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天下大势:孔子离开鲁国时是怎么的一个国际局势?
作者:千里草人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好了,孔子离开鲁国前夕,我们将春秋江湖的局势粗略理一理。
    孔子为什么要出走,为何要去卫国,他还想着去哪里,为何要去陈国,去楚国,为何又要回卫国,等等,这些都与春秋江湖的局势息息相关。
    此时晋国仍旧是中原诸侯联盟盟主,但这个联盟已经不稳固了。齐国甚至还出兵讨伐过晋国,卫国和郑国都有反心,鲁国也对晋国不满。
    楚国还在休养生息,只要恢复过来,就一定会向吴国复仇。
    西方大国秦国,最近露脸的事是出兵帮助楚国打退了吴军。
    公元前506年冬,吴楚柏举之战,二十万精锐楚军被三万吴军击败。吴军迅速攻占楚国都城郢都,楚国几乎灭国。
    第二年春,秦国在楚国的请求下,出兵楚国,帮助楚军一举击退了吴军。
    秦楚联盟的稳固性,达到了历史巅峰。
    宋国,一直是晋国最忠心的跟班,此时也一样,紧紧抱着晋国大腿,在地区事务上也发挥着老牌中原强国的作用。
    但宋国与郑国这对世仇,一直会有纷争,甚至战争。
    宋国是孔子的祖籍,对宋国,孔子有着强烈的好感。只是宋国奉行的是商礼,而孔子推行的是周礼。
    都是礼,但一字之差的礼,不是闹着玩的。
    宋国人认定,商礼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礼仪。周礼嘛,嘿嘿,是剽窃了商礼且未得其真谛的不入流的礼。
    所以,宋国人认为孔子推行的周礼,不过如此。
    于是,孔子如果想要在宋国推行周礼,那基本上是肥皂泡。
    现在最关键的是卫国,因为孔子已经决定了要去卫国。
    卫国的关键人物当然是卫灵公,一位卫国历史上英明神武的国君,偏偏在死后得了一个“灵”的恶谥,是整个春秋历史上最令人唏嘘的事件之一。
    公元前535年卫襄公出世后,年仅6岁的卫灵公稚嫩的肩上,承担起了春秋史上最牛逼诸侯国卫国的全部责任。
    所谓最牛逼诸侯国,是站在自西周以来大周王朝所分封的列国诸侯中,谁最后亡国这个角度讲的。
    卫国是最后亡的一个诸侯国,直到公元前209年,连秦国都没了,变成了大秦帝国了,皇帝秦二世偶尔有一次看大秦帝国版图,惊讶地发现居然还有一个卫国在。
    想想列祖列宗不知灭了多少国家,轮到自己,怎么着也得灭一个,于是就向卫国发了个通知,命令其灭国,卫国这才告别历史舞台。
    到战国时期,卫国更是以出产人才名满天下,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荆轲,都是卫国人。
    孔子即将前往卫国,此时的卫国牛人主要有卫灵公、南子、孟絷、孔悝、弥子瑕、祝佗、王孙贾、公叔发、公叔戌、赵阳、北宫结、蒯瞶、公孟驱、端木赐、蘧伯玉、颜浊邹等人。
    这些都是什么人,我们不急,以后见到一个介绍一个即可。
    首先出场的当然是主角卫灵公。
    卫灵公的得位可以说是天意之作,首先他并非嫡子,父亲卫襄公的夫人宣姜无子。然后是卫灵公的哥哥孟絷生来就犯了小儿麻痹症,早早领取了残疾证。
    按当时规定,残疾人不得当国君。于是,卫国国君之位就咣地一声落到了卫灵公头上。
    孟絷虽然不是卫国国君,但他却是卫灵公的哥哥,而且如果不是有点残疾,那卫国是属于他的,哪轮得到弟弟当国君?
    整个卫国,如果说卫灵公最大,那第二大的当然是孟絷。甚至孟絷认为自己应该是太上国君这样的存在。
    这样的身份地位,这样的自我感觉,让孟絷无论是说话做事,甚至吃饭走路,都显得鹤立鸡群般另类。
    这让当时卫国大司寇齐豹很看不惯。
    于是,孟絷就没给齐豹好脸色。
    孟絷把卫国卿大夫齐豹当成了玩具,好好玩了一把:
    撤职,夺其封地。
    齐豹司寇之职被撤后,国内不安稳。于是,孟絷运作了一把,让齐豹官复原职。
    齐豹认真履行了两年司寇之职,国内又稳定了。于是,孟絷又运作了一把,再次罢免齐豹之职。
    玩蛇螺一样,就玩死你齐豹!
    齐豹能甘心受此等屈辱吗?
    大夫褚师圃、北宫喜等朝中重臣也经常被孟絷欺侮。
    于是,矛盾越积越重。
    另一个人是太后宣姜,因为自己不会生育,所以虽然贵为太后,但国君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然也得不到多少关注。
    于是,宣姜很郁闷,因为寂寞而郁闷。
    好在宣姜的小叔子公子朝是一位懂得安慰寡妇的好男儿,他经常入宫安慰宣姜。
    于是,两人搞到了一起。
    偷情时是兴奋的,但激情过了就担心了。公子朝很担忧。
    况且,那个孟絷对自己的亲叔叔公子朝根本没有半分小辈敬重长辈的感觉。有一次,公子朝刚从后宫出来,就被孟絷给看到了。
    公子朝害怕了。
    宣姜很冷静,与其担心害怕着,不如搏一把:更换国君,让公子朝当卫国国君。
    公子朝不敢。于是宣姜又认为,搏一把,达到让国君同意两人甜蜜爱情的目的。
    吹了两次枕边风后,公子朝终于心动了。
    于是,卫国乱了一把。
    公元前522年,在太后宣姜的策划下,卫灵公的叔叔公子朝趁卫灵公参加晋国的联合国军军事行动之际,联合齐豹、褚师圃、北宫喜等卫国大夫突然发动叛乱,干掉了孟絷。
    当时卫灵公得知消息后,急率军回国。
    卫灵公是一位有着相当智慧的国君,他冷静分析了形势后,认为叔叔公子朝、大夫北宫喜是不可能真正反叛自己的。
    罪魁祸首其实就这几人,一个是齐豹,以及与齐豹一条心的褚师圃;一个是太后。
    于是,卫灵公采取了分化策略,并在齐国的帮助下,一举平定了叛乱。
    这场卫国内乱,最后的结果是胡作非为的孟絷以被叛军刺杀、齐豹在卫灵公平叛中被杀、宣姜被赐死、褚师圃叛逃至晋国投靠了赵鞅等方式告别历史舞台。
    在这场内乱中,齐国国君齐景公抓住机会帮助了卫灵公,在紧急关头,帮助卫灵公救了自己,也救了卫国,所以卫灵公对齐景公非常感激。
    于是,原本是晋国最忠心之一的卫国,倒向了齐国,加入了以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
    卫国在卫灵公的铁腕领导下,迎来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