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直播结束
作者:公之安处   从嬴政开始盘点最新章节     
    【好啦,杨坚和李纲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这次的节目呢也到了尾声了。下一期节目预告:我们将会讲述一个明朝的知名皇帝——明成祖朱棣,敬请期待!】
    明朝洪武年间。
    光幕此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都傻眼了,虽然之前对于朱标可能因为早逝的原因,无法继承皇位,二人早有了心理准备,但明成祖朱棣这几个一出,还是给了二人很大的震撼。
    朱元璋怒极反笑:“哈哈哈!好!好!不愧是咱的好儿子啊!好一个明成祖!好一个祖!”
    朱元璋的表情好像都要扭曲了,虽然朱标没能继位,但此前朱元璋和朱标二人也分析过,可能是因为朱标的身体原因,英年早逝。
    朱标死后,朱元璋让朱棣继位也是有可能的,这一点朱元璋也不知道后来的自己怎么想的,所以他还算有心理准备。
    可朱棣的庙号明成祖真的让朱元璋生气了,朱元璋身为明朝的开国之君,死后肯定是太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就算朱棣继位,庙号也该称宗啊?像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李世民为唐太宗。这朱棣称祖,在朱元璋看来就是朱棣自认为功业可与他这个开国之君相提并论了。
    再者,君王死后的庙号一般都是大臣和继位的皇帝给的,但大臣都懂得礼法,肯定不会主动提出给先皇上庙号为祖的,这肯定是朱棣死前定下的。
    这一点朱棣的庙号才是触怒朱元璋的地方。可朱元璋不知道,朱棣这次还真的给后人背了黑锅了。
    “来人,赶快传旨,让朱棣给咱滚回来,让他能有多快,就给咱跑多快!”朱元璋说道。
    这时的朱标也在一旁低头不言,面对自己的位子被弟弟抢走,就算知道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在了的缘故,但朱标的心中肯定也会不舒服。这是人之本性,不论朱标再怎么仁厚,也无法避免,何况这是在皇家。
    明朝永乐年间。
    已经继位的朱棣也傻眼了,他心中自己死后的庙号肯定是太宗啊,对标李世民的。于是他对着太子朱高炽问道:“朕在你这个太子心里,这么英明吗?”
    还没等太子回答,朱棣自己就摇了摇头,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这个儿子喜好文学,又跟一群儒生走的很近,怎么可能主动突破礼法。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自主的看向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而这时太子朱高炽也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弟弟。
    “难道他真的又起兵夺位了?”二人心中同时闪过同一个疑问。
    朱高煦一个武人,虽然他是想和自己大哥争皇位,可他此时还没意识到明成祖这个庙号意味着什么,他只是兴奋的说:“爹,下一次神迹就是您啊,明成祖,您这庙号跟太祖皇帝一样,都是祖啊!”
    朱棣暂时也想不出来什么,看着自己那兴奋的二儿子,喃喃说道:“是啊,下次就是朕了啊。”
    “难道朕也步了父皇的后尘,子嗣免不了兄弟相残了吗?”朱棣有些不甘的想到。
    唐朝贞观年间。
    直播刚刚结束,李世民也明白了什么叫做“太子杀手”,他不由得摇头失笑:“这后世之人也是多有闲暇,整日里传这些个无稽之谈,还叫什么玩梗。”
    就在李世民感慨时,时年十岁的太子李承乾走到李世民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了,只听他说道:“儿臣恳请父皇准许,儿臣还想拜李先生为师。”
    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后就是大喜。身为皇者岂能怕那些谣传,纵观李纲一生也实在没什么能妨碍太子的地方,而李承乾此时年仅十岁,就能看破这些,还主动申请拜师学习,不由得李世民不开心。
    “好!好!好!”李世民连说了三声好,脸上的喜悦都掩盖不住,“吾儿志诚向学,李纲先生也是博学多才,品行高洁,朕有何不许。”
    李世民接着对众位大臣说道:“小儿辈如此,我等日后可安享富贵矣!”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纷纷向李世民表示祝贺。
    长孙无忌更是趁机进言:“太子殿下一心向学,自是再好不过。可李先生年事已高,神迹更是说在贞观五年先生便要仙逝,臣以为,为表陛下爱老之心可令殿下每隔数日,自行前往先生府上求学。一表殿下求学之心至诚,二也能免去李先生的劳累。”
    李世民自然是无有不许,还多下了一道圣旨,让太医院选拔一名医师常驻李纲府邸,更是让前不久刚刚抵达长安的药王孙思邈前去为李纲诊病。
    做完这一切,李世民心中仍有疑虑:“如此懂事贤明的太子,为何日后遭受那样的下场,到底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抱着疑惑让太子李承乾下去学习了,他要和李靖等人一起研究研究怎么攻打突厥了。
    隋朝开皇年间。
    直播结束了,对杨坚的拷打也结束了,这边杨坚长舒了一口气,那边年轻的李纲也放下了心。
    李纲原本还不清楚,自己的“太子杀手”称号是从何而来,还在提心吊胆。现在通篇看来,自己是个很正面的形象,神迹对自己也多有褒奖,他这才放下了心。
    这边他刚刚放心,那边一群同僚就围了上来,都是恭喜他的,还不断地在和他拉关系,恭维他进入了皇帝的视线。
    李纲正在不耐烦之际,只听外面有人在喊:“李纲何在,陛下有旨,宣你觐见。”
    原来,杨坚早在李纲的名字刚出现的时候,就派人来召见他了。
    李纲听后,如蒙大赦,连忙不断告罪,从人群中跑出来:“李纲在此!李纲在此!”
    李纲跟随宣旨的宦官,前去面见杨坚。
    这边杨坚刚刚放松,转念又想起杨勇来,本来对他有些转好的印象,又掉了下去。
    杨坚忍不住责备杨勇道:“为父一生节俭,神迹即便多有讽刺于朕,也不得不承认朕俭省之名,你身为太子,怎么就不能远离奢靡呢?还将忠臣之言,抛诸脑后。”
    杨勇心知,此时不能和父亲犟,马上跪地认错:“儿臣知错,日后定然改过,以节俭自省,亲贤臣,远小人。”
    “你能改过自然是好的,李纲朕已经将他召来,等下朕见过之后,就委任他教导你了,你要多多学习,将来才能治理好天下啊!”杨坚有些苦口婆心的说道。
    杨勇满口答应,杨坚一时间也无话可说,只能再观后效了。
    就在父子二人相对无言的时候,杨坚面前出现了一块光幕,例行的评论时间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