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阁首辅亲自写状纸,又通过内阁照会都察院督办——莫说在本朝,就是历朝历代也是绝无仅有的事。
这件案子的主审官是都察院的一把手右都御史陈景焕。此人是刑部侍郎出身,曾经为民请命,参与审理过数起重大案件,为人刚直不阿,官声极好。
陪审是左都御史,另还有刑部派来的两位侍郎、和一位大理寺少卿协助审理,全员业内大佬,就连做记录的书记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刑名——这已经是三司会审的顶配阵容了。
旁听席上,钱景带着司礼监几位当家的亲自到场,显然是代表了宫里的意思:不参与,只看热闹。
另外还有内阁的几位尚书也来旁听,却未见杨羡——不过,不用猜也知道,就算没有出现在旁听席,他也肯定正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官司。
这场官司嘛,说起来可大可小。
表面上看来就是走个过场,以安抚为主:毕竟是被告连同帮凶都已经死了,再怎么审也只是场盖棺定论的官司,无非是代朝廷给瑾瑜一个说法;但是,以杨羡对长平公主的了解,这件事绝对不简单,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成为她们向朝廷发难的导火索。
于是,整个内阁如临大敌,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甚至连夜召集主审官开会讨论,提前做出好几套预案,对瑾瑜和长平公主有可能提出的诉求都一一做了分析,并研究出合适的对策——
本以为一切都已是最稳妥的安排,本以为瑾瑜提出验尸的要求不过是句气话,却没想到刚一开始,镇国公主的棺椁就真被摆到了都察院的大堂上。
今天的瑾瑜一身缟素,气定神闲地站在堂上。
由于青川郡主的身份,她自然不必像普通打官司的平民一样跪着说话,甚至还有把椅子坐。
她先是扫了一眼面前的主审官,又挑剔地看看刑部派来的仵作:
“我母亲乃是镇国公主,身份尊贵,怎么可以随便找个男仵作来验?也不怕有损皇室的颜面?”
“郡主殿下,”陪审的刑部官员说道:“为了确保本次查验的公平公正,我们也专门请钱公公带了司礼监的管事太监一同在场查验,您觉得可以吗?”
“当然不行!”
瑾瑜不满地哼了一声,对主审官说道:“在查清真相之前,我认为宫里的太监嫌疑最大!我决不允许他们碰我母亲的遗体!”
钱景忍不住开口道:“郡主殿下,您别忘了,镇国公主自幼长在宫中,那都是由老奴们服侍的,您不能因为许方一人行事不端,就冤枉我们个个都有嫌疑吧?”
瑾瑜冷笑道:“之前对我放冷箭的也是太监!是不是许方指使的我不好说,但我现在就是完全不相信你们。”
其实,陈景焕也早想到她会借此发难:毕竟许方也是重大嫌疑人之一,她肯定不会让太监插手进来的。
陈景焕一摆手:“好吧。如果您实在信不过,也可以直接去刑部挑选其他合适的仵作。”
“我只有一个条件!”
瑾瑜说道:“必须要用女仵作,而且从业十年以上!不然,验尸结果就很难让人信服。”
陈景焕不由皱眉:这个要求是有点高的。
刑部有经验的仵作,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真遇到有女受害者需要验尸的案子,通常是请稳婆代劳,很少有专职当女仵作的。
但镇国公主这案子,遗体已经放了八年,开棺之后会是个什么情况,谁都不好说。
这时,就见瑾瑜站起身来,手指在石质的棺椁外层轻轻划过:“诸位大人可曾想过,为何守墓人要将母亲的棺木封入厚重的石椁之中呢?”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瑾瑜缓缓说道:“西北戈壁的魔鬼之地,乃是一处天然的地下洞穴,是由地下河冲积形成的。地下常年不见日光,一年四季的温度都相对恒定,是个极适合保存遗体的长眠之地。据当地人说,十几年前曾有位牧民不慎从裂隙中跌进魔鬼之地深处,多年后被人找到时,容颜依旧,栩栩如生。”
众人听了不由骇然。
关外的风物与中原大不相同,北方的瀚海戈壁广袤无垠,流传着很多离奇传说;当年与鞑靼交兵之时,也就只有像镇国公主这样胆识过人的将军,才敢带兵深入。
而关于她的遗体被留在魔鬼之地的事,由于当时正遇天生异象、飞沙走石无法视物,坊间便流传出很多传闻。
比如,有说镇国公主原是天上的星宿,被派到凡间诛杀鞑靼人的;在击杀鞑靼可汗之后功成身退,就直接飞升回天上去了。
抛开鬼神之说,另一种是阴谋论:新君即位后,皇帝认为镇国公主功高震主有不臣之心,便派了司礼监的太监去暗中谋害她。关于具体手法,说法就比较多了:有说在汤药里下毒的,也有说用匕首或者毒针的……
民间最不缺乏的就是想象力,虽说不可尽信,但官方始终拿不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加以驳斥,谣言便如野草般疯长。
瑾瑜轻蔑地一笑,对陈景焕道:
“此棺一开,尸体接触到外界空气便会迅速开始腐坏——也就是说,我们的时间有限,并且只有这一次机会。事关重大,陈大人,你们要是找不来像样的女仵作,我也可以去请枢密院代劳。”
“那倒也不必。”
陈景焕略一沉吟,说道:“我记得南直隶是有这么一位资深的女仵作,倒是可以借调过来。只是,两京相隔千里,最快的话也要六七日才能到达。”
升堂之前,杨阁老便再三叮嘱过:这场官司,一定要避免枢密院的人介入。那些女人最擅长节外生枝,可能会让事情发展到难以收场的地步。
所以,其实就在昨晚,内阁就已派人快马加鞭去应天府请人了。
“行。”
瑾瑜爽快答应了一声,点头道:“六七日而已,我和母亲还是等得起的。”说着,她又从袖中抽出鲁宁的口供:
“这是守墓人的供状,还请大人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