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新任中书门下平章事
作者:阿东正传   司马懿穿越秦桧最新章节     
    “启禀丞相!”
    下一息后,范同当即站起身来,先行向丞相拱手施礼道,随后又转身面向群臣,拱手道:“还有诸位同僚......”
    范同继而正声说道:“范某以为,既然如今金人大军已经南下,那么我大宋则别无办法,自当提刀应战。”
    “我范同没有别的本事,只能为大军筹措钱粮物资.......”
    说着又转过身来看向丞相拱手说道:“丞相,臣在此保证,定然保证大军的一应供求,只求丞相能率领大军击退金贼,复我华夏大宋,雪我靖康之耻。”
    “血债只能血来还,耻辱也只能用金人的血来洗刷。”
    “臣为此自当肝脑涂地,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待范同说完之后,剩下的这些官员们自然也是坐不住了,一个二个纷纷连忙起身。
    说着与范政事类似的话,总之就是一个宗旨,为了抗金,自当全力以赴,将本职之事务做到尽善尽美。
    特别是那万俟卨说得最为大声,直接表示说,他会带领着御史台加大监察力度,看看谁有南下逃命的举动,有谁贪墨军队供需的行为,一经发现绝不姑息。
    “如此甚好.......”
    司马懿见状,不禁欣慰的点了点头应道:“若是官家看到这一幕,若是徽宗皇帝与钦宗皇帝见到这一幕后,都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只要我大宋君臣百姓齐心,自当无惧任何外敌。”
    说着,便端起身旁桌案上的茶水,放声说道:“诸位,我秦某以茶代酒,就在这里敬诸位一杯了。”
    “丞相言重了,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说着,其他官员们也都纷纷端起茶杯与丞相一同举杯,干杯。
    可怜最后站着的那群商贾们,只能在后干瘪瘪的看着,他们的位子可没有茶水。
    他们甚至连一丝声音也不敢发出,就生怕打扰到了前方的大员们议事。
    放下茶水,司马懿又望向众人平声说道:“诸位,明日本相就当率军北上,之后你们一定在好好配合王政事的一切事宜。”
    说着,又转头看向身旁的王次翁温声说道:“王政事,这朝堂上的事情就全部交由你负责了。”
    紧接着,司马懿接过身旁张去递来的圣旨,也没宣读就直接放到了王次翁的手中,顺带着说道:
    “官家有旨,升中书门下省参知政事王次翁,为中书门下省平章事。”
    “臣多谢官家,多谢丞相。”
    王次翁甚至都来不及咳嗽了,立刻接着旨道着谢。
    如今的他,也已经算是大宋真正的宰相了,虽说目前来说这个任职对他而言意义并不大。
    但有总比没有好,怎么说这可是文官中的最高之职位了。
    大宋这上百年的历史中,但凡能坐到这个位子上的人,那可都是史上能留名的。
    只是不知道.......他如今还能在这个位子上坐多久。
    紧接着,王次翁双手拿着圣旨,面朝着群臣。
    多的话也没说,就简简单单‘拜托了’三个字就算是结束了。
    毕竟刚才的那些个情况,丞相已经帮他说了很多了。
    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说了,该表达的不该表达的也全都表达出来了。
    王次翁哪里还能不明白,丞相今日上演的这出戏,除了让大家坚定抗金信心之外,不就是为了能让他王次翁可以更好的坐镇开封吗。
    这又是让这些官员们表态,又是给他升官,同时这也是文官的最后一步,真可谓是对他王次翁信任、甚至是恩宠到了极致。
    多的话,王次翁已经不想多说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
    只能说,此生所做最对的事情,就是跟着丞相出来为官了。
    本以为他此生就这般平平凡凡的度过一辈子,哪曾想在最后的十来年时间里,还能过得如此之精彩呢,甚至还做到了他年少时梦寐以求的位子。
    同时王次翁也意识到,恐怕此次丞相的北伐之战,会打很久很久。
    可是不会像上一次北伐那般,还不到半年就回来了。
    如今大宋的情况他很清楚,加把劲儿憋口气儿,还是足够支持一年半载的北伐之战的。
    也就是说,我王次翁必须要撑到丞相回师.......
    否则,万事难料。
    片刻后,司马懿便让他们都散了,赶紧各自都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
    最后只将杨沂中,与礼部尚书孔寿留了下来。
    就连王次翁也没留,司马懿只是深深的看了王次翁一眼,而王次翁也重重的向他点了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此,司马懿不仅感慨,在这里,还是认识了一些相知相熟的老友。
    如张去,张保,以及这个王次翁。
    这比上一世一生都较为孤独落寞的他,有了一丝丝的藉慰,这样的感觉其实很好。
    但司马懿并没有感慨多久,当即看向一旁低着脑袋的孔寿问道:“朝报、以及各种文书可都已经发出去了?”
    “回禀丞相.......”
    孔寿自然已经是猜到了,丞相留他下来肯定是因为这些宣说之事。
    故而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道:“全都已经发出去了,从明日一开始,全开封所有的勾栏与茶舍、酒肆等地,都将会有此等事宜的宣说。”
    “而且也已经将这些东西传入各个州府,相信在一个月之内,此等事宜定将传遍整个大宋。”
    “那就好......”
    司马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关于这些内容,司马懿也早在数日之前就有看过了。
    写得很是不错,言语犀利高亢,宣读出来朗朗上口,有些段落就如同出征檄文一般。
    是了,这其实就是与出征檄文无异,只是更偏向百姓的言语而已。
    当时司马懿也提了一些意见,加了一些来得刚刚好的东西进去。
    这些东西不是其他什么,只不过是岳某的那首诗,信中,有此记录。
    其中最令司马懿记忆犹新的便是那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最后司马懿看向孔寿令道:“务必要让所有大宋臣民都背下这首诗词。”
    孔寿点点头又拱手问道:“回禀丞相,只是不知这首诗词应当取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