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提议孩子们养鸡鸭
作者:爱吃燕麦片的山海   穿越六零:婆婆把我当亲闺女宠最新章节     
    还有话说的王石头,见大哥忙着回去,只能等晚上去他家里说了。
    反正大白天的也不急,有些事不能让外人知道。
    他又想起林珑刚才说的话,得好好问问一家人的意见。
    …
    收拾碗筷的吴冬花和刘桂花,也知道了学校复课的消息。
    两人收拾好后匆匆擦干手上的水渍,过来听听公婆的意见。
    吴冬花很精明的没有说话,她在门边的小凳子上坐下。
    她家四个孩子都是上学的年纪,现在还没分家肯定是公中出钱。
    占便宜的事儿肯定不能错过,不让老大和老二上学也得等分家以后。
    那时,自然是她当家做主。
    刘桂花看一眼三个儿子,最大的六岁最小的才两岁半,根本不到上学的年纪只觉亏得慌。
    即使公婆愿意出钱让建勇上学,老二和老三没人带,全都得落到她肩上。
    她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既要上工、做家务,还要管两个儿子。
    刘桂花看向大房时,心酸得嘞,但却不能明说。
    “娘,家里有哪些孩子去上学。”
    “只要愿意上学都可以去,谁知道又什么时候停课。”杨丹红想了想道。
    刘桂花脸色一变,这不明摆着偏心大房吗!
    大房四个小子全都能跑能跳,去镇上一个来回都不带累。
    刘桂花想想就觉得亏得慌,那她也要送建勇去上学。
    总不能好处都让大房占了吧!
    “娘,我家三个娃也去上学,有几个哥哥带着他们肯定不会有事儿。”
    “你疯了,建力和建宝才多大,学校根本就不会收他们。”
    杨丹红气得想骂人,也懒得跟这个爱占便宜的儿媳妇多说,她转头看向低声说话的爷四个。
    …
    林珑正与王老爹说多养鸡鸭鹅的事儿,她努力搜索脑中看过的资料。
    饥荒后全国各地物资紧缺,对肉蛋的需求达到空前,此时正是养家禽的最好时机。
    家禽更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会有一股‘割尾巴风’。
    只要在那股‘割尾巴风’来之前,将家禽保留标准数就不会有问题。
    现在主打的就是时间差,这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唯一出路。
    养猪的话时间线拉得太长,没有足够的粮食很难养出大肥猪来,且增加劳动量。
    王庄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前靠大海背靠小河,是大量养鸭子的最佳生产队。
    …
    “爹,将养鸡鸭的事儿,落实到孩子们的头上。
    既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也让他们明白钱来之不易,还能用肉蛋来刺激他们好好学习。”林珑蛊惑道。
    “嘿嘿,我也想养鸡鸭鹅,我自己出钱。”
    “哈哈哈,原来是你想养,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才拿孩子们做幌子吧!”
    王明宇恍然大悟,却很赞同林珑刚才的话。
    孩子们有自己的鸡鸭养,有肉蛋和钱在前面吊着,肯定不会去外面疯玩儿不着家。
    学习不好,则没收他们的鸡鸭,是个不错的好主意。
    “老头子,我看林珑的这个主意行。”杨丹红赞同地道。
    孩子们能养,她也照样可以养,一点儿都不耽误功夫。
    就是再建三个鸡笼的事儿,分开关也不怕捡错蛋。
    “行,就这么办。”
    王石头琢磨一会儿,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他将户籍给林珑看一下,便收起道。
    “你们娘仨的户籍都办好了,接下来就要看林珑的了。
    后天学校报名,到时让你娘带孩子们去交钱。”
    两个妯娌听到这话面色各异,开心的莫过于吴冬花。
    四个儿子上学不用她掏一分钱,还能分到鸡鸭来养,她当然开心了。
    刘桂花则不高兴了,因为她只想拿钱,却不想操心鸡鸭的事儿。
    再说了,她家就建勇能上学,分到手的鸡鸭两只顶天了。
    与大房的一比,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心里怎么能平衡。
    “爹,养鸡鸭还是按人头来分合适一些。”
    “自己出钱买,想养多少都没人管你。”
    杨丹红才不会惯着刘桂花,这是对孩子们读书的鼓励,哪能说变就变。
    想事儿的王明朗瞪一眼自己媳妇儿,示意她不要多嘴。
    白得的鸡鸭有什么不好,谁让他是老幺,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儿。
    况且,二嫂都没说什么,还自己出钱买鸡鸭鹅。
    他就是再大的脸也不能闹幺蛾子,干那没脸没皮的事儿。
    王家人虽偶有小摩擦,但决定权还在两老人手上。
    孩子上学和养鸡鸭本就是得利的好事儿,闹的话很可能啥也得不到,刘桂花再笨也明白这一点儿。
    得知肖元亮也要去上学,那眼睛能斜出两里地儿去,林珑只看得好笑。
    刘桂花的小家子气,她已不是第一次见,只认为这是人之本性。
    …
    当上工的村民从大队长口中,得知学校复课的消息时。
    有人欢喜有人愁,更有人无动于衷。
    在他们看来让孩子去镇上上学,路远不说还要花钱。
    家里洗衣做饭、挖野草、赶海等一大堆活儿,就会落到他们身上。
    白天上工已经累成狗了,回家还要做家务谁能心情好。
    他们都是地里刨食,海上讨生活的乡下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照样过一辈子。
    书读得再多又怎样,像大队长家的老闺女,上了初中还不是与他们一样留在村子里。
    过两年一嫁出去就成了别人家的,白花那个钱干啥。
    也有那心思活泛的人,思量着从哪去借钱让孩子上学。
    一个复课的消息,让王庄人心思涌动,更有人打起了别人的主意。
    …
    8月31日,傍晚。
    王家人吃过晚饭后,敞着院门乘凉。
    七个成年人坐成一个圈子,说着上学、养鸡鸭、秋收的事儿,叭叭啪打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杨丹红摇着蒲扇,不时给林珑驱赶扑身的蚊子。
    皮小子们兴奋地围着大人转圈儿,那高过院子的嬉戏声,一阵阵地飞向外面。
    林珑很喜欢这种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哪怕话里都是鸡毛蒜皮的一些小事儿,她也听得津津有味儿。
    “明宏卖鱼的事儿被说漏嘴了,他两个嫂子和他今天下午在地里就闹起来了。”杨丹红低声与林珑道。
    “有知道是谁说漏嘴吗?是怎么处理的。”
    林珑立马来了精神,她一直等的后续终于来了。
    “说来也是明宏自己倒霉,是他家老大王梅花说漏了嘴,哈哈哈!
    肯定是两口子数钱的时候,没有避着孩子被她给看了去。”
    杨丹红笑得不行,将她下午听到的一说出来,全家人都跟着笑王明宏两口子只顾着数钱,这下肯定有好戏看了。
    可惜的是,他们不能去大伯家观战,不然非被削一顿不可。
    自家人的热闹,不是那么好看的。
    “二婶,我去!”
    玩得正嗨的王建兵,一声大喝便冲出院子。
    一帮皮小子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王建兵已不见人影儿。
    等王建国、王建设反应过来想追出去时,却被林珑拦下。
    “同一条八卦只付一次报酬,再说人多眼杂容易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