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御驾亲征
作者:公之安处   从嬴政开始盘点最新章节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
    宋真宗赵恒脸色十分难看,之前的神迹提及他封禅之事,就已经让他非常被动,也让朝中许多的大臣找到了反对的理由,他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承诺不去封禅泰山。
    原本赵恒打算再过些时日,等事件平息,再借王钦若之口重提封禅之事,就算去不成泰山,去趟别的山封禅也行啊。可如今神迹变本加厉,不仅彻底消灭了他想要封禅的心思,还严重动摇了他统治的合法性。
    时任枢密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王钦若此时正随侍赵恒左右,看到皇帝的神色,他心中也是很明白。
    这场天书降世的祥瑞,就是他和皇帝配合才搞起来的,为的就是封禅泰山,如今被这么一搅和,别说封禅了,他因此而升迁的官位都可能不保。
    想到这里,王钦若站出来向赵恒进言:“官家,臣还有一策。”
    出乎王钦若的预料,他原本以为赵恒会大喜过望的询问他解决之法的,但赵恒只是阴沉着脸,并不在意他说了什么。
    “爱卿辛苦了,大策日后再说,你先回府去吧,朕尚有其他要务。”赵恒竟然让王钦若先离去。
    无奈之下,王钦若也只能遵旨:“臣告退。”
    正在往外走的王钦若百思不得其解,皇帝在这个时候不听自己的计策,难道是真的不想去封禅了吗?
    尚未走出大殿的王钦若正在思考,自己是不是要被皇帝抛弃了,此时耳边却传来赵恒的声音:去传皇城司提举前来!
    看着传信太监远去的背影,王钦若恍然大悟。自己最重要的肯定是祥瑞之事,可皇帝赵恒不同。他此时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封禅更不是什么祥瑞,而是保住他座下的皇帝之位。
    此时赵元佐可还活着呢,作为真正的天下人可见的神迹祥瑞,赵元佐此时的威胁度直线上升。
    皇城司是干嘛的?那就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只不过没有那么大的职权罢了,但也是宋朝皇帝手里的特务机构。赵恒此时召见皇城司的主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住赵元佐。
    看似宋真宗赵恒好像只是一个捡漏的太子,但能坐稳前面两位太子都坐不稳的位子,并成功登基,赵恒也绝非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此刻赵恒的心里也是波涛汹涌,他深知,在现在这个时候,什么祥瑞、封禅都无法影响他的帝位,只有同为宗室且受到神迹点名的大哥,才是自己真正的威胁。
    赵恒眼中寒光闪动:“大哥,是你自己放弃的皇位,现在可千万别怪朕狠心了!”
    【公元1004年,赵恒把自己的年号改为了景德,现在着名的瓷镇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
    【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发誓要报当年宋太宗赵光义雍熙北伐之仇。】
    【父债子偿,赵光义当年不厚道,趁着人家契丹人内乱想要趁火打劫,虽然最终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可毕竟这梁子是结下了,辽国也是要报仇的。】
    【现在辽国兵强马壮,宋朝又换了新皇帝,他们自然是要南下的。】
    【不过刚开始辽人的进展却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在辽宋边境的威虏军、北平寨、保州等据点,辽人吃足了苦头,每个小城池都是戒备森严,军民同心,将契丹人牢牢的挡在城下,不得寸进。】
    【赵恒也是放下了戒心,这就是他大伯和他爹的大敌辽国吗?这也没什么威胁嘛?不过很快他的笑容就消失了。】
    【前线传来战报,辽国大军出现在了黄河北岸,澶州城下。这就令人吃惊了,眼看着契丹大军就要兵临开封城下了,那前线十五万大军都哪里去了?】
    【契丹人之所以能兵临黄河,主要就是他们发现了宋军的弱点。因为中原缺马,所以宋军多以步兵为主,而步兵的机动性自然比不了骑兵。】
    【于是契丹不再主动进攻边境城寨,而是借助骑兵优势,一路奔袭,直接绕过城池,直奔宋朝首都开封而来。】
    【这就是定都开封的最大死穴,地处中原,无险可守,敌人可以轻易的兵临城下。】
    【首都受到了威胁,这可是吓坏了赵恒这个天子,不知兵的他哪里能知道开封到底能不能守住,一时间朝野上下都是方寸大乱。】
    【群臣建言献策,参知政事王钦若上书建议,鼓动皇帝迁都到金陵(今南京)避祸;而佥枢密院事陈尧叟则请皇帝到成都避难。】
    【赵恒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因此向新任宰相寇准征求意见。赵恒可能是真的在考虑跑路的事情了,由此他执政六年来树立的英明神武形象在这一刻瞬间崩塌,赵恒的软弱也显露无疑。】
    【寇准一见王钦若和陈尧叟就知道了他们谏言的目的。王钦若是江南人,因此请皇帝前往金陵;陈尧叟也是四川阆中人,所以请皇帝去成都,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才提出这样的建议。】
    【因此寇准故意当着二人的面进言:“谁为陛下出这种主意,其罪当斩!如今天子神武,将帅和谐,如果陛下能够御驾亲征,敌军自然会遁逃。即使没有敌军没有逃跑,我们也该出奇计以阻挠敌人的谋略,守住城池以疲劳敌之进攻。以逸待劳,此仗必胜,怎能抛下宗庙社稷,逃到遥远的楚蜀之地呢!”】
    【寇准一番慷慨陈词总算安住了赵恒的心,而且同为宰相的毕士安和枢密使王继英也赞同寇准的意见,只是他们认为为了皇帝的安全,御驾不能越过澶州。】
    【寇准则认为,既然御驾亲征,就必须到达前线,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在寇准的据理力争之下,总算把赵恒给架上了前线,御驾亲征。】
    【而此时的前线,风云突变,却发生了一件非常巧合的事情,辽军主帅萧挞凛被宋朝的床弩给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