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定点
作者:咸鱼肝   穿越五零:努力读书我要当工程师最新章节     
    王豆子:“不怕说出来被你们笑话,三泰刚毕业的时候,我心中还有口傲气,想让他仔细点找工作,找个好工作。”
    “怎么说他也是个高中生,比不上你们一大家子都是大学生,可也比旁人强很多不是?”
    “可惜他毕业的时间不是个好时候,呜~”说到动情处,王豆子忍不住哭了起来,谁懂她这一年来受的煎熬。
    她家里只有孩子爸一个人上班,日子算不上舒坦,但每个孩子都让上了学,能上到哪就供到哪,胡同里不少年轻人连初中都没上完。
    王豆子本来以为杨三泰找工作应该很轻松,哪怕是个临时工,那也是一个工作。
    她二儿子就是一个临时工,不照样过的挺好。
    岂料,杨三泰的工作始终悬在半空。
    杨三泰只能跟着父母吃住,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办法交家用。
    时间一长,让已经成家的两个哥哥心气不平,平时吃个饭摔摔打打、矛盾激增,不上学就该养活自己了,怎么还天天赖在家里吃白饭呢?
    王豆子夹在几个孩子中间心疼又受气。
    杨三泰看母亲哭了,红着眼睛过来给她擦了擦眼泪。
    王豆子:“三泰能吃苦、不怕折腾,只要能挣到钱,他什么都肯干,他连私营厂都去过。”
    “毕业后找了一个多月的工作,看进国营厂的机会渺茫,我们赶紧转换方向,开始去面试私营厂,花了半个月就顺利进了一家冰箱厂。”
    “如果没有后面这些事,能一直在冰箱厂干到退休,谁知道后来厂子的冰箱卖不出去了,厂子里没有钱,给他们发工资都困难。”
    “当时才干了三个多月,就欠了一个半月的工资,我觉得这样一直在里面打白工也不是事儿,就让三泰辞了工作,赶紧再去找一个。”
    “一直找一直找也没找到合适的,除了私营厂,没有厂子要他,但是咱们胡同里有也有几个在私营厂上班的青年,想拿工资一个比一个困难。”
    “所以我也不敢再让三泰去私营厂上班,哪怕私营厂说的天花乱坠,我不信那些,我相信自己的眼睛。”
    “结果就拖到了现在,我知道这样很唐突,但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你们的。”
    王豆子一说杨三泰一开始待的冰箱厂卖不出货,周兴然就懂是怎么回事了。
    除去世界局势动荡,国内还列了定点生产企业名单。
    定点企业是指在领域内,经相关部门认定和授权有能力向消费者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后世的种子点、农药点等也在之列。
    “定点”两个字放在现在没那么复杂,就是指得到了上面的认可。
    好似一个牌子,挂在门口,别人就知道你是国企还是私企。
    上面明面上没有限制”非定点”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但民众却对“非定点”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喊打喊杀,强烈抵制他们的产品。
    一个产品受到整个社会群众的抵制,该如何盈利?
    私企一旦倒下,很难再有起来的机会。
    老板发不出工资?不要紧,厂子里不是还有这么多机器、原材料吗?
    你拿一点,我拿一点,没两个月,厂子都被搬空了,老板赔的血本无归。
    私企为了能登上定点生产企业名单,个个都卯足了劲儿,十八般武艺都使了出来,发现只有一条路可走——将产业捐给国家。
    因为主义性质,一切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带领群众走向g,那时候的一切生产资料都该是公有的。
    家产全都捐了,大家一起使用,不给这样的企业定点,给谁定点?
    捐献是手段,是为了继续挣钱、工厂得到能继续运转,不是目的,私企老板也不是傻子。
    一厂不用为此发愁,他是实打实的国企;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更像是私企。
    但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都是周兴然从当时的公社里承包过来的,答应了每年分给公社一部分利润。
    这么多年过去,周兴然和夏成益等人完全掌握了工厂,也一直没有停掉这个钱。
    83年公社被取消,厂子算恢复了“自由身”,夏成益提议:“公社都没了,这个钱咱们停了吧?不停交给谁?难不成捧着钱亲自送去街道办?”
    周兴然:“你这想法不错。”
    周兴然带着吃惊无比的夏成益拿着合同去了街道办,街道办改变了位置就去县、区,反正一定要把钱交给管辖工厂位置的政府单位。
    两人没有遇到过阻拦,毕竟这些钱都是白送的。
    正因为周兴然的坚持,红日纺织厂和中都厂顺利出现在了定点企业名单上。
    花小钱办大事,两个厂子这些年除了市场竞争,没遇过什么困难。
    z85和z85-k研究出来后,中都厂更不可能被划为非定点企业。
    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不用捐,它们一直属于政府。
    如此看来,那些将家产全部捐出的老板都是聪明人,为什么其他私企不跟着一起捐?
    因为不是每个工厂都像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长幸运。
    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因为周兴然规划早,有能力、有魄力,整个工厂尽在掌握中,实权、股份一个不缺,两个厂子说是国家的,不过挂了个虚名。
    可那些经营时间不长,老板能力不足的厂子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稍有不慎,工厂可就真的充公了。
    先是让你当两年厂长或者管理层,然后管理层都当不成,只能拿分红,最后连分红也不给了,厂子彻底与你脱离关系。
    能把厂子做大做强的人一般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风头不好时,很多老板都想出了捐家产的应对之策。
    有两位老板非常出名,一个和杨三泰沾点关系,也是做冰箱的,不过他的冰箱生产工厂很大,规模达到千万。
    一位是白瓷厂老板,规模也不小,工厂价值五百万。
    两个价值数百万的工厂,他们说捐就捐,不带半点犹豫,都上了报纸、轰动全国。
    这两位老板也非常有手段,说是捐给了政府,其实和中都厂一样,权利都在自己手里,一天不耽误挣钱。
    生产白瓷的老板是个狠角色,将白瓷厂捐给了自己的村集体,这和左手倒右手有什么区别?
    红日纺织厂每年分给集体的钱有好几万,白瓷厂能拿出一千元分给村集体就不错了。
    领导们显然是认可这种行为的,所以报纸上对这两位大老板的评价都是正面的,领导也出面回应过、表扬过。
    两位老板没有半点损失,反而还搭上了中、央。
    周兴然都想为他们鼓掌了,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