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仁怀的接受能力也是很强的。在刚刚顾五喊安国公、安国公夫人的时候,他也是诧异的。从来没有听玖儿说他父母现在是有爵位的。不过在顾五喊出来的时候凤仁怀就从心里有一个念头,这应该就是在喊他爹娘。
凤仁怀的嘴角勾了勾,他这个妹妹呀,还真的是……
什么都不当回事,这么大的事情,她仍是一个字也没有在家人面前提过。
刚刚看他爹的表情,他爹应该是知道的。至于他爹为什么知道,凤仁怀心中也有了猜测。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得了,自己的妹妹还是自己宠着吧。
李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她看看自己的爹,又看看自己的男人,眼中还是有些疑惑的问:
“爹,那些事儿也不是我和景哥干的,怎么能封我们官当呢?”
众人心中都是明白的,皇帝封的这个爵位根本也不是看凤老二和李氏的贡献。应该是凤玖不喜欢那些繁杂的事情,所以才让自己的爹娘受益了。
不过有些话心里明白,但是表面上却不能说的那么清楚。
老国公看着他小闺女,声音慈和的说:“皇上封了自然有他的用意,既然你们已经被封了官,那受着便是。
而且皇上也没有派宣旨的使臣过来,应该就是秘而不宣。你们自己心里知道就行,在家这边也不用摆什么国公的架子和谱,以前咋过以后还咋过日子。”
李氏使劲儿地点点头,这样最好了,这样他们还自在一些。可别弄那些幺蛾子在她身上,她还真受不了。
李氏转头又看了看顾五和顾八,然后又转头对着自己的儿子说:“怀哥儿,你去西山那边叫几个婶子过来做饭。今儿个顾五顾八还有牛娃儿、麦穗,加上小可都来了,咱们好好吃一顿。
一会儿回来了,你上后院多捞些鱼虾蟹上来。”
凤仁怀点点头。刚要转身出去,坐在角落里一直没被人关注到的凤仁修站起身来说:“我去吧,二哥你歇一会儿,去趟县城应该也累了。”
这一声把众人都弄了个激灵,这孩子咋没出去玩?啥时候待在屋里的,他们怎么谁都没有发现?
凤仁怀刚起身的动作也停顿了一下,然后又坐回去,朝着凤仁修点点头。
小伙子直接朝着西山那边奔去了。
屋里人面面相觑,然后又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凤老二笑骂着说:“这臭小子啥时候还爱管大人事儿了。啥时候在屋里的我都没看见他。”
其他人也是一起点点头,确实没有人关注到他。
凤老二接着问:“怀哥儿,今儿去县城找木匠还顺利吗?”
凤仁怀:“傅大哥倒是说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他说如果那个人出山,咱家的房子盖起来会很很顺畅。不过他说那位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出山了,不知道要用什么打动他才可以。”
凤老二一听皱了皱眉头,请个工匠,咋还这么复杂呢?
老国公和镇国公听着也是眉头紧皱。镇国公出声问:“没说那个工匠是什么来历吗?怎么这么大的派头,还这么难请。”
凤仁怀摇了摇头,“我问傅大哥,他说这个人的身份我们不必过问,明天傅大哥会陪我一块儿去登门拜访。
傅大哥说这位前辈一生只对建筑感兴趣,我心中也有了一些思量。”
一句一生只对建筑感兴趣,引的镇国公和老国公齐齐抬了头。两人对视了一眼,又都把视线聚焦到了凤仁怀的身上。
老国公率先开口:“你确定傅修竹那小子说的是那个老家伙?一生只对建筑感兴趣?”
凤仁怀对外公突然画风的转变还有点不适应,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老国公轻哼了一声,“这老小子一别那么多年,没想到竟然藏到这儿来了。
明个我和你一块儿去,看那个老小子还出不出山。”
这下众人都惊讶了,怎么回事?难道老国公还认识这个人不成?
李氏心中存着疑惑,也就顺嘴问了出来。
“爹、大哥,你们认识这个人?”
老国公又哼了哼,没说话,镇国公回李氏说:
“按着怀哥儿的说法,那傅小子说这个人难请,多年不出山。又一生只对建筑感兴趣的,那应该就只有那个人了。”
众人听得都很是起劲,不过镇国公说完了又没有说这个人到底是谁,李氏有些焦急地问:
“大哥,你说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呀?”
镇国宫无奈地回到:“应该是前工部尚书甄青。是整个东华国的建筑鬼才。从四国开国以来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人的建筑上的建树能够超越他。”
凤仁怀问:“舅舅,那这位大师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出山了呢?”
镇国公和老国公都幽幽地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儿还是镇国公开口:
“先皇在位时,有几年突发奇想,非得要为皇后建一座宫殿,经先皇描述,里面奇珍异宝,雕梁画栋,甚是奢靡。
先皇将要求写好,下旨要求甄大人主持建造。
甄大人看了建筑的图纸和要求之后,认为东华国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建这样奢靡的宫殿。
而且东华国刚建国百年,现在应该以百姓为重,让百姓的日子过好才是重中之重。只为皇后一人建一座奢靡的宫殿,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不值当,于是上表天子。
先皇看完之后,震怒。要下旨怒斩甄青。最后还是朝中重臣联名请求先帝,最终先帝才罢免了甄青的官位,将他贬为庶民。从此之后甄青销声匿迹,这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听过他的事迹。
尤记当初甄青离京之时,对着众臣说,先帝为昏君,不配他甄青效忠。先帝在位一日,他便再不出山为东华添一砖加一瓦。”
众人听着心中也是极度震撼的,没有想到先帝在位之时,竟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众人齐齐沉默,过了一会儿老国公开口了,
“其实先帝那时也是一时兴起,先帝一生勤劳爱民并无多少过错,那次是先帝执政生涯中唯一的一次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