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招商行盐失败
作者:天空观鱼   穿越到清朝成李卫最新章节     
    可没过几天,随着派出去各地招商引资的官员陆陆续续回归,失败的消息也传了回来,让李卫很是恼火又有些无奈。
    招商行盐的事情彻底失败了,情况果然如杨明时所言,云南民间商人资本微薄,根本就撑不起这么大的场面。
    甚至还出现了二十人一起合资,却只凑了五千两银子的事情发生,让李卫是哭笑不得。
    偌大一个云南,怎么会这般悲惨?
    就算发生过吴三桂造反的事情,可这都多少年了?按说不至于啊?
    后来经过打听,李卫才终于明白,应该说云南不是没有有钱的人,而是有钱的人基本上都是官员。
    官运官销,不管是盐还是铜或是雪花银,甚至就连翡翠这等玉石也都被官府把持着,普通百姓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去哪搞钱?
    而官员的家属们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惹来祸事,更不会主动去承揽这个业务。
    商人没有本钱,如果先课后盐的话,他们压力过大,疲累不堪。有些商人领引到手,便居为奇货,各处包揽诓骗,捞了钱后,就出现了商人逃遁的事件,找都找不到人。
    搞得个别地方还出现了井盐折耗,误课累官。
    如果准许商人先支盐后纳课,又势必花费成空,徒令该官之有司代受处分,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商人挽运不及,则民又有淡食之虞。
    全国人口少,购买力不足,相比海盐来说,煎盐的成本要高出近十倍,再加上运输的费用和商人的利润,盐价怕是又要控制不住。
    总之,招商行盐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在云南这个地方根本就行不通。
    即使自己的思路是对的,盐务早晚都要转变成民运民销,但现在还就是不可以。
    李卫让小佟代笔回复朝廷的折子只能将这些情况据实上报。
    自己失败了,在经过了实地考察之后,才知其有必不可行之势。
    但云南的盐务大体已经开始步入正轨,即使还是官运官销的制度,李卫也有信心将云南的盐务搞好。
    李卫的作法说起来也很简单,除了招商行盐不再实施以外,其他的照旧,盐价必须控制,严行缉私,查处官员私自加盐。
    手底下的官员由于没能完成李卫交代的任务,一个个的垂头丧气,生怕李卫火起,将他们赶出府衙。
    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李卫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进行了自我检讨,自己的错误自己承担,与其他人无关,更不会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这才让所有官员长舒一口气,也打心底里敬佩李卫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李卫不像高杨两位大员,为了开脱自己办事不利的责任,一直提倡维护现状,却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改进的方案,比起他们而言,李卫起码是在寻求改变,并付出了行动。
    李卫命令所有官员,从今天开始,全都拿上算盘,给爷挨个彻查云南从上到下所有官员的亏欠盐课的情况。
    并先行通知下去,以半年的时间为期,到时不偿还的,就别怪爷不讲情面了。
    官员们听后面面相觑,这些人几乎有一个算一个,多多少少的也都欠着盐课,看李卫这架势,恐怕也只能破财免灾了。
    因为惹不起这个李卫啊!
    不过好在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悄悄提前把银子先还了,然后抽出自己的记录,免得到时候丢人现眼。
    追补盐课的工作量比起招商行盐的工作量要大很多,但所有官员毫无怨言,相对而言,这项工作起码容易完成。
    雍正元年,京城,紫禁城养心殿。
    雍正吃了一颗丹药之后,精神好了很多,继续伏在桌案上批改奏折。
    十三王爷腿脚不便,斜靠在榻上帮着翻阅,看见四哥这副样子,也不免的担心道:“皇兄,如果劳累了就先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和衡臣,您不用这么操劳的。”
    雍正抬起头,叹了口气道:“幸亏有十三弟你一直在朕身边,不然这千头万绪的朕还真是忙不过来。老八老九老十四他们就没你这份做事的认真劲头。朕对他们不薄,也委以重任,可你看看他们,成天都干些什么?难道朕就这么不受他们待见吗?他们还不如干脆像老十那般,成天的吃喝玩乐,什么也不管的好。”
    十三王爷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争夺皇位失败,他们一直跟耿耿于怀,可这毕竟是汗阿玛的意思,他们又不能反驳,所以故意这么拖沓的。还是李卫那小子有先见之明,他一直都对臣弟说,四哥您才是最合适的天子人选,其他人都狗屁不是上不了台面,其中可能也包括了臣弟我。”
    听到李卫的名字,雍正瞬间笑了,道:“这小子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听说前一阵子他整改的办法失败了,呵呵,可这小子满不在乎,还保证说今年让云南的盐务扭亏为盈。可你知道吗,据朕得到的消息来看,这家伙将任务安排下去后,八字还没一撇呢,他就带着媳妇儿子一家人去游山玩水去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十三王爷也笑了,道:“杨明时初入官场时曾这么说过,读书求明理,非求仕也,出仕为泽民,非营私也。可与李卫相比,他终究还是落了下乘,在盐务这件事上,的确少了用于做事的魄力,自私了一些。可李卫这家伙也太过桀骜不驯,这么关键的时刻,去陪老婆游山玩水?他是怎么想的?”
    雍正哈哈的笑道:“可朕偏偏就喜欢他这个样子,他越是明目张胆,越是轻松自如的时候,就证明对事情越有把握。朕看了高杨二人的折子,列举了一系列整饬盐政的困难,但却没有提出任何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些年在盐务上提困难的人还少吗?朕要的是这个吗?朕要的是解决困难办法的人,可看来看去,目前只有李卫做到了。”
    十三爷认同的点了点头道:“是啊!天下盐政之弊,未有胜于云南者也。李卫真要是做到,当属大功一件。“
    雍正突然感慨道:“自从将粘杆处交给他负责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破获的案子无数,抓捕罪无可恕的官员几十人,追补回的的银子达百万两之多,据李卫说这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十三爷也是叹息了一声,道:“皇兄准备如何整治?”
    雍正语气严厉的道:“朕很痛心,已经连续发了十三道谕旨,总督、巡抚、布政司、知府、知州、知县、文官还有武官,告诫他们不许贪污,不许受贿,不许克扣,武官不许吃空额,违者严重治罪。为此,朕还成立了会考府,专门对财政进行审计,并且要严肃处理。禁止上三旗大臣、侍卫、官员等在诸王门下行走,嗣后如有私相行走之人,一经查出,即行参革,希望这些人不要认为朕只是说说而已。”
    “臣弟赞同皇兄的作法,是该整治整治这些人了。”
    雍正摇了摇头道:“不说这些人了,提起来就一肚子气。这样吧,李卫如果真的能在一年内,将云南盐务由亏空变为盈余,朕赏赐他大批宝物,而且还给他升官。”
    “啊?”十三王爷愣了一下,道:“这也太快了一些吧,他这盐驿道当的还不到一年呢?”
    “快?朕还觉得慢呢,他官越大,就越能展现出与众不同之处,这小子根脚干净,敢于面对权威,做事刚正而又知变通,朕信得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