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523章 藩王心很乱,群魔乱舞中
作者:小辰辰辰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     
    那个人,自然就是蓝昭。
    虽然蓝昭昏迷了一年多了,朱元璋测试了无数次,却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不管是朱棣还是道衍,始终都坚定不移的相信,蓝昭是在耍手段。
    他们压根儿就不相信,蓝昭是那种,会因为蓝玉之死,伤心欲绝到昏迷一年多的地步。
    可惜的是,朱元璋对蓝昭的保护,实在是太严密了。
    朱棣也想派人进去,当然,他不是去试探蓝昭,而是为了刺杀蓝昭。
    不管蓝昭是什么目的,只要他死了,那淮西权贵们就会立刻分崩瓦解。
    毕竟初代淮西权贵们,除了一个虚岁六十八的汤和,其他的老一代淮西权贵,要么病死,要么战死,要么被朱元璋处死。
    剩余的所谓淮西权贵,虽然年龄大一点儿的徐辉祖等人已经三十多了,但他们却没有那个威信,让其他二代人物信服。
    除了蓝昭!
    这家伙在昏迷的时候,虚岁也才二十二岁而已。
    可偏生他的战绩,就算是比起老牌的淮西权贵将领们,也不遑多让!
    虽然李景隆也是淮西权贵,但他和大部分的淮西权贵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
    李景隆老爹李文忠不仅仅是朱元璋的义子,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
    所以朱元璋不仅仅是李景隆的干爷爷,还是他亲舅爷!
    所以相比于淮西权贵们,李景隆更靠近皇室朱家。
    这也是为何分明李景隆没什么能力,却依旧被朱允炆信任的原因。
    很简单,按辈分算,李景隆是他表哥。
    可惜的是,不知道李景隆是真蠢,还是早已经和朱棣眉来眼去。
    正史中,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举兵反,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北伐,功败垂成。
    同年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李景隆军大败。
    次年,建文帝特授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于德州再誓师北上,合兵60万,再次被燕军击败。
    在三战三败的情况下,朱允炆依旧对李景隆无比重视,在建文四年,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至燕王军营请和,被朱棣拒绝。
    不久,燕兵攻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门,迎燕师入城,南京陷落。
    从史书上来看,结合李景隆在对战朱棣时的表现,和朱棣登基后,朱棣给予李景隆的封赏——
    授李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千石。命其重修《明太祖实录》,任监修。
    给一个领兵三次征讨自己的人,这么高的待遇,实在是很不合理。
    若说这其中没有猫腻,也没有人会相信。
    当然,也正是因为李景隆很少和淮西权贵们交流,他才能在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都还算受重用。
    当然,李景隆这种人,若是在敌对阵营,那是备受欢迎的。
    可若是成为了自己人,那绝对会成为噩梦一般的存在。
    所以当朱棣登基之后,第二年,李景隆就被各部官员接连弹劾。
    朱棣顺势褫夺李景隆爵位,抄没其家产,并且将它软禁在家中,直到他死也没有将他放出来。
    或许朱棣也担心,某一天,李景隆会给他来一次封神行动。
    朱棣缓缓的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抹纠结。
    从内心深处,他是想要回去看一眼朱元璋的。
    这个念头很强烈,但朱棣还是克制住了。
    因为他清楚,一旦他回到应天府的话,那他这辈子恐怕都休想离开应天府半步了。
    死?
    朱元璋这种性格,绝对不忍心亲自处死任何一个儿子。
    这一点儿,从锦衣卫被各路藩王用激进的手段逼走后,朱元璋却依旧没有派兵去强行押解藩王回应天府这一点儿,就可以看出。
    道衍开口道。
    “王爷,陛下身染沉疴,时日不多,贫僧知道你心里很难受,但你要先忍住,作为陛下的儿子们,贫僧料想其他藩王的心情,应该是和王爷一样的。”
    “根据情报,宁王殿下在得知陛下吐血后,在宁王府内痛哭了好几个时辰,但他的属官们却都清一色的劝说他要忍耐。”
    “同样的话,贫僧现在也说给王爷,所有的藩王都在等待陛下驾崩,当陛下驾崩的那一刻,就是所有藩王彻底翻脸,兵戎相见的时刻!”
    “在这之前,还请王爷耐住性子,一定要做好战前准备,武器盔甲,弓箭强弩,火炮……以及最为重要的钱粮!”
    朱棣叹了口气,无奈的点了点头。
    “本王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本王想单独待一会儿。”
    道衍微微点头,转身离去。
    当屋内只剩下朱棣一人的时候,朱棣双腿一软,瘫倒在凳子上。
    父皇,你可一定要……
    朱棣心中很想说让朱元璋坚持下去,但最终,他亲手将这个念头给扼杀了下去。
    就像道衍所说的那样,朱元璋不死,大明就无法彻底乱起来!
    大明不彻底乱起来,他们这些已经明确露出野心的藩王,如何有机会趁乱崛起壮大?
    类似的场景,在其他藩王那里也有上演。
    毕竟除了朱棣已经超过三十岁了,其他的藩王大一点儿的二十多一点儿,小一点儿的宁王和谷王,还不到二十岁。
    若非有属官们劝说,他们可能真的会回应天府。
    只不过,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如今藩王们已经磨刀霍霍,作为藩王的属官们,他们早已经和各自效力的藩王绑定在了一起。
    虽然造反很危险,但这么多藩王都已经露出心意了,朱元璋还是没有派兵前来镇压。
    这些属官们的小心思自然也就活络了起来。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高官别人做的,为什么他们做不得?
    除了只是单纯的希望天下大乱的道衍外,其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效力的藩王,可以成为登顶的那位。
    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凭借从龙之功,一跃进入到大明的权力中心圈子!
    至于其中的风险……
    在回报的丰厚程度,足以让自己的子孙们都一直潇洒下去。
    风险这玩意儿,胆子稍微大一点儿的,都不会在意!
    这利润,可远远超过百分之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