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嘉十二年四月,宋凉州都督皮豹子率五万大军进驻下辩,五月,宋军开拔,向仇池城进发。
“报,大王,有细作开拔,宋国大军向仇池城而来。”
“什么,本王并没有收到世子的传信,宋军不可能随意出兵。”
“大王,世子可能被宋国囚禁了,如今当整兵备战,向魏国求援。”
“好,立刻派人前往魏国求援,命令全军备战。”
“诺。”
三日后,阴平郡的两万仇池军抵达,仇池兵力到达五万,这也是仇池最后的力量了。
很快,消息传到皮豹子那里,“将军,阴平援军赶到,仇池兵力达到五万。”
“再探。”
“诺。”
“传令,骑兵先行,沿途多派斥候。”
“诺。”
宋军五千骑兵率先向仇池前去。
“将军,末将得知,仇池城并不大,但是是以岩石筑城,恐怕不易攻破。”
“本将军自有办法,定然攻破仇池。”
五日后,宋国骑兵率先抵达,仇池军紧闭城门,宋军骑兵并没有其余动作,只是在城外暂时扎营等待大军到来。
三日后宋国大军到了,皮豹子并没有立刻攻城,而是派人打探城池的消息。
仇池军不敢大意,时刻保持着警惕,他们不止一次吃过宋军的亏。
然而宋军一连五日并没有动静,随后宋军将攻城器械摆开。
这让仇池军瞬间警惕起来,他们忘不了宋军攻城的威力。
然而宋军只是利用投石车抛射巨石,并没有用猛火油和轰天雷,这让仇池军放心不少。
一连三日,宋军并没有展开进攻,杨难当感觉到了不对,但是却不知如何应对。
派出去向魏国求援的使者还没有回来,他不知道魏国能否出兵,但是如今看来,仇池城守不住的,于是他陆续派兵向阴平转移。
宋军也并没有为难,这让杨难当十分疑惑,不知道宋军到底要干嘛。
直到城内大约还有两万兵马的时候,宋军将城团团围住,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宋军虽然攻势很猛,但依旧没有用轰天雷和猛火油,杨难当不明所以,但是依旧小心翼翼的指挥士卒抵挡宋军。
一直持续了十五日后,宋军竟然没有一次登上城墙,这令杨难当心中有着隐隐的不安,他敢断定,宋军绝对有阴谋,按照宋军的战斗力,不可能这么久都没有攻破城池。
随后杨难当离开城墙,准备回去休息一下,也就是这个举动救了他一命。
其实宋军这些天攻城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在城墙下埋炸药,这是经过军械坊改造后的炸药,对付这样的城墙足够了。
就在杨难当离开城墙一个时辰后,宋军再一次发动猛烈的进攻,然而再次被仇池军击退。
就在仇池军欢呼的时候,城墙下又有很多名宋军士卒向宋军阵营飞快跑去,不等仇池军反应,他们就离开了弓箭的射程。
随后一声声巨响响起,接着城墙处烟尘四起。
不一会,烟尘散尽,宋军士卒都傻了,刚刚还耸立的城墙已出现了五个缺口。
紧接着宋军将领下令全军冲锋,宋军开始向缺口处冲锋。
这个时候的仇池军已经懵了,很多士卒在城墙倒塌的时候就死了,活着的也都处在震惊的状态。
不少士卒的第一反应不是抵挡宋军,而是向城内跑去。
正在休息的杨难当也被惊醒,正要出去询问发生了什么,结果侍卫来报,“大王,宋军进城了。”
杨难当不可置信的问道:“他们怎么进的城。”
“城墙倒了。”
杨难当懵了,城墙怎么会倒,宋国的轰天雷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不过不等他反应,一位将领来到面前,“大王快撤出城,宋军正在向这里赶来。”
杨难当不再迟疑,立刻带领亲兵集结后向城外撤去。
此时城内一片混乱,很多仇池军士卒说宋国有天神相助,宋军是不可战胜的。
仇池百姓纷纷闭门不出,生怕遭到波及。
宋军只是针对反抗的仇池士卒,并没有惊扰百姓,这让百姓放心不少。
杨难当刚刚离开城池就被宋军骑兵追上,当得知是杨难当,宋军骑兵疯狂的对杨难当亲卫发起进攻。
但是在亲卫拼死突围下,杨难当带领十余骑向阴平逃去。
仇池城在宋军的进攻下被彻底占领,但是宋军只是收拾好城池,然后撤出了仇池城返回大营。
皮豹子不打算占领仇池城,仇池城地理位置并不重要,所以皮豹子按照刘义隆的命令准备将百姓迁往武都和阴平各县,不过这是攻灭仇池之后的事。
逃回阴平的杨难当十分后怕,两万大军只有他带领十余骑逃出,而且宋军如何让城墙倒塌的他尚且不知,他对于抵挡宋军已经没有了信心。
此时杨难当的使者抵达平城,拓跋焘虽然见了使者,但是并没有立刻答应出兵,而是暂时安排使者去休息。
然后拓跋焘叫来崔浩等人。
“众卿,仇池国将灭,向我大魏求援,该当如何?”
长孙翰道:“陛下,仇池国在宋国境内,我们就是想要援助都无从下手,况且仇池国国力太弱,救援他对我大魏不利,不必理会。”
崔浩道:“仇池国不可救,可将仇池使者交给宋国,以此换取宋国在我大魏灭燕的时候不介入。”
“好,你等立刻去办。”
崔浩带人来到驿馆,“使者好心情啊。”
正在品茶的使者一愣,然后道:“大人,莫非陛下同意出兵了?”
“我大魏为何要为小小的仇池国出兵攻打宋国。”
“那这是何意?”
“请使者去洛阳坐坐。”
“你们不能这样。”
“带走。”
两名士卒立刻上前将使者五花大绑,然后扔到一辆车上送往洛阳。
魏国的援兵已经断绝,仇池国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秦王刘义季率兵三万出南郑,向阴平进军,仇池城在的宋军也拔营起寨向阴平前进。
这时的杨难当心如死灰,他在心里不想放弃,但是如今形势他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