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大战(十)
她失去了两任丈夫,失去了两个儿子。
她的第二任丈夫杀死了第一任丈夫,她的亲弟弟杀死了她的两个儿子。
她不知道该恨谁,锥心之痛莫过于此。
哀莫大于心死,她一度想死,想上吊,但被婢女救下。过了几天,她重新振作精神,她要替儿子报仇。
这时候侥幸活下来的高上到了南宫阏氏面前,他一番舌灿莲花的胡说八道,成功把给南宫的怒火引向了霍去病。
她能怎么办,她不能恨匈奴人,她还要在匈奴生活下去;她不能恨亲弟弟刘彻,那毕竟是她血脉相连的亲人。
她的满腔恨意只能发泄到一个相关的人身上,那就是霍去病,就是他,害死了她的丈夫和儿子。
他好大喜功,冷漠嗜杀,在河西之战中杀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在漠北打败了自己的丈夫伊稚邪,从而导致大单于身死,这还不算,他又莫名其妙千里迢迢跑到西域来,杀死了自己的小儿子狐鹿姑。
对,就是他,肯定是他,除了他,没有别人。
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疯起来,什么道理都不讲的,她失去了心智,她要疯狂报复。
她现在有事做了,立刻收拾心情,斗志昂扬,扶植了狐鹿姑才三岁的儿子做了新单于,孩子太小,她亲自理政。
她立刻命令大军集结,准备发起总攻。
辛弃疾这才知道匈奴那边这段时间消停的原因,现在南宫大阏氏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她要继续儿子的遗志,拿下西安城,杀死霍去病,称霸西域。
看到这里,辛弃疾赶紧让人召集将领们来此商议对策。
虽然说打仗不仅靠疯狂就能战胜,但南宫公主心智已失,不知道能干得出什么事来。
此一战,必定艰难。双方都要付出代价。
这边调集粮草,安排人马,准备应战。
南宫大阏氏那边调兵遣将,做好了发起总攻的准备。
“就让我们来一次大决战吧,看看到底鹿死谁手。”
这一日,天气晴好,已经是仲春时节,草原上草木发芽,杂花生树,俨然一派春日的姹紫嫣红,可惜,这一切的美景都要被血迹浸染。
这个春天,注定是个寒冷的春天了。有的人永远也等不到夏天了。
双方大军在平原上展开厮杀,这一次没有任何阴谋诡计,一切都是实力的较量。
大战持续了三天三夜,直杀的天昏地暗,大地悲鸣。
最后月匈联军惨败,匈奴士卒护着南宫大阏氏仓皇败逃,最后清点人马,只有不足一万士卒逃了出来。
很多人都死在乱军之中,更多的人投降了。而大汉和西域联军,伤亡不重。
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不懂打仗的南宫大阏氏,到底是拖着匈奴下了地狱。
她带着老弱病残的部族,逃到了更北的地方,那里常年寒冷,短暂的夏季只有一个多月;那里有一段时间只有白天没有黑夜;那里牧草缺乏,牛羊成活很低。
她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代价,很多匈奴人开始对她不满,很快把年幼的单于和她赶下台,推举了新的单于。
疯狂的南宫大阏氏不甘心,她还要报复,她还有财富和人脉,给她出主意的高上已经死了,但她的仇恨深深刻在了骨子里,她还要报复,只要有一口气在,她就要霍去病去死。
大胜之后,辛弃疾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落寞,这么多人死去,很多人失去了亲人。
南宫公主在匈奴多年,在匈奴人心中地位不低,她的仁善优雅,历来为汉匈人所称颂,她利用自己阏氏的身份,对伊稚邪单于多有劝说:释放女俘,减少杀戮和劫掠。
但最后,她还是被战争剥夺了一切。
人到底还是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她变成了一个疯子,她发起了她原本最厌恶的战争,她的亲人爱人因为战争没了,她也利用战争,夺去了更多人的生命。
战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辛弃疾也迷茫了。
一直以来,不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以上阵杀敌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以北伐收复失地为毕生追求。
但是看到战争造成的惨状,他现在自我怀疑了。
容不得他想得太多,因为有一件事,迫在眉睫了。
他收到了皇帝的信。
皇帝告诉他,知道他这边大胜指日可待,西域犹如囊中之物。
皇帝在信里说了西域的后续安排:封各国为诸侯国,原各国国王为大汉藩王。
远太子为代表,到长安求学。每年按照诸侯王的规定进京朝拜,缴纳税赋,朝廷派驻丞相辅佐各国治理……
总之,比之诸侯国也大差不差,虽然现在大汉国内诸侯国没几个了,剩下的几个也在瑟瑟发抖中。
现在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我大汉国威正胜。
“趁着还不算太老,我要出去耍一把,我要亲自到边境看一看,如果运气好,遇上匈奴人,那就跟他们干一仗。”
“匈奴目前在西域这边投入过大,肯定不愿意西、北两线作战,我和你两路夹击,让匈奴头尾难顾,定能把他们打的百年不敢来犯。”
“巡视完边境,出去一趟不易,我还要顺道去一趟泰山,祭祀天地。”
他要封禅?
他要去泰山封禅?
“你霍去病封狼居胥,朕作为大汉皇帝,还没有出去封禅过呢,我要去泰山祭天,祷告天地,祝愿我大汉千秋万代,长盛不衰。”
这些还好,好大喜功的皇帝,劳民伤财要去北地巡幸,辛弃疾阻止不了,也没有立场阻止,他们俩从来都是一样的人,大汉的臣民肯定以为皇帝和霍去病都想这么做。
他们两个属于你是我,我是你,彻底捆绑在一起了。
就算霍去病反对,刘彻也以为他是矫情演戏,臣民也以为他们俩在唱双簧。
让辛弃疾心惊的,是信的最后一句:
“你接到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在北地了。你估计是来不及赶回来,跟随我去泰山参加封禅大典了,我就带你儿子霍嬗同去,让他代表你,咱们两个一起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吧。”
穿着夹棉的衣服,辛弃疾身上出了一身汗。
皇帝又要带着霍嬗去泰山封禅了。
史书上记载,霍嬗十岁那年就死于封禅返程中。
算了下,今年是元鼎六年,明年是元封元年了,皇帝因为泰山封禅改的年号元封。
霍嬗今年刚好九岁。
明年十岁。
皇帝从夏天出发去北地,路途遥远,大军行程缓慢,等到了泰山,就是明年了,而明年是霍去病长子霍嬗的大限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