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一国之君晋周
作者:荣耀与忠诚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最新章节     
    “下军佐可知道允许列国互相征战,天下必将大乱?”晋君周刻意找了个时间,约楼令进行交流。

    楼令说道:“臣自然知晓。”

    晋君周很是不理解地问道:“那下军佐怎么还推行那样的国策呢?”

    “君上,臣已经将理由说过两次,愿意再给君上进行阐述。”楼令知道晋君周没有实权,不是假装进行尊重,真的是希望晋君周可以明白相关的道理。

    楼令低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太爱内斗了。君上否认这一点吗?”

    “……”晋君周哪能够否认。

    楼令一脸严肃地说道:“那么事情就很简单了。君上愿意看到各个家族不断内斗,还是所有家族一致对外?”

    晋君周认为楼令是在偷换概念,偏偏不好说出来。

    哪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呢?

    晋国各个家族是很喜欢内斗没有错,更多的时间却是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真不是一旦不对外征战,立刻就在内部打生打死。

    楼令能够从晋君周的脸上看出不认同自己说的话,当然也知道自己是在以偏概全。

    只不过吧?屁股决定脑袋是一种真理。

    作为一国之君的晋君周肯定盼着几个卿位家族争斗不断,他好坐在君位上来当仲裁者,并且寻找机会将权柄一一收回去。

    而身为卿大夫之一的楼令,他明确知道一旦卿位家族打起来,哪怕最后楼氏站在胜利的一方,所能够得到的不多,失去的有可能更多,自然而然也就不想发生卿位家族之间的内战。

    双方因为屁股下的位置不一样,各自有不可改变的立场,不愿意或不想彻底撕破脸,能够做的顶多就是尽量装糊涂。

    “君上,当前对于您和我们都是最好的时机。向西消灭秦国,向南吞并郑国,没有诸侯可以从道义上进行指责,我们能够缓解内部矛盾,再争取达成内部的和谐。”楼令特别点明对晋君周有好处,算是非常善意的提醒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要是晋君周不吃敬酒,楼令不会实施罚酒,以后也只是会留作为君主的体面。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别怪楼令死盯着晋君周,防止国策被扭转。

    要是晋君周不自量力?那别怪楼令干出更激烈的事情。

    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晋君周有能力就灭掉楼氏。

    楼氏有能力就解决掉碍事的国君。

    在“道”这种层次的较量,容不得任何的心慈手软。

    这是来到楼氏参加楼小白冠礼的众人,他们即将离去的近几天。

    楼氏招待他们已经半个多月,有些人该交流的事情已经商谈妥当,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无比宝贵,自然不会愿意再闲置下来。

    那些天,楼令作为东道主肯定很忙,直至近期才算是有所空闲。

    晋君周需要楼令平心静气才能够好好交谈,一直等啊等的,可算是等来了时机。

    当然了,主要是上一次国策确认之后又发生变动,要不然晋君周也不会再来谈论这个话题。

    现在,晋君周听了楼令的一系列阐述,完全知道无法将楼令说服。

    发现这一点的晋君周很心塞。

    “君上啊,我们这一代人多打下一些疆土,即便后人不争气,疆土够大,人口够多,有败家子也能多败一些……”楼令试图用这个观念来将晋君周说服。

    晋君周“唔”的拉了一个长音,说道:“我们最大的敌人一直是楚国,诸侯背离不再亲近,单靠我们……,我说的是无法得到上贡,有能力继续压制楚国吗?”

    楼令才不会被晋君周拉入其它的节奏,说道:“一旦兼并其他国家,我们自然可以获得资源。”

    “我们占领他国的土地,取得他国的人口。掌握在自己手中,内部不发生混乱,在外可以抵御敌人,君上为什么会觉得资源会短缺呢?”楼令问道。

    晋君周一脸担忧地说道:“寡人担心诸侯站到楚国那一边。”

    只能说,相关的担忧不是毫无道理。

    齐国、宋国、郑国、鲁国、卫国等等,他们单独对上晋国,一定会被晋国暴打。

    晋国打楚国虽然总是能够打赢,讲事实并不显得轻松。

    因为晋国可以从很多国家获得上贡,才使得晋国可以年年用兵,不至于被拖垮。

    真的失去那些国家的上贡?短时间内对晋国影响不大,时间一长就会让晋国显露出经济和生产力上的弱点。

    如果诸侯站到楚国那一边,想一想“邲之战”后晋国面临的窘境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我们可以联合宋国和卫国灭掉郑国,获取最大的那一块肉。郑国本就有取死之道,再有宋国、卫国和我们一起行动,诸侯无可指责,难以敌视。”楼令先说这一点。

    晋君周认为楼令好像不知道关于宋国的隐秘。

    什么隐秘?也就是姬姓列国根本不会允许宋国得到扩张。关于这一点进入战国时期,还是列国的共识。

    “啊?”楼令真不知道上面那一点,比较惊奇地说道:“那卫国……”

    晋君周很不好意思地说道:“卫国多荒唐之君。”

    晋国和卫国都是姬姓一族,提起其他荒唐的姬姓国君,装也要装出不好意思。

    “那……,宋国收复失地,我们与卫国瓜分郑国,岂不是更好?”楼令换了一个观点。

    晋君周是这意思吗?他就是还想尝试再劝一劝,好让楼令更改主意。

    这也是晋君周确实年轻,想要阻止天下大乱是出于为君者的本能,害怕掌控不住。

    晋君周眼见劝不动楼令,至少是暂时劝不了,不再谈起任何的正事,闲聊了一段时间,楼令起身提出告辞。

    “下军佐慢走。”晋君周让宦官相送。

    晋君周来“太原”之后居住的地方是楼氏的家宅。

    楼令告辞起来,只是从晋君周居住的地方离开,实际上没有出家门。

    “父亲?”楼小白在拐角处等待。

    楼令示意楼小白跟自己来。

    “你照常找君上玩耍。若是君上说了什么,不要进行任何反驳,也不要开口赞同。”楼令说道。

    这是效仿谁?

    历史上有太多类似的人物,不是取得君主的信任变成权臣,便是最后成功篡位。

    楼小白严肃说道:“儿子知道了。”

    时至今日,楼令并没有篡位的想法,只是想要将楼氏发展壮大。

    当然不是楼令玩的版本落后。

    要知道一点,春秋四百多年的时间,仅有田氏成功篡位。

    田氏在陈国亡了国祚之后进行篡位,诸侯对于田氏“借尸还魂”其实是愿意接受的。

    而田氏为了取而代之可不止是在齐国内部大肆撒币,包括收买周天子与强国的诸侯,等于是花钱买来复国的资格。

    那是距离楼令所在的时代将近两百年之后,也就是临近战国时代了。

    在现如今,诸夏的国家还有许多,能够称得上是强国的也有四五个。

    同时,晋国不是楼氏一家独大,楼令哪来的胆子敢篡位?

    晋君周这边,送走了楼令之后,一个人独处了好长一段时间,召唤宦官进来,问道:“几位卿大夫,有谁外出狩猎?”

    宦官答曰:“中军将与中军佐外出狩猎,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在城外军营,新军将与新军佐在城内宴请宋卿与卫卿。”

    晋君周想了想,问道:“季孙世子呢?”

    鲁国与周王室天然上亲近,三桓作为鲁国的权臣群体经常前去“洛邑”走动,晋君周与季孙宿多少算是朋友。

    宦官说道:“臣去问一问。”

    宦官可以自称臣?这是当然的事情。

    只要有官职都可以自称为臣,而宦官在春秋时代确实是有官职在身。

    到其它年代?每一个朝代都不同,某些朝代的宦官依旧自称为臣,一些朝代却是只能自称奴婢之类。

    晋君周迫切需要身在局外的朋友来聊一聊,并不是找季孙宿想商议什么或吩咐什么。

    大概两刻钟之后,离开的宦官重新回来,禀告道:“季孙世子与楼氏的武外出狩猎去了。”

    “武?”晋君周莫名的想到了赵武,精神恍惚了一下下,呢喃道:“赵武的死因存疑,结果没有人去查……”

    宦官只当自己没有听到,束手再低头静立。

    要是赵武没有死且能够获得卿位,真的会让晋君周与之亲近。

    原因绝对不复杂,纯粹就是赵武需要恢复赵氏的实力,晋君周刻意在那个过程帮忙,在让晋君周有至少一名卿大夫愿意配合,借此在卿大夫阶层施加更大的影响力。

    现在的情况就是没有任何一名卿大夫需要找晋君周借力,搞得晋君周根本无从拿捏,想要介入什么事情都难。

    “不在啊?那算了。”晋君周一直有孤独感,知道了楼令的政治主张之后,潜意识层面开始排斥楼小白了。

    当然,晋君周仍旧会与楼小白保持友情,乃至于刻意加强与楼小白的友情。

    只不过,那是作为一国之君想要达成什么目的,绝不是纯粹的友情。

    所以说了,涉及到权力或金钱,没有会是纯粹的人。

    随后的几天,一位位宾客离去,有些人需要楼令亲自远送,更多则是派人送一下即可。

    “兼并诸侯的话,楼氏是不是要专门对付秦国?”智罃临离开前才问这个话题。

    楼令到城门处相送,没有想到智罃会问出那个问题。

    “是我要对付秦国吗?是大家根本没有意识到秦国多么危险。”楼令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对秦国有额外的野心。

    智罃换一种说法:“我的意思是,楼氏是不是要持续从秦国取得收获。”

    这一次,楼令答道:“距离楚国太远,打残了楚国也很难取得收获。秦国在眼皮子底下,自然是要趁他们虚弱,尝试获取更多。”

    “算上智氏!”智罃表达得很直接。

    楼令知道智罃很不好过,要不要带上智氏却是不一定。

    其实,要看智氏能够出多少力,不是带一个白占便宜的拖油瓶。

    “多一个智氏,好像也不错?至少看上去不是楼氏在吃独食?”楼令转念一想,对智罃问道:“不是国战模式,智氏能够出动多少兵力?”

    智罃答道:“不需要纳赋,可以出动一个‘师’。需要纳赋的话,不会超过两个‘旅’。”

    至少智罃愿意说实话,不是讲一个虚构的数字,到时候再拿不出那么多军队。

    “朔不适合出征啊。”楼令已经从楼小白那里得知智朔身子骨很差的事情。

    智罃低叹了一口气,说道:“到时候让起领兵。”

    这个智起是荀首的儿子之一。

    楼令答应了下来。

    同一天,几位卿大夫先后离开。

    等宾客全数离去,一下子让“太原”城内重新恢复了宁静。

    只是呢,一系列活动下来,时间已经临近春播,很快就要重新忙碌起来。

    “与范氏有约,春播之后你不用前往‘郿’,可以在秋收后前往,冬至前回来。”楼令在春播结束后,招来楼小白进行吩咐。

    楼小白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更明白为什么要在冬至前回到封地。

    “楚国会出兵吗?”楼小白问道。

    关于这个问题,楼令说道:“很大概率不会跟我们发生实际交战。”

    今年晋国会有两个军团南下,随后在宋国境内与列国举行会盟。

    这一次的会盟是由晋君周主动提议,参加会盟的国家众多。

    在会盟期间,郑国将出兵入侵陈国和蔡国,吸引楚国出兵进行救援。

    楚国肯定会出兵救援陈国和蔡国,只是一旦发现以晋军为首的联军正在逼近,有极大的可能性会龟缩回国。

    事先预料到楚军不会跟晋军交战,晋国怎么还出动两个军团南下?只能说晋国之君就是该有这样的排场了。

    楼令在春播结束之后,带着集结起来的大军前往“新田”。

    因为“太原”在晋国西北部的关系,楼令的其它封地在前往“新田”的沿线,自然是越走随行的部队越多。

    在今年,楼令也向“韩”地发布征召令,受到征召的人之中,四成属于“新楼人”的成份,也就是他们原先归于韩氏统治。

    这几年,无论“韩”地或“河阳”都有人起事,只是与其说怀念韩氏的统治,不如说是他们境遇落差大心生不满才搞事。

    那些搞事的家族,无一例外都被扑灭,再一家子整整齐齐埋一块。

    因为楼令镇压的手段太酷烈的关系,自然是恫吓到了更多的人,仍旧有人觉得不公正,他们可不敢再使用激烈的方式,愿意好好相求了。

    楼令却没有采取给一棒子再给甜枣的方式,只看诉求到底合不合理。

    这是楼氏处在绝对有实力的一方,压根不用和稀泥的手段。

    讲实话,和稀泥就是迫不得已之下的选择,绝不是最好的选择。原因当然是和稀泥只会暂时压下矛盾,迟早有一天会再爆发出来。

    所以,有条件在一开始就彻底解决,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郑军已经出发了吧?”

    “看日子,应该是出发了。”

    “如果郑国没有发兵,或是没有入侵陈国、蔡国,我们可以借机发难。”

    “郑国到底是怎么得罪你了?”

    楼令被郤至说得很无语。

    郑国没有人得罪楼令,纯粹就是一种弱肉强食而已。

    作为晋国的强权人物之一,有机会却是选择放过,何尝不是一种失职?

    很要命的事情是,目前除了楼令有那种觉悟之外,其余人并没有。

    郤至看到楼令一脸无语的样子,先是“哈哈”笑了几声,随后说道:“君上前后几次召唤兄长,话里话外是不希望允许列国互相征讨。”

    楼令立刻集中起了精神,问道:“中军将可有给答复?”

    “给了。”郤至本想吊楼令的胃口,看到楼令那么严肃,熄了开玩笑的心思,说道:“兄长明确告诉君上,既定国策不可更改。”

    这是郤锜能够干出来的事情。

    “君上也约见了中军佐和新军佐,应该也是谈相同的事情。不知道中军佐和新军佐怎么说。”楼令说的两个人都是一宗之主,必然会被晋君周争取。

    郤至点头:“我们有共识,两家不会反悔。只是……,君上很活跃啊。”

    那多少算是捅到一国之君的肺管子,能没有剧烈的反应吗?

    当然,主要也是晋君周足够聪慧和敏感,换作蠢一些的国君估计根本不明白在发生什么事,又将会有什么后续。

    “要是君上在会盟期间做一些事情,我们怎么办?”郤至问道。

    楼令答道:“什么都不做。”

    怎么?

    他们还能立刻罢黜晋君周,另外选个人来当一国之君?

    或者是,再来一次弑君?

    不可能的嘛。

    有些事情是到了万不得已才做,真不能一下子反应过度,采取最为激烈的手段。

    “以君上的聪慧,不会乱讲话的。”楼令说道。

    郤至只能说:“希望吧。”

    得到征召的各个家族,他们的一家之主带着自家私军来到“新田”郊外集合。

    因为不是出征的关系,不用进行占卜或是誓师,大军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开拔出发。

    他们选的当然是走“孟津”过大河的路线。

    路过周王室地盘的时候,他们按照惯例派人去“洛邑”谒见周天子,邀请到“王野”进行检阅,周天子也像往常那样派来公卿应付。

    代表周天子前来慰问的人是单公朝。

    弟子成为晋国之君的单公朝近期在周王室这边很风光,获得有形或无形的好处极多,面对晋国君臣却是没有飘。

    一应的流程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晋军不可能演练给单公朝观看,很正常的行军路过罢了。

    换作是周天子亲自过来,倒是会有列阵演练的流程。

    军队先走,君臣留在当地跟单公朝社交。

    一众卿大夫当然是感谢单公朝教出一名好弟子,客套话一箩筐,实际上的表示一点没有。

    晋君周则是表现出尊师重道的一面,诉苦那是不可能当众诉苦的。

    晋国会向周天子上贡,对待一众周王室公卿只当是杂鱼。

    仍旧向周天子进贡是礼节,早就不是因为敬畏。

    周王室的一众公卿,他们的面子是自己丢的,暂时没有挣回去。

    应酬只是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单公朝很识相的告辞离去,晋国君臣当然是重新启程。

    现如今,晋国在大河南岸已经有疆土,出周王室地盘就是回到自家的疆土之上。

    他们刻意到正在修建的“虎牢”视察。

    “新军佐取名是着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的典故吧。”楼令不止一次来过,知道当地的地形,明确知道取名‘虎牢’跟地形没有关系。

    其实,很久之前就有人来到当地,根据发生的故事认为应该取名为“虎牢”了。

    那人便是周穆王,他来到附近打猎,看到有老虎在芦苇丛中游荡,有大臣为周天子猎物,生擒活捉所产生的典故。

    所以了,之所以叫“虎牢”真的跟地形无关。

    只是,楼令不太确认这个“虎牢”是不是三国期间的那个虎牢关。

    这里又是楼令不知道一点,到东汉早就没有虎牢关,先是更名变成了皋关,后来一度叫旋门关,到东汉末年名字叫汜水关。

    另外,历史上的关东诸侯与董卓在汜水关并没有发生过交战,自然也就没有“三英战吕布”了。那是演义的一个故事情节。

    视察进行了半个月,随后大军继续向东,特地拐进卫国的势力范围,再南下到“商丘”算是抵达会盟地点。

    会盟在宋国举行?这都是老惯例了。

    晋国十次举行会盟,有七次是在宋国境内举行。

    因为需要修建会盟台的关系,原宋国地界一个小山包,也许就是春秋时期诸侯的会盟台遗址。

    他们特地路过卫国,多少算是一种警告。

    晋国需要警告卫国的理由太简单,卫国好几次没有经过晋国的同意,私下联合宋国搞事情。

    两个国家私下搞事情,论起来就是对晋国的不敬,没有严重到需要晋国出兵教训而已。

    “吴国不会来了?”

    “是的,他们之前答应,事到临头反悔。”

    晋君周得知这个消息,脸色不受控制阴沉下来。

    这是登位之后,晋君周第一次召开会盟,需要晋国扶持的吴国答应下来却放鸽子?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