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当务之急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     
    第三百五十三章:当务之急
    “丫头!”
    朱元璋惊呼一声。
    而在场众人亦是心胆皆颤!这位晋王妃,当真是生死相许啊!
    朴不成上前,脸色哀戚的劝道:“王妃,如今王爷生死未卜,您切莫伤了身子啊!若是王爷无恙归来,见您伤了身子,老奴担待不起啊。”
    徐妙云抬头,一双宛如泣血的眸子轻声道:“父皇,儿媳恳请父皇……,以国事为重,平定漠北,完成王爷所愿……。”
    平定漠北?
    朱元璋呆愣在原地。
    此时此刻,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就是一个几乎已经到手的漠北。
    可是相比于漠北,一个自己嫡亲儿子,一个外甥孙,还有一个大侄女,这真的值得吗?
    朱棣此时也心急如焚道:“爹,给我三千兵马!”
    朱元璋转头一瞪朱棣,此时他也将局面看的清楚,转头问道赵武:“此战,是瓦剌主导?”
    赵武还没缓过神,盛庸跪地道:“是,陛下,此战引发原由是瓦剌率先犯漠南边境,并且残杀我大明斥候军!燕王殿下受伤。”
    盛庸交代的战场的战况之后,彻底让在场所有人愣住了。
    尤其是当朱棣说出益兰州的战况时,朱元璋更是面色愣住,眼神之中满是怀疑。
    朱元璋质问道:“你区区几百人,如何越过荒漠?”
    朱棣一时有些不知道从何说起。
    因为他确确实实就是用几百人越过的荒漠!
    这玩意怎么解释?
    其实这一次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越过荒漠,主要是在于几点,马车性能的进步、入漠人员大多数是蒙古人、以及行军粮的改进和地图。
    地图是朱棡给的,一张地图,在古代是只有官府才能拥有的,这需要人去一点点的查探,而朱棡是提前就准备好了前往益兰州的地图。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罗河这个商人缘故,他常年奔波大江南北,对于车队的掌控以及路线的安排相当老练,一路上有他做主心骨,商队能够到达益兰州也不足为奇。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李敏此时站了出来,拜下之后道:“陛下,臣以为为今之计当是扑灭残庭,扫清残余军阀,元庭居于草原多年,如今被晋王殿下伤了元气,近万大军覆灭,是最好时机剿灭的时候,只要此时出兵占地,定可彻底斩断元庭东山再起之机!古有秦王扫六合定鼎中原,奠基天下统一之伟业,今日!陛下扫清塞外,致使我汉人版图达到前所未有之巅峰!可称为……古今第一!”
    这里所谓扫清塞外,李世民也曾做到过。
    但是李世民未曾将吐蕃给拿下,所以在领土面积上,只要老朱将漠北全部拿下,国土面积也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漠北有多大?
    东起辽东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脉,北至贝加尔湖,接近二百万平方公里!在明代末期,关于漠北的书本字面记载是:大漠以北,称为喀尔喀蒙古,其属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分布地区,“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台山 ,北至俄罗斯。”
    换言之,这就是元庭曾经的行省,岭北省。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这是一片汉人从未真正意义上征服过的地方,至少,到目前是。
    这里面有多少牧民?不少于两百万人!
    朱元璋此时……有点头疼。
    地打下来了,该怎么治理?
    其实从这里不难看出,老朱虽然是个好战的君王,但是并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君王。他也会为战后的安置以及治理头疼,毕竟漠北深入荒漠近一千二百里。
    大明根本没有那个本事去管。
    如今,也只能是学着唐太宗那样,设立类似于都护府的机构驻扎于漠北之中。
    李敏的话一定程度上让老朱冷静了下来。
    老三如今生死未卜,搜救必须要进行,但是对于漠北的治理却是不得不进行。朱元璋捏紧了拳头。
    他不心痛吗?
    他难受的都要哭出来了。
    亲生儿子啊!那可是自己寄予厚望的亲儿子!还有个虽然不着调但是听话能哄人的外甥孙,他不想歇斯底里的大发雷霆吗?
    得知老三坠崖的那一刻,老朱甚至想过亲自率人前去寻找。
    但是,李敏的话,却让赵武这个军汉心头怨气暴涨。
    赵武直起身,怒道:“狗书生闭嘴!”
    这句话,一下子让满堂大臣公侯都愣住了。
    回过神来,李敏气的脸色发紫,指着赵武咬牙切齿道:“放肆!陛下面前大放厥词……。”
    “艹你姥姥,狗东西!”赵武破口大骂,指着里面怒吼道:“咱王爷为了大明出生入死,还当务之急,我当你亲爹!”
    这夹带户口本的咒骂让李敏的亲戚可遭了罪,一下子被顶替不少不说,还多了不少。
    李敏气的眼珠子都红了。
    “你……你!你大逆不道!你这……你这混账!”
    赵武冷笑一声:“你这种人,只想着功劳跟名垂青史,你根本不在意别人的死活!王爷定鼎漠北,你不想着找人也就算了,还说什么当务之急是漠北?我呸!一个漠北,我们兄弟们能打下来,就能打下来第二遍!”
    在场人也都明白,赵武只是心有怨气而不得发泄。
    这个军汉心里积压了太多的压力和愧疚。
    李敏气的不轻。
    站在他的角度来说说这句话的意义到底又是什么?他只是一个文官而已,本不该掺和军事,此时在朱元璋面前说这话,未免手伸得太长。
    但是就他自己的想法来说,他不认为有皇帝能够不在乎这名垂青史,定鼎天下的名声,即便是当年的天可汗李世民,也不一定有这唾手可及的功德大。
    但!
    站在他面前的,是朱元璋。
    从凤阳茅草屋的风雨到皇觉寺的孤灯,从滁州的刀光剑影到鄱阳湖的烽火连天,他从千军万马之中奔驰而出,自刀山血海之中屹立不倒,他经历过无数人世间的苦难,也忍受过无数的痛苦。
    他不畏惧所有的权威,更不畏惧任何敌人。
    他看得到人世间本质的道理。
    呵呵,功德?
    站在原地的朱元璋突然冷笑了一声。
    他长舒一口气,目光猩红的盯着李敏道:“功德?什么功德?我朱重八要做的事,还用在意史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