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嫡次子遇害,宋公白悬赏
作者:螽斯先生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最新章节     
    公子皇父为宋公白嫡次子,此前一直负责统辖宋国甲士。

    姬宫湦巡游宋国之时,公子皇父曾负责护驾。

    纵观公子皇父其人,属于忠于宋国的武夫,始终未曾站队其他人,即便是威逼利诱,亦很难使其就范。

    角人六指选择对公子皇父下手,相当于将隔绝双方的墙头砖石撬掉,既不会让双方立刻剑拔弩张,又能使双方互相直面。

    虽颇为费力,效果却不错。

    根据角人六指密报,公子皇父长期身居军旅,而且为人颇为孔武有力,因此并无携带护卫甲士习惯。

    角人六指精心挑选二十名曹地死士,趁公子皇父离营时发动袭击。

    彼时的公子皇父,身边仅仅携带两名随从。

    即便双方人数如此悬殊,曹地死士亦是折损了十二人,才成功将公子皇父及其两名随从杀死。

    公子皇父殒命后,余下八名曹地死士遵照命令,将公子皇父身上财物洗劫一空,并扔到路边的荆棘灌木丛中,伪装成遭遇盗贼半道劫杀。

    丧命的同伴则安葬在远处,只需确保短期内不被发现即可。

    五日之后,公子皇父的尸首才被过路者发现。

    其时尸首已经发臭,而且正被鼠蚁啃咬,幸亏有荆棘灌木丛阻挡,使秃鹫、野狗等食腐动物难以靠近,才勉强保住尸首的重要特征,从而确认公子皇父被袭杀。

    袭杀消息一经传出,宋国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宋人纷纷猜测,山野盗贼为何会如此猖獗,竟然敢袭杀公子皇父?

    有人觉得,应当是他国流民流窜至宋国,成为盗贼后,因为自身无知,所以无所顾忌。

    结果公子皇父正巧撞上,于是悲剧便发生了。

    若是一般盗贼,见到公子皇父衣着装扮,定然会知晓其身份特殊,而不敢轻举妄动。

    也有人以为,公子皇父统辖宋国甲士,时常巡查各地,因此被山野盗贼视为仇敌。

    于是,山野盗贼便暗中勾结,趁公子皇父离营时,安排好手进行袭杀。

    倘若只是为了钱财,宋国不缺富有商贾,公子皇父当时携带的财物极少,之后附近再也没有发生劫杀事件,凶徒显然是为报复。

    宋国商贾似乎习以为常,毕竟在行商路上,遭遇盗贼乃寻常之事,只不过这一次遇害的是宋国公子。

    不少商贾甚至因此暗自欢喜,公子皇父死于盗贼之手,宋公白必然会因此震怒,一改此前对盗贼容忍劝善的态度,派遣甲士扫清境内所有山野盗贼。

    届时,商贾们在宋国境内行走,便不用担心频频遭遇山野盗贼。

    宋国卿士贵族则反应强烈。

    连宋公白的嫡次子都惨遭毒手,一众卿士贵族自然也会成为山野盗贼的目标。

    为避免自己成为新的受害者,宋国卿士贵族纷纷上书,要将公子皇父之死列为国仇,并强烈表态支持宋公白复仇。

    至于复仇方式,则极其简单残暴与立竿见影。

    在宋国所有关卡设置检查点,对过往者进行无差别盘查。

    与此同时,派遣甲士在全国进行地毯式排查。

    凡身处宋国境内之人,均需核查籍书、住所与家眷等信息。

    一旦发现身份不明,且无法自证清白者,当即按山野盗贼论处。

    先行缉拿,再慢慢审讯。

    若是查明确有祸害他人之举,一律施以重刑,先当街宣布其所犯罪恶,再押赴城门口斩首示众。

    如此一来,除非凶手已经逃离宋国,否则便一定会伏法。

    不得不说,这种搜寻凶手的方式确实最快见效,而且还能火速肃清宋国不法之徒。

    对卿士贵族而言,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祸患,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然而,此法却有很大弊端。

    其一者,举国盘查盗贼,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会耗费大量时间。短期内看似见效快,实则却需要三年五载才能真正完成。

    其二者,宋国以商贾之道立国,如此严控边关哨卡,必然会导致财货流通陷入停滞。届时不仅商贾损失惨重,宋国府库亦会因此空虚。

    其三者,过度扰乱子民劳作,极其容易导致内乱。而且派甲士进行全境排查,定然会出现杀良冒功等现象,最终变得民不聊生。

    ……

    宋公白丧失嫡次子,虽然悲痛万分,却深知此法隐患极大。

    正考父、公子司空与公子廪父等人亦是如此认为,反倒是公子撝与皇甫蠡并未当场表态,而是全程保持沉默。

    其等具体商议过程,角人六指自然不得而知,只知道宋公白作出一个意料之外选择。

    表面上看似以仁德对待凶手,实则处置手段却极其不仁。

    宋公白悬赏重金,缉拿杀害公子皇父的凶手。

    只需提供有效线索,便能获得一百两真金。若是成功缉拿凶手,则重赏五千两真金。

    即便不是凶手,只要查明归案者有罪,亦会另行赏赐。

    不过有一点要求,那便是归案者必须还活着。

    明面上,这是宋公白仁德之举,竟能忍住丧子之痛,确保凶手活着受审,避免有人为了悬赏而杀良冒功。

    然而,却有言外之意。

    那便是活着就好,只要还有一口气,即使四肢断裂,也算满足要求。

    更为关键之处,对缉拿出错者并无任何惩罚。

    这里便是极其不仁之处。

    只要与他人有仇怨,就可以将对方视为凶手。

    届时再稍微编织罪名,便能让对方获罪。

    反正本就是无法查证之事,再加上对方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自己轻松复仇的同时,还能获得另行赏赐。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往日里无仇无怨,亦会有人挺而走险。

    姬宫湦对此感悟颇深。

    制定礼法与要策时,最忌讳想当然与无细则。

    尤其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基础上,礼法与要策的本质是帮助新国人。

    倘若只是想当然,极其容易出现本末倒置。若无执办细则,则会导致各郡县属寮执办时出现偏差。

    很多时候,姬宫湦宁愿推迟实施,也不想好心办坏事。

    宋公白应当是不明白这点,正考父等人似乎也没有想到,于是便真的好心办坏事。

    悬赏令发出次日,便有上百名重伤的归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