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即后世俗称的足球,在大宋朝境内很是流行,踢蹴鞠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人以能踢上蹴鞠为荣,街头巷尾,时不时的就会看到一些孩童在玩,大人们兴之所至时也会来上那么一两脚,王公贵族们更是以踢蹴鞠为最大的娱乐项目。每到年节,京城里都会举办一些蹴鞠比赛,娱乐大众。
而端王赵佶,则是其中最大的拥趸!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玩蹴鞠上,更是痴迷。在端王府中,赵佶养尊处优,就自己组建了个端王齐云社,搞了个端王府蹴鞠队,每日里,他除了写写诗词、作作画、骑个马、射个箭之外,很多时间都花在蹴鞠场上,尽情地跟蹴鞠队员们玩蹴鞠,据说水平还不错,就不知道是不是府中下人们故意让他的。据探子传过来的消息,苏轼的小书童高俅已经通过蹴鞠搭上了赵佶,成为了赵佶的一名高级玩伴。
在后世里,武植本身就是一个足球爱好者,在上学时都很喜欢踢足球。所以他在来京城的第一年里,在过年时曾经带着小娥看过一次蹴鞠比赛,场面很大,观众很热情,人也很多,人山人海的,蔚为壮观。可场上队员们踢蹴鞠的水平和场景,就让武植不敢恭维了。
当时场上玩蹴鞠的场景,跟武植在后世里电视电影上看到的场景差不多,宽大的场地中间树立着一个球门,比赛双方就在球门两边比赛,各自为战,双方队员也没有身体接触,当一方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表演后,再由场上队长一脚把蹴鞠踢向球门上的门洞,踢进门洞得一分,接着比赛就轮到下一队进行,如此循环,直到三个回合后比赛结束,得分高者获胜。
武植看得兴致索然,这都哪跟哪呀?这不就是纯粹的蹴鞠表演吗?唐朝时盛行的马式蹴鞠到哪去了?
这种将近三十人的比赛看似热闹,众人在场上也尽情地卖弄自己的脚法技艺,还时不时地博得场边观众们的阵阵欢呼喝彩声,这让武植很是无奈。在他的眼中,这些人花花架子太多,单人表演还行,但没有肢体碰撞没有人员对抗的蹴鞠比赛,在武植的眼中几乎目不忍睹。
从那时起,武植就萌生了要发展新式足球(蹴鞠)运动的想法,可惜以前他还没有那个经济实力,无从办起。现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壮大,他已经有了那个经济实力,创办新式足球运动的想法又一次涌上了他的心头。武植决定好好筹划一番,看看该如何把新式足球运动推广开来。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规划后,武植花了一万多贯钱,在汴梁城外城靠近东小门南汴河边购置了一块占地四十多亩的荒地,并花费重金,请来工匠们把场地整平,在场地正中央修建了一个标准化的足球场,长一百零五米,宽六十八米,,外围还有四百米的跑道。足球场上种上矮草,划分好边线、中线、大小禁区、球门区等区域,立上长七点三米高二点四四米的木框作为球门,并在球门后面绑上渔网作为门网。周围的看台用青砖搭建,前低后高成台阶式,可以就地落座,看台围成一个椭圆形。为遮阳挡雨,武植还特意在看台上搭建了顶棚,这样观众们在观看球赛时就可以免了被阳光暴晒被雨水淋湿之苦。看台后面,武植用青砖把整个球场围了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球馆。并设立了卖票处、检票处,观看比赛是要收费的。此球馆就命名为“万达足球馆”!
更为人性化的是,武植在球馆四周修建了四个公共厕所,他修建的不是大宋朝当时的茅厕,而是后世样式的公厕!武植自己设计图纸,先找人挖了一个大大的化粪池,用青砖分隔好,装上他从吴家彩瓷烧坊定制的陶管,分别引入到大小便处,然后盖上厚厚的木板,覆上一层土隔绝气味,掏粪口则放置在墙外,地上部分则用青砖搭建成房屋,地面铺上青砖,用糯米砂浆勾缝。其小便处是槽沟式的,前高后低,前端悬挂着一个水箱,当装满从水车引送过来的水时,它就会自动倾倒把水倾泻下来,从而把尿液给冲走,既方便又卫生!而大便处则用青砖一格一格的隔开成独立的单间,蹲便处装上的是武植从吴家彩瓷烧坊定制的简易蹲便器,表面施釉光滑,底部留个三寸左右的孔,后面连着的也是定制的存水弯陶管,通入化粪池,存水弯能够隔绝来自化粪池的恶臭味,作用很大。每个小间都配备有一个水桶一把瓢子,便于如厕之人冲水和洗手,所接之水也是来自水车。至于如厕用纸,武植打算在观众检票入场时每人发给几张草纸,解决擦拭问题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堵塞管道的问题,一举两得。武植对于这样设计的公厕,还是颇为满意的。
为了解决公厕用水的难题,武植才特意把场馆选在河边,目的就是为了取水方便,同时到时如果化粪池满溢达到警戒线时还可以偷偷地从陶管中流入南汴河中,起到排泄的作用。这个是武植不能让人知道的私心了,虽然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环保意识,但武植还是觉得心有愧疚。
场馆搞好后,球队就可以组建了。武植先注册成立了一个名叫“万达足球社”的足球社团,接着他又花了一笔钱,在球馆旁边购置了一块地,起了很多房子,作为万达足球社的运营基地,集办公与住宿为一体。
等房子起好后,万达足球社的牌子就正式挂上了。球馆也挂上了“万达足球馆”的牌匾。武植马上在求是周报上发文招募二十六个球员和两个教练外加五个裁判,待遇从优。
数日后,根据求是周报上的招募信息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武植亲自面试,从中挑选出二十六个比较有灵性、身体素质也不错、而且还比较年轻的球员来,组成甲队和乙队,并挑选出两个球技好而且比较老成会识文写字的高森和蒙成分别担任两个队的教练,也从中选出了五个他看得顺眼的裁判来。他规定每个球员和裁判的月薪为十二贯钱,每个教练的月薪为二十贯钱,以后每场正式比赛还会根据成绩给予一定的奖励。足球社统一安排食宿,并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单间。这样的待遇,让众球员、教练和裁判们欣喜若狂。
当众球员、教练和裁判跟着武植来到球馆,看到新式的球场时,都不禁愣住了,这样的球场,他们是真的没有见到过。这球该怎么个踢法?教练、裁判和众球员们心里都没有谱。
待武植亲自上场示范过后,众人才恍然大悟,但还是迷惑不解,这样长途奔袭放飞自我的蹴鞠踢法,他们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心中很是好奇。
见到众人疑惑,武植只好把这种新式足球的踢法跟大伙宣讲了一遍,并把事先写好的比赛规则交给两位教练和五位裁判一起去参详,让甲乙两队各自组队,每队十一个人,当着他的面踢了一场。那场面犹如赶鸭子上架,乱哄哄地不成章法,简直惨不忍睹。
武植看罢,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办法,唯有照此多练了。
直到数日后,两队才算练出了个完整的队形,基本能有模有样地对战起来,武植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实际上,如此新颖独特的蹴鞠对抗战法与踢法,有了肢体接触碰撞后显得更加的激烈刺激,已经提起了两位教练、五位裁判和众位球员的浓厚兴趣,众人都铆足了劲地想要去学会它。
同时,武植在求是周报上发文,以“潘公子”的名义介绍了新式足球的踢法,正式把蹴鞠改称为足球。
于是,满京城的人们开始接触到了新式足球这个新鲜的玩意儿,众说纷纭,毁誉参半。
六月中时,章淳、蔡京等人提出了《常平免役敕令》,全面恢复了王安石的变法条例。这回,由于旧党人已经被章淳、蔡京等人扫荡得差不多一干二净了,朝堂上几乎没有了反对之声,这次的全面恢复新法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得以在全国境内顺利实施。这次新法的全面恢复实施,让朝堂的钱仓鼓了不少,军备也增强了不少。
七月中旬,京师地震,房屋倒塌无数,震死震伤了不少人,一时间人心惶惶。武植趁势提出:在京城万达足球馆举办一场新式足球义演比赛,所得收入全部捐给地震中受灾的民众,用于灾后重建工作!
这一则消息,犹如石破天惊,带给京城的人们无限的震撼与热议。预售期七天的几万张门票,其亲民的价格,让人们抢购一空,都跃跃欲睹新式足球到底是怎么个新法。
武植的两只球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已经初步掌握了新式足球的技战法,训练得颇有成效了。
比赛当日,风轻日丽,万达足球馆里,新式的球场,新式的看台,新式的公共厕所,新式的服务,让人们耳目一新,而比赛时别具一格的比赛形式,激烈的对抗,更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让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大呼过瘾。新式足球义演比赛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为了这场比赛,武植特意从漕运公司抽了二十几个人员前来帮忙,经过简单培训后就让他们上岗了,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新式足球义赛一炮打红后,新式足球也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与热捧,其激烈对抗所形成的观赏性是极其震撼人心的,这让京城的人们开始逐渐摒弃了以前那种绣花枕头式的蹴鞠比赛方式,开始纷纷转向新式足球运动。
就连端王府中,赵佶在观看过新式足球义演比赛后,看着自己的蹴鞠队,方觉得幼稚可笑,回到府中就立即解散了自己的蹴鞠队,照着武植足球队的样子重新组建了球队,并在端王府中大兴土木,修建起了一个新式的足球场,开始玩起了新式足球。
耳濡目染之下,京城周围及外地的人们也开始慢慢普及起新式足球来,这让武植的万达足球社和新式足球名声大噪,新式足球运动也得以顺利推广开来。
各路各府,都依样画葫芦,照着武植球队的模板组建起新的足球队,也纷纷依照着万达足球馆的新式球场样式建起了新式的足球场地,新式足球运动方兴未艾。
顺带着,新式的厕所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意欲争先模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