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遇宫嵩细谈仙侣 救杜燮特用神丹
作者:浮黎君   三教同原录最新章节     
    李阿即撮土作之,城郭仅盈寸。其中人物皆见,须臾消灭。
    一日忽去,后复于成都市乞食,人多争与。随所得多少,尽施贫者。
    夜去朝来,莫知其踪。
    有古强者,疑阿是仙,常亲奉事。试随还所宿处,乃在青城山中。其后欲去,恐有虎狼,私持其父大刀。
    阿见而怒曰:“汝随我行,何畏虎也!”取强刀击折,强窃忧之。
    至旦,阿问曰:“汝忧刀折耶?”
    曰:“实恐父怒。”
    阿取刀左右击地,复如故。
    强每从之游,道逢犇牛,阿以足置车下,轹其足,骨皆折,辄死。
    强守视不去,顷之复起。以手抑足,遂平好。
    强年十八时,见阿如五十许人。强年八十余复遇,而阿容色不改。奉之弥笃,受法书得道。
    竺见阿作事奇异,毅然安顿家小,独辞孔明,随之学道。
    阿知其心诚,引入青城,先教延年之方。竺自改名长生,敬事不懈,罄传其有。
    丙午夏,魏主丕殂,子叡立。
    钟繇为太傅,华歆为太尉。耻居大位,欲让管宁,不受。
    歆少与同乡邴原、管宁同学,时谓一龙。
    宁以歆志趣卑下,割席分坐,久与之绝。
    避居辽东二十年,匿光养浩,而旧帽不易。
    坐一梨榻,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榻上,两膝着处皆穿。
    公孙度恒礼敬之。
    至渊放恣,复归乡里。魏主凡征聘十至不起。
    邴原,度亦累聘不赴,叹曰:“邴君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王烈少师陈实,里以孝义称。度谒不见,谓其三人同一心。
    丁未春,孔明出师攻祁山,擒夏侯懋,放去。
    得天水、安定二郡,于冀城计降姜维,授以韬略。
    又累败曹真。
    钟繇保司马懿,大败马谡于街亭。
    孔明退入西城,乃披鹤氅,戴华阳,左童捧剑,右童执麈尾,上敌楼,焚香横琴徐操。
    懿临观大疑,急退去。
    孔明归,收谡斩之。
    吴鄱阳太守周鲂,赍笺诱杨州都督曹休。伏兵于石亭邀击,休败回洛,疽发背几死。
    有道者踵叩曰:“公素奉斋不嗜杀。故来援耳。”出丹敷之,寻愈,不受谢而去。
    休遂弃职遁去,遍游名胜,隐于黔山。
    有三十六峰,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二洞,八大岩,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为神仙都会。浮丘与黄帝、容成游息于此。
    有炼丹峰、浮丘峰、容成峰、轩辕峰、仙人峰、望仙峰、棋石峰。
    休别号德休,在浮丘峰修炼,后为公引去。
    孔明闻休败,复欲伐魏。
    赵云病卒。
    进围陈仓,郝昭随机应变,孔明粮尽引还。
    已酉春,探昭病笃,袭破陈仓,攻拔武都、阴平。
    大军出祁山,遣使乞吴兴兵,以分魏势。
    黄武八年夏,有道士涉正从二十弟子入武昌,言自巴东来,说秦时事如见。
    独处一室,双目常闭,虽游行亦不开视。
    弟子随之多年,莫有见其开者。
    一弟子固请,乃为开目,音如霹雳,光如火电。
    皆伏地顿首,良久不能起。已复还闭。
    入见吴王,称说天运,当顺时称帝。近日武当北山凤仪,大江黄龙见。
    权未决,多官皆劝。选日筑坛,请权登位。
    立徐氏为后,子登为太子,陆逊辅守武昌,自还建业。
    正率弟子至江东,遍访有缘为道友。
    有琅琊宫嵩,服云母百岁,面色如童。常出入泞屿山,在吴驻足。
    正招与语,甚相爱敬。嵩曰:“有介琰者,住闽中东冶方山。得师白羊公,公初号为修羊公。
    知景帝将终,留题白石羊遁去。在关中娶妻小,改曰杜必。生子五人,复弃家东游。
    琰遇而事之,受玄白元一无为之道,能变化隐形。
    必欲入东海,琰从之。过秣陵,必止琰勿行,言有道缘。因居吴下,娶殷氏女,生子名象。
    后见吴王权,言诸变幻,历试奇验,礼敬之。为琰起静室,数遣问其起居。
    琰时为童子,时为老翁,无所食啖,不受饷遗。
    王欲学其术,琰以王多内御,不肯传。王怒,下琰于狱,逼传乃放。
    有京兆杜契,建安初,与三弟燮来依孙策。策为犯我师于神仙身死。
    黄武二年,王用契为立信校尉。契知琰有术,潜入狱中求道。琰感其意诚,授以黄白之术。
    王日遣狱吏传语,三月不得,大怒。缚琰悬殿东辕上,令甲士三十人引劲弩集射。
    弩发,而绳索独存,琰不知所之矣。王始大悔。
    契得琰之传,暗自行之,久久能分形遁迹。退居茅山之东,收心爱者为弟子。
    时与众采伐材木,货易山场里市,为烧炼之资。
    数入深山岩洞中求仙,遂不复返。
    王知契仙去,闻其弟燮有才学,用为交州刺史。而不知介琰固有后,未得沾其恩也。”
    涉正曰:“琰之后近在何处?”
    嵩曰:“琰被收时,先教妻子移入会稽山,许久不闻音信。若此子有成,必当升闻于朝。
    但我师临去有言,教我暂住东吴,自有神师来度。
    数年前,有飞仙左元放至此,因往拜谒。言东南气旺,神仙亦将会聚,幸即收我为徒。
    师至丹阳,遇葛孝先,深相契洽,录为高第。
    曾受浮丘之托,往灵墟间,晤丁令威矣。欲随之往,左师计定今岁有涉仙来此,命好接待。
    云:在青城会上,曾闻八百翁呼涉仙为四百岁人,盖秦前墨子高徒。今翁适至,果应师言。”
    正曰:“李翁知我者也。”自此同居一舍。
    欲访介象,潜至会稽。
    象字元则,弱冠能属文,阴修道法。尝入东岳,遇异人,受禁制之术。
    能茅上燃火煮鸡,鸡熟而茅不焦;能令一里内不炊不蒸,鸡犬三日不鸣吠,一市人皆坐不起;能隐形变化为草木鸟兽。
    闻有五丹经,周旋天下寻求,不得其师。
    乃入山精思,冀遇神仙。疲极卧石上,有一虎往舐象额。
    象寤,谓曰:“若天使来侍卫,汝且停。若山神使来试我,速去,我不畏汝也。”
    虎乃避去。
    有人种黍于山谷,苦猕猴窃食,戒曰:“吾告介君。”
    猕即遁。
    象复入山,见瀔中石子如鸡子,有紫光。
    取两枚欲还,见一美女年十五六,衣服五彩。
    象乞长生方,女子曰:“汝急送手中物还故处,乃来,于此待汝。”
    象送石子至瀔,还,见仍在,叩首谢请。女曰:“血食之气未尽,可断谷三年更来,吾止于此。”
    象归断谷,二年复往,果在前处,求得还丹经一首。
    女告曰:“得此便仙,勿他为也。”
    象持归,常住弟子骆廷雅舍下,惟有屏床。
    时数生论《左传》大义不平,象傍闻之,不能忍,乃忿然为决。
    书生知非常人,皆拜师之。
    涉正得象之消息,径回建业。
    时黄龙二年,蜀使入贺,合谋令逊、遥为声势。
    正密奏象事,即遣使厚币征象。
    象欲远遁,曰:“恐官事拘束我耳。”
    廷雅固留,乃止。
    象至武昌,吴主甚敬之,称为“介君”。为起第宅,以御帐给之,赐遗前后累千金。
    从象学隐形之术,试还后宫,及出入闺闼,莫有见者。
    又令象变化,种瓜菜百果皆立生。
    偶共论鱼脍何者最上,象曰:“鲻鱼。”
    吴主曰:“此鱼生海中,可得乎?”
    象曰:“可得。”
    但令殿前掘坎着水,垂钓坎中,须臾得鲻。
    吴主惊喜,问:“可食否?”
    象曰:“敬为陛下取作脍。”
    象屡求去,不许,乃告病。
    吴主遣左右姬侍赐美梨一奁,象食之随死,殡埋之。
    次日,象至建业,以所赐梨付苑吏种之。吏以表闻,令其徒启棺,惟一奏版符耳。
    吴主思象,即其所居为祠,时亲祭之。常有白鹤来集座上,迟回复去。
    后弟子见象在盖竹山中,持白桃花一枝,颜色更少。
    涉正亦欲西去,以服食施行之物尽授诸弟子。其法皆以运行精气,绝房室事。
    以服石脑小丹法赠宫嵩,独自入蜀寻李八百。
    是秋,广州有司言赵婴齐墓夜腾金光。
    命发其冢,得玉匣珠繻、金印三十六、皇帝玺二、龙剑三。各有刻文,曰“纯钩”、“干将”、“莫邪”。
    吴主以为不祥,令悉焚之,惟剑不毁,留一自佩,埋二于富城。
    交州申报:刺史杜燮上任年余,忽得毒病,死三日,有候官县医人董奉,时在南方行道,随一人负囊,闻而求治。
    燮家人告曰:“已逾三日,恐不复救也。”
    奉强进见,出药三丸,教纳燮口,令摇其头而消之。
    食顷,开目动肢,颜色渐还。
    半日能起坐,后四日乃能语,云:“死时奄然如梦,见数十乌衣人来收,将载露车上,入大赤门,径以付狱。
    狱各一户,户才容一人,以土外封,不复见其外。
    恍忽有言:‘太乙遣使来召。’
    急开去之,闻人以锸掘户,引出。
    外有车马赤盖,三人共坐车上,一持节呼燮上车,将还至门而觉。”
    燮既活,起高楼于中庭。
    董奉不谷食,惟啖枣脯,多喜饮酒,日为三设之。
    奉每来,捷如飞鸟。
    后从燮求去,涕泣固留,不许。燮曰:“君欲何之?当具大舡。”
    奉曰:“但用一棺器耳。”燮即为具。
    明日日中,奉死。
    殡埋七日后,有从岩昌来,寄言谢杜侯,顺时珍摄。
    启视有帛丹书一符,不敢讳,谨闻吴主。奉丹符,敕召燮为侍中。
    探蜀以蒋琬为长史。
    庚戌秋,曹真、司马懿寇汉中。
    孔明曰:“毕星躔太阴分,月内必大雨。”果然。
    真败死。
    懿欲斗阵法,孔明布八阵,擒其三将。
    辛亥春,进围祁山。为乏军粮,驱六甲丁神,作缩地法,割陇西小麦。凡屯处种蔓菁,以充食菜。
    报东吴入寇,回军。
    张合追至,伏弩射死。
    诸葛均居夔江,与黄承彦同隐。承彦卒,均为之殡葬。
    是秋,孔明在府休养,均入见。
    问及诸友行踪,均言:“崔,石俱故,孟独优游,惟可异司马德操携琴入山,遇猛虎奔至,跨上升岭不见。”
    孔明深慨,呼三子一女出拜。
    均曰:“三兄分仕三国,吾宗当兴。”
    孔明蹙额曰:“安不忘危,《易》之知几乎?
    闻恪侄刚躁,非保家子弟;诞固执寡谋,亦非令终者,我受付托之重,以身许国。
    此女爱未字人,常教以禳斗之法。彼即奉事不懈,后必证仙果,故名曰‘果’。
    三子戆愚,临难不违我教。
    吾弟潜身远害,非愚兄等所及也。但思长兄同胞,先叔抚育,能全此二枝,惟在吾弟耳!”
    均离席曰:“遵命。”
    孔明曰:“归即挈家入吴,世为福地。乞次侄为嗣,隐姓避居。嘱诞暗与吴好,有急可投。”
    是夜,令次子企拜均为父,随去。
    江左连年丰稔,是冬又大熟。
    由拳一禾长丈许,华秀三月,挺生八穗,经霜不凋,明年乃槁,实收数升。改由拳曰“嘉禾”。
    旁至吴,瑾率二子出迎。
    携均至别室,曰:“恪男矜骄,痛惩意校,深以为戚。”
    均曰:“欲领谦侄游学,兄许之乎?”
    瑾唤拜叔为父,随隐入吴下。
    均称“公平先生”,以谦为诸姓,企为葛姓。
    魏于是春摩坡井有青龙升起。
    甲寅春,孔明作木牛流马运粮,大举伐魏。
    太史谯周谏曰:“近有群鸟数万,自南飞投汉水死,奎星躔于太白,都民皆闻柏树夜哭,不可出师。”
    孔明不听。出五丈原,分兵屯田。
    数挑战,司马懿不出。假屯粮上方谷,诱懿父子来劫。
    藏地雷发作,忽暴雨,懿等遁去。
    孔明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以巾帼遗懿。
    孔明病复发,夜观象,惊曰:“命在旦夕矣。”乃自祈禳北斗,布灯拜告。
    忽主灯扑灭,孔明叹曰:“死生有命,不能强也。”
    以所着书授姜维,道表上达,言蒋琬、费祎可任国事,遂薨。
    懿兵来追,维忽鸣鼓,懿敛军而退。
    扶柩至都,帝哭祭。遵命葬定军山,建庙时飨。
    加琬为丞相,祎为尚书令。
    报丧于吴。
    明年春,瑾卒,帝亦令吊问,誓相和好。
    魏于洛阳造殿、筑观、立楼、凿池,博士马钧监督,务极华丽,人民怨声载道。
    时城门校尉王刚性不耆杀,闻故幽州刺史刘虞之别驾赵该有姊曰爱儿,少好道德,终得西母指教,居世长命。
    刚乃弃职往访,得传尸解之法。
    未几,爱儿受母符箓。令守吏华方诸台去。
    刚复师西城王君,引谒上真,随王君登玄州。
    四面元涛大波,上诣仙都阙下,朝主仙道君。命侍女王抱台披绿韫琼笈,出隐书龙文,八灵真经,授职清虚真人。
    刚自玄州回,即示以尸解。
    女名鲁连,见父化去,知神仙真有,遂勤志修道,单身入陆沉山。
    后遇太一真人,授飞升丹要,行一年成。至是白日升天,见者莫不忻羡。
    魏主叡闻之,召马钧问曰:“朕建高台峻阁,欲与神仙往来,以求不老方耳。”
    钧曰:“汉武帝起柏梁台,铜仙捧玉露盘,接沆瀣,名‘天浆’,和玉屑服之,所以享国最久。”
    叡命往长安拆之。台与铜柱忽倾,压死人夫千余。
    钧回奏,令打碎铜柱,运至洛阳。铸二铜人,侍铜仙列司马门外,号“翁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