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杨光华加官皇城使
作者:王文达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最新章节     
    徽宗在心里做出了决定,要撤掉任忠义的皇城使职务,由杨光华兼任。
    徽宗认为,杨光华兼任皇城使,肯定要比任忠义强一百倍。徽宗觉得,经过跟杨光华二年多的朝夕相处,已经对杨光华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也是准确的了解和认识。他坚信自己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这么思虑了一会儿,他就考虑到了一个现实问题:任忠义的身份非常特殊,处理他的问题就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会牵涉到哲宗,就会被某些好事的人抓到把柄,跟哲宗联系起来做文章,说闲话,瞎议论。所以,把任忠义从皇城使的位置上拿下来,让他去哪里?怎样处理才能既达到了目的,又不会带来副作用?这,的确是棘手的,不容有半点大意的问题。
    这么一想,他就两手按住龙椅的扶手,欠了欠身子,对杨光华说:“光华啊,咱们研究了球球的提拔问题和军事军队管理的改革问题。也许是触景生情连锁反应吧,自然我就联系到了另外一个现实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皇城司的问题。”
    “皇城司的最高长官皇城使啊,从我登基以来就没有像模像样的干过事儿,自然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太后在还政的时候,还有在崩世前交代身后事的时候,都给我说,要发挥好皇城司的作用,要高度重视皇城司的管理和作用。可是在我这里呢,却看不到皇城司有什么重大作用。就说几件事,当初曾布派人跟踪我派出去杭州的人,还监视我在京城的一切行动,我却没有接到过皇城司的报告。他们还不如梁师成那几个人。特别是皇城使任忠义,今年都快要过去了,一次都没来见我,更不用说向我汇报工作了。我研究过,大宋立国以来,每一届皇城司,都没有像这一届这样无所作为。朝廷养着这么一两万人的队伍,却是这么一种状况,我看谁当皇帝都不会满意。所以呀,我得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就是让任忠义换个地方。但是呢,让他去哪里、怎么处理才能让他既能够愉快接受,又不至于引起他的不满,免得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说我是对先帝怎么着等等等等。我就想听听你的想法?”
    杨光华觉得,这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个棘手问题。首先说,任忠义身份特殊,他是朱皇后的弟弟,虽然不是亲弟弟,可谁又敢明说呢?哲宗对他可是非常重视、特别信任的。再说,皇城司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皇上必须高度重视,善于发挥他的作用,而他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机构和部门所不能代替的,也代替不了。鉴于这两个特点,杨光华回答说:“皇上,您既然决定要解决皇城司的问题,只需让皇城使换个地方就行了。这问题不难,咱们可以比着葫芦画瓢。当初您在还没有亲政的时候,为了解决文件流转问题,需要把负责诏书签审的中书舍人和给事中,换个地方当官,您和太后采取了很有效、也很有艺术性的办法,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这一次,最多涉及三个人,这工作好做多了。”
    徽宗一听,觉得杨光华这个思路,确实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问:“哦,让皇城使去哪里呢?谈谈你的看法。”
    杨光华没有犹豫,说道,“其实,皇上您已经想到了办法,只不过是要考考臣。臣就斗胆把您想好的办法,再重述一遍吧。”
    徽宗忙伸出右手略一抖动,道:“说,快说。”
    “皇上,您是不是想让皇城使到大理寺去呢?从品级上来说,皇城使现在是正四品,大理寺卿是正三品。而现任大理寺卿已经六十八岁多点,身体也不太好。所以呀,您大概是想,让皇城使接任大理寺卿,这样等于给他提了两级。而我们呢,可以提前做一下大理寺卿的工作,这个工作啊,让张商英去做就行了,实在不行就让宰相去做,动员他提前退休。”
    徽宗一听这话,立即兴高采烈,又用右手的拳头砸了一下左手掌心,说:“好,真是个好办法,光华呀,你算是说到朕的心里了,朕真的就是这么想的。这事啊,就这样定了。至于由谁接任皇城使呢?你有想法吗?”
    杨光华知道,安排官员、提拔官员,这是最为敏感的事情,无论曾布,还是章惇,都在这事上翻过船。就连蔡京,前不久也差点儿因此出了问题,所以他绝对不能让皇上觉得自己在盯着这个权。这个权本就是皇上的,他只需要给皇上点火,让皇上按他点火照亮的那条道去走,就可以了。所以杨光华就说:“皇上让谁当什么官、当多大官,这是您皇上的权利。这个权利,谁都不能交给他。您可以征求别人的意见,比如宰相,比如我,又比如张商英,军事问题嘛,下一步还有高球,您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是您不可以让他们做主,让他们意图操控官员提拔升降的事项。您给我和宰相下放了很多的权利,但是这个权你什么时候都不能放。”
    其实杨光华心里很清楚,徽宗不会放这个权的。他对于这个权,还有财权、军权,他都不会放。
    徽宗一听,很是欣慰地说:“知我心者,杨光华也。那我问你,我要是让你兼任这个皇城使,你干不干?皇城使可是正四品。不过,我也已经想了,如果你来兼,因为你是正一品,我自然先要把皇城使的品级提上来。最起码要提到正二品,一是为了你兼任得名正言顺,二是突显皇城司的地位和重要性。”
    杨光华其实心里有数,他已经感觉到,徽宗要让他来干这个皇城使。但他还是装着一愣,满脸的惊讶、惊愕、大吃一惊的样子,说:“哎呀,皇上这可不行,我能干得了吗?皇城司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它的位置非常重要,责任非常重大。他既关系到皇上和国家的安全,又关系到皇上决策的正确与否,也关系到各项重大决策能否准确坚定的落实下去,还关系到各级官员、各级官府和朝廷各部门的风气、状态。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学识功底更深更扎实、能力更强、水平更高、综合素质更全面的人,特别是能够对皇城司的独特性有准确把握、能够更好地履职、建功的人来担任。如果皇上您觉得光华能够胜任,那我千恩万谢皇上的信任,我将不负皇上的重托。但是如果皇上你仅仅是要考验我一下,或者说是听听我个人的建议,那我觉得,还有一个人更能胜任这个职务。”
    徽宗听到这里,就盯着杨光华问道:“谁呀?你认为这个人是谁呢?朕可要告诉你,这个人必须具备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必须高度的忠诚于我,跟我的心走的最近,真正了解我,懂我,不然的话他无法当好皇上的这个文武兼备的助手。”
    光华一听和徽宗这话,明白了徽宗已经认准了他。徽宗的这些话,实际上就是卡着他做了一个模子,只不过就是让他自己表个态罢了,所以他不敢再说心目当中那个人到底是谁了。而事实上,他心目中并无别人,那样说,也是为了试试皇上对任用他的态度是否坚定。他说道:“皇上,请恕臣 无状。臣刚才说的这个人,达不到皇上您的要求,其他的方面或许能够达到,唯独后边这个要求,真正的懂皇上,真正的跟皇上没有任何间隙的一心一意, 确实很难做到,因为这个人太耿直,有的时候这种耿直会成为执拗倔强。”
    徽宗干脆笑了起来,说,“对了,你算说到家了,这种执拗倔强的人,他怎么能够做好皇城使呢,不能够啊,那谁能够呢?杨光华呀!哈哈,你知道吗?杨光华!天下独一无二、唯独唯一的杨光华!”
    杨光华深知,徽宗这话,虽然听着兴奋当中带点儿戏谑,但却是真心的。于是便说:“皇上,光华无限感激皇上的高度信任,如果皇上不容光华推辞的话,光华一定不负皇上重望,在做好皇上秘书各项工作的前提下,不遗余力的把皇城司的职责担好,把皇城司的工作做好,为皇上的正确决策、为皇上和国家的安全、为江山的稳定努力奋斗。”
    徽宗满腔欣慰地继续笑着说,“好啊,好啊好啊,此事啊,就这么定了。明天上午啊,再把蔡京和张商英叫来,我给他们先谈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就定下来。这样你和高俅的任职呢,一个诏书下去。最近三天不上常朝,正好给你们有一天时间准备一下,等三天后上常朝的时候,在朝会上宣布。高俅上任,由你去宣布。你去皇城司上任,我亲自去颁布诏书”。
    阳光华连忙摇手,说:“皇上,我上任啊,不要皇上您亲自去,任何事情特别是朝廷的重大决策必须留有空间,您去了,就没有后墙了。万一有点儿问题的话,就没了余地” 。
    徽宗截断杨光华的话,果断干脆地说,“不行,你去皇城司上任,我必须亲自去。我们要把皇城司,真正打造成皇上亲自领导的,高于各执法部门的具有特殊职能和独特作用、地位的这样一支部队,这样一个部门。要不然,你杨光华的作用,你杨光华的威力怎么能展示出来,怎么能威震天下呢?”
    徽宗这一番话,令杨光华无法再说别的,心里却想到了更深层的意义:皇城司的职能特点突出,有特殊性。徽宗把这样一个特殊的军事部门、警卫部门和特务部门交到他手上,他杨光华自然是必须有效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