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复真没想到怎么还有自己的事,他现在只想回那小房间里好好休息,见萧立渊问自己,他自然也只能随口答道:“有萧丞相在这,现场出反倒更方便许多。”
“谁说是我出?”
“不是你是谁?”
“你说呢?”
……
苏复满眼哀怨地看向萧立渊,不带这么使唤人的吧!
“想必经过这三天,你也应该熟悉出题规则了,你擅诗词,那便拟定条件,加一首诗词之题吧。”萧立渊眼神里带着期待与鼓励地看向苏复。
苏复一时之间哪来倒有些为难住了,出题的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尤其是这种灵感之作,在春闱考试的密闭环境下,苏复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太空泛,可参加春闱之人,又皆人杰,题目出得太次,反而会被他们嘲笑水平不行。
苏复走到窗前,看向外面小池塘边的绿树,春风拂动,嫩叶上扬,地上青草与其一上一下间夹杂着水中倒映的落日余晖,苏复神情一定,转过头道:“便以春,草,柳树与风为题,任选其中三样,做一首咏春之词吧!”
车嗣和乌文卓神情一松,他们真怕苏复弄出来什么刁钻的问题,现在看来,苏复出的问题虽然普通,不会将人难住,但想要拿高分却也十分不易,如此一来,他们后面阅卷也要相对轻松客观些。
萧立渊将苏复的话最后文学科的最后一道题写下,将其递给车嗣和乌文卓二人查看无误后,才将其放入文学科试题的木箱内,用封条封住,在驳接处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示意苏复将这两木箱交由车嗣和乌文卓检验。
“题你已经出了,你便趁兴再做一首诗吧,到时候也方便阅卷官们有评判标准。”
苏复不知道萧立渊这么做是因为什么,但是他清楚,萧立渊绝无害他之心,于是顺从地将早已跃然于脑海的诗张口道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萧立渊三人一入耳,就知道这是一首早春之诗,车嗣和乌文卓被关贡院多日,或许感触稍微浅点,但春雨缠绵,萧立渊在外早出晚归,自然是最能体验苏复这诗中意境之人,暗自咀嚼良久,终是忍不住伏下身子在桌上将其写了下来。
“苏复,此诗何名?”
“便叫《早春呈丰京赶考学子》吧。”
……
苏复仅仅是休息了一天,而且还是被人监视的那种,这几天让短暂失去自由的他身心才刚准备放松,就被人叫了起来,苏复迷迷糊糊地点燃火折子,就这微微火光将油灯点燃,然后披上了一件外衣将门打开,看着外面贡院的侍从,微微拧眉道:“这么早有什么事吗?”
“苏县伯,主考官大人邀您去文庙祈福。”
“我也要去?”
“是的!”侍从保持着谦卑的笑容,一大早起床,好似对他的精神状态没有丝毫影响。
“行吧,你稍微等我会,我收拾好后就与你一同前去。”
……
以苏复在这次春闱的身份来说,他并不需要去文庙这么庄严的地方祈福,虽然他做的事挺多,但是从职责上来说,他依旧只能算是一“杂役”,文庙非文身不入,他一无功名,而不具其责,萧立渊叫他过去,其实也是需要承受一定压力的。
半炷香后,苏复穿戴整齐的走了出来,与侍从点头示意以后,在去文庙的路上,他终于见到了除车嗣和乌文卓以外的其他人,不过这些人多数相熟的情况下,却并没有开口打招呼,而是神情严肃庄穆往前走着,没多久,苏复便看见了一在夜色中灯火通明的巨大建筑,门前圣人们的雕像屹立,虽是石头人,却给人一高山仰止之感,那石雕的眼神,更是给苏复一真人凝视的紧张感。
所有人都被侍从带到了既定的位置站好,而苏复得以被送到最前头,萧立渊的身旁,本就紧张的他被身后那数十双目光看着,更是浑身不对劲了。
“爷爷,我怎么也要来?”
萧立渊神情严肃,瞪了一眼苏复,示意他保持敬重,但还是轻声开口接受:“你选定考题,参与出题,如果把你落下,几位圣人估计也会责怪我们后辈子孙不知其礼吧。”
萧立渊说到最后,苏复已然明白,不管真假,他就应该来这文庙参与祈福,至于为什么能站在这前头,苏复心想,哪怕是启明皇帝来问,也是问不出缘由的。
寅时过半,一抹天光乍现,文庙里立马钟声响起,伴随着木门的嘎吱声,文庙的门被打开,里面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时辰已到,圣人之庙开中门,纳八方才气,于今日始,延续九日,贺大周朝文风鼎盛,集四海英才而安天下。”
“各位考官,请入文庙祈福。”
……
萧立渊一马当先,带领众人走到文庙的主殿内,案板之上,最前方摆放着一青铜色的烛台,随后则是一金黄色的香炉,不过此时这两者内都是空空如也,并无香火在燃烧。
苏复一大早就被叫起,在外面干站这么长时间,此时早已饥肠辘辘,看着祭台上中间摆着的一个大牛头,苏复有点嫌弃地移开目光,看向左边的羊头,最后还是将目光看向右边的猪头,那白嫩嫩的模样才是他的所爱,至于那还瞪着眼珠子的牛羊,他还是喜欢它们安息的样子。
鼓声在苏复的幻想中慢慢在主殿内回荡开来,萧立渊上前三步,结果文庙主持手里的香烛,转过身大声道:“文江学海思济航,以书生而作万里长城。况乎以天下之广,四海之大,一介书生欲以尺寸之航济之,其志可嘉,其遇可悯,我等身为春闱考官,应持身秉正,不负国望,不负后来者之信任,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方为我等准则。”
“遵主考官令,承圣人之盼,担国家之责,开后来者之路,我等必将保持公正严明之心,以全春闱之试!”
……
在场众人,除了苏复之外,皆是异口同声,道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