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美俪是个勤俭持家的农村妇女,对于需要的东西都会精打细算,对于不需要的东西更不会乱花钱了。
她对彭万华道:“你傻啊,镇上老母鸡才一块一毛钱一斤,糟蹋钱买这些东西太不划算了。”
随即随手将老六扒拉开,示意他不要瞎玩,让他回屋去。
老六看了老妈一眼,嘴巴一瘪,慑于老妈的威严,恋恋不舍地转身进去了。
“要不,九毛钱一斤,只要九毛,行不?”
姜母语气中带着一丝丝恳求。
要不是为了换点钱过年,她也不会这么冷的天出来兜售兔子和野鸡。
老妈罗美俪张口便要拒绝。
其实她除了勤俭的原因,还有一些其它因素。
自从家里条件变好了后不愁吃穿,村里有些人便拿一些山货或者其它东西来换点钱。
一开始她还愿意买点,后来来兜售的人多了,她买的吃不完都放坏了,后来干脆一个都不要。
彭万华见状赶紧把老妈推进院子里。
其他人他可以视而不见,但对于妻子和丈母娘,即便是前世的,他也无法做到铁石心肠、置若罔闻。
“妈你别管,先进去。”
说着,他把罗美俪推进了院子里。
罗美俪有些气,但刚触了霉头,这会儿不好多管,只能听之任之了。
“如果还不行,八毛一斤要不要?”
姜母以为他嫌贵了,便再次降价。
她明白如果连这家都不要,估计周围几个村子都不会有人要了。
她只想把东西卖了,换点钱好过年关。
“不是这个意思,你这些东西我都要了。就按一块钱一斤,我现在给你钱。”
彭万华道。
罗美俪刚走到内院门口,听到这话顿时一气,心中大骂败家子,索性一跺脚回厨房不管了。
姜母闻言,顿时一愣。
姜雪则抬起头来,红扑扑的小脸露出一丝丝惊喜。
彭万华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抽出一卷大黑十,数了十张递给姜母,对她道:“这一百块买你的兔子和野鸡还有笼子。”
“不对不对,我这一共只有三十斤兔子和野鸡,一个笼子哪值七十块?我只要三十,这个笼子你要就送你了。”
姜母很开心能把东西卖出去,但质朴的她无法接受一个竹笼卖出七十块钱的天价,即使她是卖方。
便连忙拒绝。
彭万华见她坚决不收,感叹其心思淳朴,想要她收钱还得动点脑筋。
心思一转,问道:“你这兔子是自己养的吧?”
姜母回道:“是的,都是我打草喂的,家里还有十几只小的。”
“那这样吧,这七十块钱你先拿着,等养大了再给我家送七十斤兔子,这钱就当是我的预付款。”
说着,彭万华把钱塞进她口袋里。
姜母推辞一番,见推辞不过便收了,主要还是她实在太需要钱了:“谢谢,太感谢您了!等我下一批兔子养大了我立马送过来。”
她扭头对姜雪道:“小雪,快感谢这位叔叔。”
彭万华虽然剃了胡子,但这段时间胡子长得快,脸上有些胡茬。
虽然露出来胡子下的脸,但成熟的气质让姜母误以为他年纪比较大。
姜雪脸色微红,支吾了半天那声叔叔却怎么也喊不出口。
彭万华听到姜母的话,顿时脸一黑。
“快喊人啊!”
姜母着急道。
女儿学习模样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喊人。
姜雪这才张口说道:“谢谢,谢谢学长,我叫姜雪。”
“什么学长?快喊叔叔啊。”
姜母面上有些不愉快。
彭万华听到姜母的话,又是脸一黑。后听到姜雪喊学长,又是一愣,两人之前根本就不认识。
“你认识我?”
“嗯嗯!学校礼堂的荣誉墙上还挂着你的照片呢,只不过你比照片上年轻一些,好看一些。”
姜雪晶莹的目光落在他帅气的脸上,神色中带着掩藏不住崇拜,小声解释道。
彭万华刚剃了络腮胡,剑眉星目、器宇轩昂,整个人简直和留大胡子时不是同一个人。
和留大胡子时相比,虽然成熟稳重的气质还在,但面相上年轻了何止十岁?
成熟的气质和小鲜肉的面庞糅合在一个人身上,简直帅到她心中如小鹿乱跳。
“学校礼堂的荣誉墙?”
彭万华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中师的礼堂挂我的照片干什么?
“就是县一中的礼堂。”
姜雪见他有些疑惑,赶紧解释了一句。
“你去了县一中?”
彭万华更疑惑了,前世姜雪可是去的中师啊,怎么去了县一中读书?
“是啊,我家小雪成绩挺好,在县一中读读高一呢。”
姜母听了一会才明白原来女儿早就认识彭万华,见他说起读书的事,顿时一脸自豪地回道。
姜雪害羞的拽了拽姜母,“妈,他就是彭万华学长,人家成绩比我好多了呢。”
“啊?!”
姜母疑惑中带着大大的震惊,忍不住嘀咕道:“他就是彭万华?怎么感觉年纪跟我一样大?”
“哎呀,妈别说了,人家不过是胡子多一点罢了。”
姜雪见老妈大嘴巴,尴尬地差点用脚指头抠出三室一厅,恨不得捂住自家老妈的嘴。
“哦哦哦,对不起哦,原来你就是那年的高考状元啊,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别介意啊。”
姜母这才意识到自己心直口快,有点得罪人,赶忙朝彭万华道歉。
彭万华根本没有在意。
他的脑海里还处于震惊中。
姜雪没去中师去县一中读高一?
这——
怎么变了?
彭万华不知道为何前世妻子走上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是自己的原因吗?
南美洲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可能导致北美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这只蝴蝶恐怕已经影响了本地的许多人许多事。
“你成绩怎么样?”
既然已经改变,彭万华虽然有些惊讶,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上大学反而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反正这辈子一切都是重新开始。
如此一想,他心中很快平复下来,饶有心思问起对方的学习。
“我女儿一直以你为榜样呢,她去年原本想考中师,可以为家里减轻点压力。
我就跟她说起你和你家的事,我们家虽然经济条件差,但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供她。
最后也终于考上了一中,现在成绩虽然不是第一,但也是班里前几名。”
既然相熟,姜母没有了刚才的拘谨,话题便一下子打开了,抢先回答道,语气中颇有些掩不住的自豪。
这时候的中师是时代需要下诞生的教育体系,因为教师资源困乏,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便让许多初中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考中师。
学三至四年后便分配到初中、小学去当老师。
中师和大学一样,不仅不收学费,还有生活补贴,毕业了还包分配,是许多人眼里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