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微微一笑,对于郑思善的反应他早已预料到。
郑思善宦海浮沉这么多年,政治眼光自然独特。
郑思善和朱慈烺都很清楚,谁提出让琉球加入大明,都必须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琉球加入大明后,如果发展的好,那就没有问题,提出加入的人也会成为英雄,为人们所赞颂。
但是,如果琉球加入大明后,发展的不好,那么始作俑者将会被千夫所指,成为琉球的罪人。
朱慈烺自然是坚信,也有信心,琉球加入大明之后,会越来越好。
但是,让琉球加入大明这个主意或者这句话是绝对不可以从朱慈烺的嘴中说出的。
而郑思善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是有一定风险的。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或者官员,宁愿原地不动,也绝对不会去冒任何风险。
所以,郑思善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慈烺的问题,而是又将问题回抛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是何等的精明,作为大明的皇太子。
朱慈烺现在那是全心全意为大明服务。
任何可能有损大明威名的事情,朱慈烺是绝对不会做的。
所以,朱慈烺并没有直接回应郑思善的话,而是换了一个话题。
“郑大人,你觉得琉球现在的状况如何?”
朱慈烺淡淡地问道。
朱慈烺之所以会选择郑思善,就是因为朱慈烺通过特情科的情报,已经了解到,郑思善是一心为民的官员。
所以,问郑思善现在琉球状况如何,就是拿捏住了郑思善的命门。
果然不出朱慈烺所料,郑思善在听了朱慈烺的话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郑思善略一沉吟,然后恭敬地回答道:“回太子殿下,琉球经过连番的动乱,百姓疲惫不堪,朝廷也元气大伤。
琉球百姓现在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殿下,琉球百姓需要和平、需要稳定。
殿下,请你赐予琉球百姓和平安稳的环境吧!”
听到郑思善的话,朱慈烺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好家伙,什么叫我赐予,那意思现在琉球的这种状况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琉球百姓的困苦也是自己赐予的?
朱慈烺自然不会认这个账,大明更不会。
“郑大人,此言差矣!”
朱慈烺旗帜鲜明的指出,郑思善话中的毛病。
“郑大人,琉球本就地处大海,物产匮乏,百姓们依靠渔业生活,本就不富裕,还要接受琉球朝廷和萨摩蕃倭寇的双重压榨。
萨摩蕃倭寇难道是本宫让他们来欺压琉球百姓的?
如果是那样,我大明儿郎又何必千里迢迢的来到琉球,帮助琉球人民驱赶倭寇?
众多英勇的大明儿郎,为了将琉球百姓从萨摩蕃倭寇手中解放出来,而丢掉了宝贵的生命,如今你的这番话,本宫难以接受,牺牲的大明将士的英灵也难以接受!”
朱慈烺的言辞很激烈,态度很鲜明。
而且,朱慈烺说的话都是事实,郑思善根本就无从反驳。
听到朱慈烺的话后,郑思善脸色因为愧疚而发红。
郑思善刚想开口解释什么,朱慈烺根本就不给他机会,继续说道。
“至于仁毅王尚贤之死,那是死在了他的弟弟尚质之手,与我大明,与本宫又有什么关系!
首里百姓暴动,那只能说是琉球朝廷压迫太狠,本宫将从倭寇那里缴获的本就属于琉球百姓的财物交还给琉球百姓,却受到了琉球朝廷的阻止,这极大的损害了百姓们的利息,闹的民怨沸腾,百姓揭竿而起,自然也是意料之中,这又与大明,与本宫有何瓜葛!”
朱慈烺的态度依旧坚决,语气中充满了不满。
郑思善彻底低下头去。
因为,朱慈烺说的一切依旧是事实。
当然了,即便所有人都知道,首里百姓暴动,以及围攻琉球王宫背后都有大明的影子,只要朱慈烺不承认,对方又拿不出证据,那就和大明没有任何关系。
谁敢将这些话摆在台面上说,那就灭了它。
拳头就是正义。
就像后世漂亮国炸了华夏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一样,即使全世界都知道,漂亮国是故意的。
但是,只要漂亮国只是轻飘飘的说了一句,误炸了,连对不起都没有。
全世界都会保持沉默。
为什么?就是因为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正义永远是拳头大的一方。
“如果郑大人认为琉球目前所遭受的一切,与本宫有关,与大明有关的话,既然给本宫扣了这个罪名,那本宫宁愿将这个罪名做实了!”
朱慈烺的语气很冷,同时充满了杀意。
听到朱慈烺的话后,郑思善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大明皇太子殿下,下臣言语唐突,冒犯了殿下,还请殿下息怒,下臣愿意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这个时候的郑思善内心不仅慌的一笔,而且怕的一笔。
郑思善心中还是装着百姓的,他怕朱慈烺会迁怒于琉球百姓。
郑思善绝对不怀疑,只要朱慈烺一声令下,大明绝对有能力也有实力将琉球灭国,将琉球所有人屠尽。
看到跪在自己面前的郑思善,朱慈烺依旧是冷冰冰的说道。
“现在,郑大人还觉得,琉球现在的状况和本宫有关嘛?”
“和殿下没有任何关系!是下臣认识不够,出言荒谬!”
这个时候,郑思善哪里还敢多说什么。
听到郑思善的话后,朱慈烺这才轻轻点头,语气有所缓和。
“起来吧!”
郑思善不敢有异议,连忙爬了起来。
“本宫一直以为郑大人心怀百姓,看来本宫错了,现在看来,郑大人和其他官员也没有什么区别,也是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
郑思善,你让本宫很失望,本宫相信,你的行为让整个琉球的百姓也很失望!”
朱慈烺的话再一次深深刺痛了郑思善的内心。
郑思善自然清楚朱慈烺话里的意思。
郑思善羞愧的低下了脑袋。
“你在好好思索一番吧!”
朱慈烺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以对待郑思善是一紧一驰。
此时的郑思善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就在这时,殿下传来了传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