为石。
帝思少女,欲迎诸子爵之。使者归白其状云:“言语侏俪,面色斑斓,不可用。”乃止。
帝常赧然,谓群下曰:“世亦闻异类而偶者乎?”
适有西南人对曰:‘蜀有蚕女,不知姓氏。其父为人所掠,女念父不食。其母誓于众曰:‘有能得父还者,以女嫁之。’驾车之马忽振跃绝绊而去。
数日,父乘马而还。马嘶不已,母以誓言告父。父不允,马跑,其父怒,射杀之。曝其皮于庭,皮蹶起,卷女飞去。
旬日,皮复落于桑上,女化为蚕,食桑吐丝成茧。
后蚕女驾此马,乘云于空,侍卫数千人。谓父母曰:‘太上以我心不忘义,授为九宫仙嫔矣。’此事亦可为异闻也。”帝意少解。
东南一隅,已二百余年不雨。民皆远徙,遂为旷土,帝深为以忧。
至十九年辛巳,忽报东南大雨倾盆,水盈溪谷。民渐附集,可以布种安生。
帝感降甘霖,率百官郊祀,告谢神祗。
回朝,一道者当驾,大言曰:“活汝兆庶,子当酬我!更毋使效死者不得封赏也。”帝下车扶之,同载入朝。
道者曰:“玄女招女魃止雨,归而忘遣。其所止之处即不雨。田祖叔均驱之于赤城,枯旱二百余年,山石皆赤。
先有冬官黑云氏后土,生子信。信子曰夸父,性鲁志宏,身高二丈,神勇殊妙。为其存仁博施,又曰博父。居近东南,忧禾槁民散,乃入华盖,求容成公。
适我邀会蟠桃,知曾为雨师,恳求甚切。我因急于赴会,付龙符一道,只一小铜牌,令其入海召龙施雨。
夸父接符就走,将至盖竹山北,检点龙符,已失,乃跌足深悔。拙思亢旱不雨,皆为太阳燥烈。若能掩其光,方可灌溉滋生。
侵晨往观海峤,涌出大日如火球升于中天,轮虽小而转热。
俄而徂西,如被青山衔去。明旦复然。曰既知其始,当究其没,然后求障蔽之道。闻苍梧啮缺师,得王倪飞步之法。不疾而速,履水如陆,登山如夷。
往求得之,啮缺谓其好勇轻生,恐不得其死。夸父不悟,退炼于黄河之滨。
三月,其术已成,喜曰:‘吾愿可遂矣!’日中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挟杖飞渡黄河,乃与日竞走。
经过百里,回顾日不移影,似无胜负。至二千余里,日影转前,将逮之于禺谷。顿生烦躁,渴欲倾河而饮。
至渭水,堤高不能俯掬。将驱饮于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予从度索回,怜其真诚,为想一举两得之策,成其始愿。
玄女召应龙,擒杀蚩尤,血污其体,不能上天,受困于闽地天湖山窟,可召来施雨。
遂顺路采药前去,在天阶山下玉华洞留宿。越旦,登天湖翠帘。其上三面峰环,中夷而旷。至窟边呼应龙出,折苎剥皮,蘸水揩涤血迹。即飞至空兴云,连雨三日,水道皆盈。
应龙乃去南方处之,故南多雨。昨吊夸父之尸,其所曳之杖,抛弃尸旁。为膏血所浸,化为郁邓邓大林。
不知者谓其不量力,与日竞影而死。知之者知其志在救民而亡身。洵可哀也。我之来此,非为己言功,伤夸父之不祀耳。”
帝曰:“夸父功德当祀,师何道号,愿终身事之?”
道者起曰:“世司雨之赤松子也。索人酬劳,犹佣工而求值也。在尘中扰得口燥,且回黄石静养精液。”飞步出东郊,不见。
帝怅然如失,遣使至渭河邓林,设祭夸父,有司岁时祀之。
时玄冥师昧之子台骀,宣汾洮彰大泽,导演击汰民离湍决之患。未几卒,帝命配祀夸父,世为共工。
帝见东南已安,西北未化。至冬,农事既毕,乃役民筑城,名曰西亳。明年,迁都于此。
后颛帝九嫔已死,欲附葬于顿丘之陵。因途路迢隔,择汉水东鲋鱼之山,葬颛帝衣冠于阳,葬九嫔于阴。设四石蛇,守卫四方。
恐民惑于鬼神,为教之曰:“天神曰神,圣之精气。人神曰鬼,贤之精气。岂向人求食?人自享之耳。”
人虑后岁月有差,复遵颛帝作历之意,于弦望晦朔日月未至而迎,过而送之,日至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
日月星辰,先王偕食以重本也。制六列之?,享上帝以中?。举夷生之子臧黑典乐为声歌,名曰九招。
命倕与祚卜作鼙鼓钟磬吹笭管埙篪,名六英之乐,谓具六合英华也。
伶人咸拚以康帝功,帝普施利物,不私于身。上纯配天之治,下开执中之权。
元妃姜嫄,乃有邰氏女,与帝禋祀上帝。至野见巨人迹,即欣然践之,而身动如孕。
居期而生子,姜嫄以为不祥,诞置之隘巷,牛羊皆不敢践。
反腓字之,徙之于林中。适多人伐木,见母狼抱婴孩饮乳。众呼,遂乃舍去。
姜嫄使人觇之,见不死,又置渠中冰上。飞鸟咸集,或以翼藉其下,或以羽覆其上。姜嫄以为神,令抱回抚育。
初欲弃之,因名弃。儿时屹若巨人之志,其游戏好树艺麻菽,长善稼穑之事。
次妃庆都,实陈锋氏女,居三阿之南。生时有石流血,其父恶之,寄于伊侯长孺之国。帝闻其贤,纳之。孕十四月,至戊午夏,有赤龙飞舞于天,感动而生尧于丹陵。
次妃有娀氏女简狄生于不周之北。帝为其无子,俟玄鸟至日,以太牢祀高谋。简狄从祀回,即有娠。
逾三月,与宗妇三人行浴于晋丘之川。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遂言于帝。
帝曰:“神媒有灵,喻飞燕之祥也。”弥月,果生子,名契。
次妃娵訾氏女常仪,生子曰挚。
挚母于四妃中最下,而挚于兄弟中最长。次尧,次弃,次契,庶子曰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容、叔豹、季狸,皆忠肃恭懿,宜慈和惠,天下谓之八元。有不才子曰实沈、阏伯。
帝闻江湄降一异老,具先见之明。人有疑事质问,则录一图与之。至后必验,人称为图录子。遣使往迎,老人期以降日。帝建高台于中官祗侯,名台曰德。
至期,有九天真人执八光之节、景云之符为前导,后有童女数对,侍从皆呼:“玄宫真人降。”帝伏迓,真人下牧德台。
扶帝坐,命金童捧《黄庭经》五十卷,指授曰:“赤松、披衣、王倪、啮缺,皆得此道也。”为帝说《黄庭》之文,教以清和之道。
又授以三天真灵宝符,云上以奉天,使二仪无遗;下以告地,使河海不泄;中以鉴人,使年命无坠。
乃言:“上元已尽,今岁甲子始交中元。凡三千八百年,复为下元也。”
帝求示四妃之子,孰能为生民主者。真人袖出一简,掷地作金声,遂引从者升去。帝拾简详视,前后左右,分图四日,不解其意,并《黄庭经》藏于德台。
明岁乙丑春,帝崩。当时立国以长,推挚为帝。葬帝喾于濮阳顿丘台城阴野之秋山,以衣冠与姜嫄合葬于豳,一葬衣冠于古亳城南。
帝挚自己巳春嗣位,不修善政,号令不着。与阏伯、实沈、舅腹为伍,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次弟尧,号曰放勋,年十有三,佐挚封植,受封于陶。年十五,长十尺。年十六,远封为唐侯。实懋厥德,诸侯咸归之。挚自知不及,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常梦身随云起,攀天而上,至是代挚为天子。
居挚于高辛古城。囚娵訾腹于市。迁阏伯于商丘,为火正。迁实沈于大夏,为水正。如参、辰二星,一出一没,隔于卯、酉,使不得相见也。
帝本姬姓,因生于母家伊氏,后葬母于耆,遂号伊耆氏。既受禅,以火德王,色尚白。定都于平阳安邑。改年为载,取万物始更终也。
丙子元载,置进善之旌,设敢谏之鼓,立诽谤之木。
帝生有异相,眉分八彩。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不骄不舒。
冠黄收,衣纯衣,彤车白马。所居茅茨不剪,土阶不石,榱题不枅。大路越席,太羹不和,粢食不凿。饭土簋,啜土铏。
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御。不宝珍奇,不听淫乐。布衣鹿裘,衣履不敝尽不更为也。
其时九族既睦,百姓昭明,协和万国,于变时雍。上下仰其光烈,德之所格,无所不被。
尧思上古之君,世不独治,必须贤辅。知南正重北正黎之后,世掌天地之官,能占验时日,如黄帝时之羲和。命重后以羲为氏,黎后以和为氏。
帝钦若昊天,以天之元气昊然广大,未可概推,特复羲和之后,命立浑仪,修其先职。
察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其天数,以为岁首,谓之历象。以羲仲居禺夷之旸谷,理东作以殷春中。以羲叔居日南之交趾,理南讹以正夏至。和仲居西方之昧谷,理西成以殷秋中。和叔居朔方之幽都,理朔易以正冬至。是为四岳。
时有瑞草生于庭,每月朔后,日生一荚。至望后,日落一荚。月小尽,则一叶厌而不落。帝奇之,呼为“蓂荚”,又名“历草”。观此以定月之大小,旬、朔可知。咨羲、和二氏立闰法,以正四时,颁示四方。
庚辰五载,南夷越裳氏,去中都万里,重译来朝。献神龟,方三尺余,云:“得之艾山水滨,背有图文,非吾夷可识,谨献上国。”
帝视皆蝌蚪文,记开辟来故事。帝命太史放齐录之,谓之龟鉴,深藏内府,囿龟于池。因作龟书,厚赉南夷,遣归。
帝存心加意,作辞以自警并诫万民曰:
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为政七年,民无作忒。丁亥十二载,帝思古圣皆省观设教,乃巡狩方隅。
于路存鳏寡、赈荒欠。一民饥寒,曰:“我饥寒之也。”仁昭而义立,德溥而化广。
自西北巡至淮扬,遇一奇伟男子于市中货缴,时谓之缴父。
召之,手挽弓矢进见。帝问:“何能?”
答:“能以绳系矢而射,又能随风上下。”帝命试射岭头高松。一矢射之,透干。御风腾上,拔矢而下。
帝爱其神技,呼之曰“羿”,回都用为木正。不食五谷,唯啖百草之花。
是时十日并出,焦禾杀稼。或大风四起,拔木发屋。北有暴水,冲渠倒岸。又有兽曰猰貐,其形似躯,迅走食人。洞庭之野有修蛇,长百丈,呼气吸人。东海之滨有封豨,大如兕。皆为民害。
四岳申告,帝忧曰:“予一人不德,众庶何与而罹此祸?”
群臣曰:“炎帝有疾疫饥馑之忧,黄帝有水火刀兵之厄,不害其为圣主。”
正是:务在君心能感格,定教灾异自潜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