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教育和医疗
作者:随机盲打   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最新章节     
    在楚云飞他们忙着往缅国输送华国移民的时候,甄国科则是在杨村开始着手帮助边区解决另外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教育和医疗。
    此时的华国不管是教育水平还是医疗条件都是极差,不光是没办法与同时代的欧米列强相比,甚至连很多殖民地国家都有不小的差距。
    按照甄国科看到的数据,此时的华国北方百姓们的文盲率高达8成以上,学校数量不光极少,还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大量的农村人口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受教育的机会。
    在边区开始搞大规模工业建设之后,这种严重缺乏受教育人口的弊端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每个工厂在建成之后,最先做的事情不是马上开始投入生产,而是需要先给招到的工人们开扫盲班,让这些人至少能认识常见的文字和数字之后,才敢让他们去操作机器。
    甚至在部队招兵时,甚至搞农业发展时,文盲率过高的现状同样对边区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毕竟合格的战士必须要能看得懂命令,合格的农民也得能看明白化肥的名称才行。
    至于卫生医疗方面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小些的县城最多有几家私营诊所,大点的县城里可能会有一两家医院或者卫生院,但面对庞大的人口绝对也是杯水车薪,况且普通的百姓也承担不起昂贵的进口药物。
    基本上老百姓在碰到伤病之后,要么去找本地水平参差不齐的郎中开几副草药,要么去找巫婆神汉跳个大神讨点符水,或者干脆听天由命。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此时天花、麻疹、血吸虫病在华国到处横行,百姓的平均预期寿命不到35岁,婴儿死亡率超过两成。
    边区政府其实从很早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各个根据地还面临经常面临倭军扫荡的时期,就开始大力兴办各种夜校、识字班、卫生所等,并鼓励动员群众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开展卫生运动。
    但因为教育和医疗人才严重不足、医疗设备药物极其匮乏的原因,这两方面的工作虽不能说完全没有成绩,但也确实没有太大进展。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被从倭军手中收复之后,边区政府在建立地方管理体系的同时,也把教育和医疗问题作为了工作重点,并且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至少原本在倭军占领期间遭到严重冲击破坏的学校基本上都完成了修缮和复课,各地医院和诊所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至于全面开始中小学和医院建设的事情,边区政府的主管部门倒是有这方面的想法,但短时间之内却无力开展。
    毕竟边区的经济能力还是有限,需要花钱的地方又实在太多。相对于军队建设、粮食生产和军工生产而言,医疗教育在此时的重要性只能往后排。
    甄国科在把从滇南向缅国移民的路子跑通之后就返回了杨村驿站,然后便开始了在南美和袋鼠国挖矿、伐木,然后回主位面卖矿卖木材,偶尔也会与张万和通过李云龙做上几笔交易的平静生活。
    当他从张万和嘴中得知边区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困境之后,经过一番考虑,便决定自己先尽量在这两块做些事情。
    虽说他不觉得光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就能把这两个在主位面属于大号吞金兽的行业给做起来,但在亮剑位面这边先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还是没有问题的。
    况且按照他的计算,做这两件事情的成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毕竟他所给自己制订的目标,不过是由救助基金出面,在每个乡镇都捐建一个卫生所和一所小学,在每个县城都捐建一所初中而已。
    占用的土地肯定不用花钱,建造一般平房的活,当地人随便找几个瓦工和木工就能干,同样花不了多少工钱。
    最多也就是需要他提供些水泥、钢筋、玻璃、木材、沙子之类的建筑材料而已。
    一个乡镇小学盖上10间平房基本上就足够使用,最多让学生们坐得挤一点,反正不管怎么着都比没有学上要强。
    这样核算下来,最多也就是需要他提供7到8吨的水泥、20方的沙子、2吨的钢筋、5方的木材、20方的玻璃。
    而这些材料之中,木材可以直接从南美或者东南亚转移过来,沙子他也可以跑到南美随便找条大点的河流,直接利用空间从河床上收取,都不用花费多大的成本。
    砖头这玩意烧制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完全可以就近在当地购买,正好也可以消耗一下他越攒越多的边区票。
    真正需要他花钱从主位面购买的,也就是水泥、钢筋和玻璃三种材料,加起来的采购成本不会超过两万元。
    卫生所不考虑设备的话,建筑成本应该也与小学差不多。
    配套的设施设备也很简单,学校里面无非就是配一些木制的桌椅,只要有木料随便找几个木工就能做出来。
    卫生所里面需要的东西也不会太多,几个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几个玻璃注射器,再准备些阿司匹林、消炎药、消毒水、纱布绷带等常用药品器材就足够了。
    如果再多准备一套便携式手术箱,就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常见病症。
    这些东西如果在主位面采购,成本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两万元。
    现在边区政府控制下的乡镇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十万个,乡镇小学、卫生所加上建在县城中的初中,最多花费七八十亿就能搞定。
    这对现在身家已经超过3000亿华元的甄国科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大事。
    不过基础设施好建,但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足够多的合格老师和医生,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甄国科思前想去,觉得还是得把主位面的华国曾经大力推行过、但早就已经消失多年的两种职业搞出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