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暂时是先跟我们住,他们想住布吉厂里也行,想住怡景花园也行,等明年别墅装修好了,想搬去别墅再搬去。”伍帆跟光叔聊着。
“这高楼我们住不习惯,不知道你父母能否习惯,每天在家里,就像是坐牢,我是再也不想去了。”光叔看着自己的自行车,笑着对伍帆说。
他习惯这种小日子,每天骑着自行车,到桃花镇买个小菜,回到家在葡萄架下,跟着哥嫂,老婆一起聊天喝茶,悠哉游哉,那才是人生。
深圳虽然是大城市,但是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车,连走个路都是急匆匆,一点也不安逸。
“我也不知道他们能否习惯,可是不习惯也得习惯,两个儿子都在深圳呢。”伍帆也知道父母年龄大了,要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了,我跟我哥嫂也收到了你们的请帖,你爸说要补办婚礼?”伍帆爸那天刚好去凤凰乡出诊,把凤凰乡要请的人的请帖,也带过去发了。
“是啊,我们结婚那会,我正好去深圳,正是创业阶段,实在没空回来办婚礼,现在有点空闲时间,就给丽丽补办个婚礼。”伍帆看了一眼蔡丽丽,微笑着回应光叔。
“很好嘛,那我们还上礼不?”听到伍帆回来给蔡丽丽补办婚礼,光叔半开玩笑说。
“不用上礼,人到就好了。”伍帆知道光叔是开玩笑的,他笑着回应。
“都到都到,呵呵呵”光叔听伍帆说人到就好,他呵呵呵地迎合着。
“进去喝杯茶?”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伍帆家的巷口。
“不了,也不早了,家里等着开锅呢。”听到伍帆的邀请,光叔指着菜篮子对伍帆说。
“那好,你慢点骑。”看到光叔已经骑上了自行车,伍帆对光叔的背影喊。
“知道了,再见”光叔听到伍帆的声音,回过了头应了一身,风一样地骑上了堤。
过了堤,就是四角亭,从四角亭的大路直走一小段路,就进了凤凰乡。
不一会,光叔的自行车就到了一村的大埕。
良叔自从小五带了女朋友回来以后,基本就告别卧了十几年的床榻。
此刻他正在祠堂门口的太师椅上,悠哉悠哉地晒着太阳。
“良叔,晒太阳呢。”光叔看到了良叔,停下了自行车,跟良叔打招呼。
“你买菜回来了。”看到光叔车头一篮子的菜肉,良叔坐直了身子,直勾勾地看着车头的菜篮子。
“买菜回来了,你们开始煮饭没?”看到良叔盯着自己的菜篮子,光叔朝祠堂里探了探头问。
“老婆子应该在煮了,你每天都很丰盛啊。”他现在天天在祠堂门口坐,每天看着光叔的菜篮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肉菜,也是羡慕不已。
“我们俩家人,我跟老婆子也吃不了这么多。”光叔明白良叔的意思,自己每天都是满满一篮子菜,就老夫妻俩人,怎么吃得完。
“哦,也顺便帮你哥买了?你们兄弟俩真是感情好啊。”良叔又一次感慨光叔与明叔的兄弟情。
“我嫂子每天吃药,都得吃点有油水的,要不胃受不了。我哥在家照顾她,我又是个无事人,买菜当然是我来了。”听到良叔夸他们兄弟的感情,光叔谦和地说。
“所以说你们兄弟感情好啊,你嫂子的身体,你都那么上心。”良叔看到光叔跟明叔的兄弟情,他就会想起自己的那些所谓的兄弟来。
自己家的事,他那些兄弟们,从没关心过一次。
“我嫂子待我如自己的儿子,当年我妈走后,要不是我嫂子,我还不知道在不在呢。”光叔想到大嫂,心里总有一股暖流。
那一年母亲死了,大哥还没结婚,他拉肚子拉了整整三个月,村里的医生,外村的医生都看遍了,还是没能止住。
父亲又常年沉醉于他的教育事业,家里的事根本不理。
当时的大哥跟大嫂刚订了婚,大嫂听说后,不顾还没成亲被人诟病,承担起照顾光叔的责任来。
不单为他寻医问药,还到处打听偏方。
最终在她娘家的一个青草医生那边找了一种药草,煮水兑红糖,一天喝三大碗。
在第三天,还没喝下第二碗的时候,他就止住了。
所以光叔一直记着明婶的好,把明婶当自己的妈妈一样的孝敬。
这事村里人都知道,也都对明婶的这种行为赞不绝口。
嫁过来后,她承担起了整个家,照顾还在上学的光叔,把家里打理得有条不紊。
“的确是,你大嫂是个好人。”良叔也想起了当年光叔拉肚子的那件事说。
闲聊了一会,光叔跟良叔道别,进了巷子。
书斋里,明婶的药也熬好,回了屋。
光婶此刻也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地开始着手煮饭。
明叔也在厨房洗米,淘米水倒在了葡萄架上的一个小木桶里。
“回来啦?”看到光叔的自行车进入天井,明叔问弟弟。
“回来了,我给你买了鱼和一点排骨。”光叔一边支上自行车架子一边回答。
“好,阿全也不来收泔水了,你看桶都要溢出来了。”明叔一边说着,一边朝桶里倒入淘米水。
“阿全今年这几圈猪,能卖个好价钱。”听到哥哥在说阿全不来倒泔水,光叔想起了后包三家人的院子,现在都让全哥当成了猪圈。
“他养猪都能养发财,现在村里人的生活都好了,几乎每家每户的泔水都留给他家,他家的猪养得都是肥肥胖胖。”明叔也附和着说。
“对了哥,我刚才买菜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伍帆,他说年后,他父母跟他老婆孩子,全要到深圳去定居了。”这是光叔听到伍帆说后,最迫切地想回来跟哥哥说的事情。
“他们都去深圳定居?怎么之前都没听说过?”明叔记得前几天伍帆爸来派喜帖的时候,还没说起呢。
“那天他急急忙忙,估计是忘了说了。”光叔想起,那天伍帆爸在书斋门口派喜帖给他们,住在副门楼的阿旺嫂在催他赶紧去帮他儿子开副药。
当时他急急忙忙地放下了喜帖,背着药箱就去了阿旺嫂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