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问计首辅
作者:苏家老三   南风紧最新章节     
    苏圣平见那官员和捕快看到官兵过来脸上放松的神色,就知道大事不好。到时官兵堵住去路那就更麻烦了,所以顾不得其他,赶紧往前冲去,大声叫道:“快停下来。”
    官兵带头的见有人阻扰自己,想起临行前皇帝交代的,对敢闹事的一律先抓起来。所以见苏圣平跑上前来,那带头手中的铁枪横扫过来,想要把苏圣平拨开,没想到苏圣平身子一矮刚好躲过。还想往前一刺的时候,铁枪已经被苏圣平抓在手中,想拉却拉不回来,这时那些官兵才不得不停下来。
    那带头的和苏圣平僵持着,不由高声叫到:“大胆,敢阻扰军务!”这时江宁府的捕快也上前来,纷纷拔出兵器想要捉拿苏圣平,可惜两个想要上前的捕快却被叶红鱼三下五除二的踢倒在地。见产生误会了,其他捕快和官兵已经拿出武器准备围攻他和叶红鱼,苏圣平赶紧大声叫道:“住手。”
    众人均是一愣,苏圣平赶紧说:“这位将军,你们不能这样上前,否则事情会更加严重。”
    那带头的说:“哪来的小子,尽在胡说八道,我等是奉了皇命来阻止学子闹事的。怎会让事情更加严重。”
    苏圣平道:“现在一时说不清,请将军听我一言,事后任由将军处罚。”
    好在这时候那江宁府的官员也上前来了,说到:“陈将军,你们过不去,前面的人已经挤在一起。你们上前也没用。”
    姓陈的将军显然认识那官员,道:“吴大人,到底是什么情况?”
    苏圣平见两人还要说上一会,赶紧插话道:“吴大人,得赶紧疏散人群,否则发生事故就来不及了。”
    吴大人听了觉得苏圣平说的有理,可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赶紧问道:“那该怎么办?”
    苏圣平道:“很简单,刚才学生还怕捕快人手不够,这会有陈将军的官兵在就好了。这样,只要陈将军把官兵分列在街道两侧,然后捕快和剩余的官兵上前去,强制将人往后面拉,疏散一头,很快就好了。”
    吴大人和陈将军对视一眼,心道对啊,只要疏散一头,让人群流动起来,自己带来的这些人再维持住秩序,控制好速度就没事了。
    做好决定之后,两人赶紧分派任务,苏圣平见他们答应了自己的建议,接下来就没自己什么事了,赶紧退到街道边上。
    挤在一起的人群在江宁府捕快和官兵强力控制之下,很快就往大道方向疏散,一开始还有人想往贡院的方向挤,却被官兵捕快一巴掌打过去,然后说都不说什么往后面一扔,后面自然有其他人把他赶着往前走。
    大约一刻钟之后,人群慢慢散了。苏圣平站在官兵后面,见那些通过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心有余悸的样子,不由的摇摇头,心说无论何时,怎么都这么爱看热闹。
    又过了一刻钟时间,苏圣平看到人群中的黄文献、吴向坚等人。黄文献是被人扶着走的,显然这一番把他挤得过呛。吴向坚则是和张永纠在一起,两人互相拉着对方。此外,周颐林等其人也好不到哪去。
    很快,江宁府、刑部、大理寺等衙门也纷纷派人前来,将黄文献、周颐林、薛世明、吴向坚和其他几个学子都给带走了,好好的一次学子游街搞成闹剧收场,好在没有死人。
    赵世卿心情美美的在大殿上等着学子拜见,却没想到在宫门前等着迎接的一些高官突然集体跑来,一问才知发生了学子闹事的事情,心急之下才下令让禁军先去弹压。好在禁军离开没有多长时间,就有人来报,事态已经得到控制,带头闹事的几个学子也被抓起来了,其他学子则是在宫门前等候。
    这个时候,黄文献、周颐林、薛世明也进了大殿。黄文献一进殿,就跪到地上,痛哭流涕,诉说自己的冤屈。赵世卿已经了解了事情的大概,这会不耐烦黄文献的说辞,倒也不好直接驳斥他,毕竟名义上,前十名的名单最终还是经过自己认可的。此时,他也没机会跟唐海刚等心腹商量,冷眼看了看站在大殿上一脸严肃的杜文心。直接开口宣布处置措施,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联合调查国试舞弊事件和此次学子闹事的情况。众臣都知道,皇帝重点要查的无非就是张永是否事先知道考题和学子们为何会这么同仇敌忾的堵街闹事。为了以示公平,黄文献、周颐林、薛世明和其他考官都暂时收监。待调查清楚后再作处置,届时再接见通过国试的学子。
    等众臣离开后,赵世卿把唐海刚留了下来,道:“先生,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唐海刚道:“微臣事先并不知道那张永真能考中状元,否则那些学子也无法找到借口闹事。现在关口是要调查清楚张永是否事先知道考题,亦或者说黄文献是否事先泄露考题。调查清楚了,后面的事情才好办。如果证实,那么学子那边还要好好安抚。如果不能证实,那学子那边也要严肃处理,否则今后谁都来这么一出,国试岂不成了笑话。”
    赵世卿点点头,道:“朕怕这事难以调查清楚了,尤其是那张永竟然国试前后都公然宣称经史实录只有他能全部做出。而事实是确实只有他一人全部做出,这就难以解释了。也怪朕当时看到前十试卷时没警觉,倒是让人利用了。目前这事只能暂时这样处理,先生你有没有觉得此事有蹊跷?”
    唐海刚道:“陛下,您千万不要那样说,您认可的学子成绩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怪也只能怪黄文献和张永,还有那些兴风作浪的人。诚如陛下所说,此事有蹊跷,微臣以为,即使张永不中状元,他们也会找出其他事来的。”
    赵世卿问道:“为今之计,先生以为大局该如何?”
    唐海刚思索了片刻,道:“如今看来,江淮党人确实还是根基太浅了,这样的事情竟然也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江浙党亦是不可用,否则他们定然卷土重来,我看此事当中,定然也有他们推波助澜。东南党更不能重用,杜学士太不让人放心了,一旦有朝一日他大权在握,岂不是为所欲为。”
    赵世卿听了唐海刚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这样岂不是朝中就无人可用了。不解的看着唐海刚,道:“那先生以为该如何?”
    唐海刚道:“陛下,为君王者,首要制衡。您忘了还有一个赵德龄吗?以前大家都认为他的首辅之位铁定要退,包括杜文心,一心准备着接他的位置,似乎没有人在乎过他的想法,他养病这么长时间了,也该好了。经历了此番变故,如果陛下继续用他,东南党就不是铁板一块了。”赵世卿显然很认可唐海刚的话,君臣两人又在殿中密谋了一番,此处不表。
    那些被留在宫门前的学子,很快就有内侍来告,说是陛下十分重视国试可能存在的舞弊之事,希望学子们相信朝廷会调查清楚,这会就自行回去,等张永之事调查清楚后,再来接受陛下接见。
    很快,当天晚上,赵世卿的御台上就摆满了在京大臣弹劾黄文献、周颐林、薛世明等人的奏章,看着面前的奏章,赵世卿冷笑道:“反应还真快。首辅大人你怎么看?”
    休养已经多时的首辅赵德龄这才抬头看着皇帝,心中感概万千,自从赵世卿登基后,自己的日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他自认为为赵家江山殚精竭虑,更是为赵世卿的登基立下汗马功劳。实际上,赵世卿登基的过程中,杜文心因为在野,除了奔走联络外,没有起到其他作用,真正抵定大局的应属当时的内阁首辅赵德龄。可一年多来,赵世卿自己认为坐稳皇位之后,就开始着手打压以他为首的东南党,甚至不久前还公然训斥。赵德龄索性称病不朝,但自己就不辞去首辅之位,等着皇帝罢免。
    这不恶果很快就显现了,赵世卿虽然是皇帝,但毕竟道行和根基还是太浅,对此前江宁城发生的张永事件竟然没有警觉,对三党可以影响贡院内的阅卷毫无防范,更是对此次学子闹事事件事先毫不知情。想到这里,赵德龄心中冷笑,如果靠着自己,哪会任由这些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次,怎么说也得为自己争回一口气,开口道:“国有不平事,此时不说何时说。”
    赵世卿看着自己这个本家首辅大臣,眼中寒光一闪,道:“既然国有不平,那首辅的病是不是该好了?”
    赵德龄低着头,道:“老臣年迈,身体一时不适,还要调养一段时间。”
    赵世卿只能道:“首辅,你养病这段时间,国事屡有错漏,还请首辅尽快养好病。”
    赵德龄道:“多谢陛下关心,臣定会安心养病,日后还要为陛下、为朝廷尽忠。”
    赵世卿听了,心想好吗,这是开出条件了,日后还要为朕、为朝廷尽忠,可有你这么尽忠的嘛。不过这会也不得不虚心问:“那首辅养病这段时间,朝中之事该怎么办?这国试舞弊嫌疑,竟然还有内阁阁员牵涉其中,各方纠缠,不知首辅可有何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