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心中快速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大宋当前有三大将手中兵力最多,分别是岳飞、张俊、韩世忠三人。
之前经过官家的一系列操作后,如今都已经将他们招入临安,在枢密院任职。
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并同时撤销了这三大将的宣抚司,将他们的军队皆改为御前诸军,寓意着军队一切命令皆听于皇帝。
而他秦桧在此之前,也是其中计划实施的重要参与者。
当初在等他们三人入京的那段时间里,秦桧忧愁的可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生怕他们就待在军中不回来了,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他秦桧肯定就得完蛋了。
司马懿清楚的认识到,秦桧是他们眼中的大奸臣,如此焉能有好果子吃呢,特别是岳飞韩世忠二人敌意最大。
好在最后他们都还是先后入京了,等最后拖延了许些时日的岳飞,只带着少许亲兵进入临安的时候。
神经一直高度紧绷的秦桧,这才放下心来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
不过秦桧却是一夜永眠,真正的秦桧也是再也醒不过来了。
调他们三将进入枢密院任职,这是一招极为简单的明升暗降之法。
虽然枢密院是掌控全国军务的地方,地位乃是军中最高。
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实权,理论上来说,他们自身连外面的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
枢密院掌兵籍、虎符,有发兵权,却无统兵权,诸大将则只负责统兵打仗。
发兵又需要圣旨和虎符,而圣旨只有官家有,虎符在枢密院,再加上负责管理禁军的三衙,其中包括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等。
此三者相互制约,最终权力集中于官家一人手中。
另外比较麻烦的是,欲要用兵还需要会同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三省联合执行,所以也算是庙小大佛多吧。
若有谁想要在枢密院里搞什么事情的话,那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
司马懿对此还有些感慨,不是在感慨人或者是这相互制衡到极限的制度,而是在感慨地,感慨土地。
什么时候一个王朝的都城,竟然会就落于临安这种偏僻的地方来了。
虽然这里的土地和风光是不错,远离关中,更远离北方,哪怕是安在建康也说得过去一点吧,毕竟当初吴国的都城就在那里。
中原也没了,就连祖宗之地都给弄丢了,何以颜面下去见列祖列宗呀。
司马懿此时来不及感慨,还得先把当前局势分析清楚再说。
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如今朝廷对这些军队的控制力度极显得为有限。
特别是岳飞在鄂州的岳家军,基本都是人、财、政三方面全面自理。
韩世忠在楚州的韩家军也是大差不差,就只有那张俊显得听话一些,或许也是因为张俊相较于前面二位而言显得更为平庸、圆滑一些吧。
像岳飞、韩世忠这种情况,基本上就可以完全的独立自主了,朝廷对他们的限制力根本就不足以掌控他们。
也难怪官家会对此二人如此忌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不管换了谁来恐怕都睡不好觉。
说起来,岳韩二人也确实厉害,竟然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硬拉出来了这两支战力如此强大的军队来。
而朝廷对此做出的贡献却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还是靠他们自身硬。
很快司马懿便分析出来了一些问题,一个曾经他亲身经历过的问题。
他看着官家缓缓述说道:“启禀官家,如今虽说他们已经离开了军队,在朝中枢密院任职,但是他们的军队依旧还是铁板一块。”
“如岳韩二人就算只是白身,但只需要他们各自回到军营中,依旧可以做到一声令下,而全军出动,如此不得不防呐。”
曾经曹爽也曾对他司马懿明升暗降,升为太师远离军队,选择没有问题,只是他弄砸了,手段太差了。
曹爽后来非但没能掌控洛阳以外的军队,反而还将越来越多的人推到了他的身边来。
赵构对此深感认同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不知秦爱卿有何高见呢?”
实际上,刚才秦桧所说的这个问题,赵构他也早就发现了,并且还先一步有所安排,因为他已经联同张俊对此事粗略商议过几次了。
比起岳飞和韩世忠来,还是张俊最让人省心呀,或许庸人也有庸人的妙用吧,所以他之前吃过的那些败仗也就不再跟他计较了,前提是他得继续听话才行。
此事之前并未找秦桧来商量,赵构对此自然也有着他自己的想法。
宰相嘛,文官嘛,原则上不得插手军务,最多也就只能插嘴。
最重要的是,此事已经有张俊在前担责了,就无需他秦桧来多嘴,来承担责任了。
不过此刻既然已经顺着话题说到这个问题上了,那听一听秦桧他有何高见也无妨。
毕竟以秦桧那聪明的头脑,说不定他还真能想出更好更完善的办法来。
这要如何彻底化解他们兵权一事,此时就如同赵构心中的魔障一般,使人夜里难寐。
在此之前赵构就有过一次急迫的解除大将兵权,其后果便是震惊大宋朝野的淮南之变,这一次解兵权可不能在重蹈覆辙了,得有计划有谋略的慢慢来。
“高见不敢说。”
司马懿拱手应道:“只是臣的一些不算完善的想法而已,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官家恕罪。”
这秦桧身为宰相还是有小几年了,这小几年自然也不是白干的。
朝堂内外的耳目众多,甚至就连官家的后宫之中,也有着不少秦桧的耳目,其中包括妃子、宫女和内侍太监等。
就连此时一直跟在官家身边的总管太监张去,也与秦桧有着很深的联系。
看来这个名叫秦桧的宰相,还真是有几分手段的,竟然都能将耳目布置在这么深处的地方了。
就在今日出相府之前,司马懿刚刚从书房出来沐浴更衣时,就趁着这时间收到了不少耳目传来的各路消息。
所以,关于最近官家的这些动作,司马懿此时心中都是十分清楚的。
根据收到的消息,官家首先是联同张俊商议过几次,准备计划先彻底瓦解韩世忠的军队。
至于为什么是先动韩世忠,而不是先动岳飞呢。
根据司马懿分析,这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韩世忠的韩家军将对于岳飞的岳家军而言,相对来说要弱上不上。
按常理而言自然是需要先从弱的一方下手,既简单又保险,还能为今后处理更强的一方总结经验,让谁来也会选择这样干。
而另一点更重要的原因是,韩世忠有这公然违背旨意的行为,而且还不止一次,这绝对绝对是不能所容忍的。
当初第一次与金人议和的时候,官家下令让韩世忠派人护送金国使者返回金国,但韩世忠偏偏背道而驰,愤然抗旨。
他派出部下扮作‘红巾军’,在金使返回的路上,设下埋伏,准备袭杀金国使团一行人马,以彻底破坏合议。
不过恰巧其中有人告了密,故而没有成功。
但后来官家在知道此事后,心中的愤怒自然也是难以言喻的,只是因为诸多原因才一直苦苦忍耐着,暂时也没能将他韩世忠怎么着。
如今处理韩世忠的时机已到,自然得优先处理了。
至于他们具体商议的结果,司马懿就不是很清楚了,那总管太监张去也就听了过大概,这恐怕就只有官家和赵构两人知道了。
张俊那边儿他不能提,所以司马懿准备从岳飞的岳家军入手,顺便看看能不能套出官家与张俊他们的打算,再看看其中是否有什么可以插一手的地方。
不过司马懿相信,他们最后还是会找他来想办法的。
张俊庸人尔,是想不出什么好法子的,让他来扯些有的没的倒是极为善长。
司马懿清楚张俊为人,官家自然也清楚。
所以司马懿估计,官家近期数次私下召见张俊,恐怕也不是真的要找他来商议要事,应该是以联络感情或者敲打张俊为主。
毕竟,张俊他本身也是拥有大军的将领呀,没道理因为他本事一般而无视他的张家军。
官家的手段,还是极为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