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时间,一晃而过。
亲耕礼在正月二十三举行。
令晁冷惊喜的是,闵珩竟然在二十二这天回来了。
……
亲耕礼在农坛举行。
农坛位于城北大道西侧。
内有籍田和观耕台。
所谓籍田,就是“公田”,“公田”收获粮食,都用于救济孤寡。
而观耕台是皇帝观察百官耕作的地方,也用于祭农仪式。
到了二十三这天,皇帝亲率文武百官,驾临农坛。
这天早上晁冷没去官署,直接从陈府出发。
因为准备另外一个物件,而晚了一会。
进入城北大道,道路两旁就有禁军警戒了。
行到由北向西的转弯处,那里设置了一个关卡。
禁军在这里查验出来进去的人。
禁军示意马车停下来。
晁冷下了马车,红锦捧着土豆,也跟着下来。
青四靠近车门,从车里拽出一个物件来:曲辕犁。
就是因为这个,她才来晚了。
晁冷理了理袍子,正想问禁军怎么进去,就见紫千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紫千走到她身边,小声说道:“你可来了,王爷不放心,派我在这里守了好一会了。”
“我来迟了?”
“具体我也不清楚,先进去吧。”
晁冷点了点头,跟紫千朝关卡走去。
一个将士走过来问道:“紫护卫,这位是?”
“曹校尉,这是晁侍奉,你不认识?”
这么多禁军,不认识她也很正常。
晁冷把自己的腰牌递过去,曹校尉看了一眼,又把土豆和曲辕犁也查看了才放行。
几人顺着道路往里走。
走好长一段路,才终于到农坛边缘了。
但距离观耕台还有一段距离。
闵珩就站在这里等她。
看见她来了,只说了句:“进去吧。”
就带着她朝着里面走。
此处,每隔五步一禁军,两侧对立,形成三米宽的封锁通道。
这些禁军甲胄森严,长枪林立,肃穆威严。
“我是不是来晚了?”她小声问道。
要是耽误皇帝大事,可就惨了。
闵珩道:“无妨,不过,你因何来迟了?”
“因为这个……”晁冷指了指曲辕犁,“为了给陛下一个惊喜,直到今早才弄出来。”
几人又朝前走了百米,就是观耕台了。
南面十丈开外,围的全是百姓,都是来参观亲耕仪式的。
这也算是皇帝和百姓的近距离接触。
闵珩把她带到观耕台的侧面,对她说道:“你往前去些,候着等宣,我先过去了。”
“知道了。”
闵珩这才转身而去。
晁冷就带着红锦、青四往前去了些,静候在台侧。
观耕台高度约一米,台前共有九阶,每上三个台阶便是一个五步进深的小月台。
台上坐了不少人,皇帝和皇后都在,面南背北而坐。
其余人分在两侧。
晁冷仔细看了看,除了皇帝皇后、重臣、百官,还有一些华服俊美的年轻人,应该都是皇子。
皇帝正和一个大臣说话,应该不会立刻宣她。
她才入朝没几天,很多人都不认识。
趁此机会,就好好看看。
那堆年轻人中,太子居于首位,穿着玄衣,红襟、描金绣龙,尊贵显眼。
地球上明之后皇家崇尚明黄色,而大闵朝不一样,他们崇尚黑、金二色,其次是正红、紫色。
所以皇家男子的朝服皆以玄、金为主色,紫、红二色为配色。
而民间为了区别于皇家,不服正黑和正金二色。
晁冷又仔细瞧了瞧太子的相貌,毕竟观灯那晚没看仔细。
他的相貌虽不及闵珩俊美,却也相当出色。
但是气质中透出三分狡诈,看起来不那么令人舒服。
晁冷确信自己没戴有色眼镜看人,那太子就是眼神不凝,气质不正。
完全不像闵珩的端方典雅、眼神清正。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有的人从气质和眼神就能看出好坏。
也许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这时候就见闵珩从侧后方上了台,坐在了太子的边上,坐下后朝晁冷这边看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晁冷点头回应,然后从闵珩身上收回视线,继续打量台上的情况。
台上坐了不少大臣,当然有资格坐在上头的,都是些内阁重臣及六部的头子。
至于其它的官员,都像晁冷一样立于台下两侧,再外围的就是太监、宫女、侍卫、仆从之类的了。
正当晁冷眼睛滴溜溜四处打量时,传来一声高亢的声音,“宣苍屏伯晁清之觐见!”
晁冷稍稍整理一下衣袍,大步向台上走去。
到了台中站定,行了个大礼,而后朗声说道:“微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
“爱卿今日为何姗姗来迟?要是说不出原由,朕可要治你的罪。”
皇帝虽如此说,可语气并不严厉,想来并没有较真的意思。
也或者他认为晁冷必然能给出一个恰当的理由。
皇帝对她好像很有信心。
“臣今日来迟,实为一物,一件微臣要进献给陛下的春耕礼物。”
“哦?爱卿要进献何物给朕?”皇帝挺会演的。
配合的无比丝滑。
“请陛下恩准微臣把此物拿上台来。”
“准了。”
晁冷朝着台下招了招手,青四就把曲辕犁抱了过来,放在了台中。
她指了指曲辕犁,“微臣所进献之物,就是这个。”
“此乃何物,看似耕犁?”
“陛下真乃慧眼如炬也。”
“此物正是耕犁,名曰曲辕犁。对比长直辕犁,此犁耕地深浅可以调节,省时省力,轻便灵活,节省人力畜力,甚至可以调节犁铧来控制耕地宽度。”
大闵朝还没有发明曲辕犁,用的依然是效率低下的长直犁。
在苍南的时候,她就发现了,但因为苍南大旱,无法耕种,她也就把这事忘记了。
前几天陈中启跟她说亲耕献礼,给皇帝增添声望,她才想起来这事。
“果真如此?”皇帝激动地拍案而起。
这可是意外之喜。
他刚才还以为晁冷说的是土豆,没想到是耕犁。
边上的朝臣也纷纷议论起来。
晁冷笃定地点点头,“绝无虚言,陛下可以亲耕试试,和旧犁对比一下,便知分晓。”
“让朕细观之。”
皇帝说着,就离开座位, 走到了台中间。
裴如海苏衍等人也走了上来观看。
苏衍道:“若真如清之所说,倒是一件于国有功、于民有利的天大好事。”
裴如海也说:“苏公说得不错,陛下一向重视农桑,有此利器,定能大力促进农业发展。”
“且待陛下试耕,看看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