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子贡,为师派你去调戏她(2)
作者:千里草人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孔子取出琴来,将琴弦下面用于调音的轸木取下,把琴递给端木赐:“子贡,你再去试试,看她是否懂调音。切记,要仔细观察她的每一个言行。”

    啊?老师就这是要将调戏进行到底的节奏?

    但师之命不可违,端木赐心里苦笑着,接过琴硬着头皮再次向那浣衣女走去。

    既然是奉师命行调戏之事,端木赐也就将脸皮给再厚几分。幸好那浣衣女还没走,这次端木赐拿出了风度翩翩的君子形象,他走到浣衣女面前,向浣衣女深施一礼,道:

    “刚才听姑娘一言,如沐春风,令人心旷神怡,无限受用。初次相见,清水相赠,吾内心欢愉。正好,吾手头之琴掉了轸木导致音色不准,故斗胆请姑娘帮忙调一下音。”

    啊?你个北方鄙人的家伙怎么又来骚扰了?本姑娘那么多衣服要洗,任你不停骚扰,那要洗到猴年马月去?

    调音?调你个大头鬼去吧,你这分明是调戏好不好?看来,先前对你太客气了,对你这种登徒子,得给你几分颜色!

    一念至此,浣衣女把脸阴了几分,冷冷道:“我无非是一村野鄙人,只知道洗衣做饭,哪有闲心去管琴瑟音律之事?你走吧,我不懂你在讲什么。”

    说罢,也不再看端木赐一眼,违心洗她的衣服去了。

    端木赐吃了一个大憋,尴尬不已,只好告退。

    孔子认真听了端木赐的汇报后,思忖了一下,又从车上取下五匹丝绸给端木赐:“再去一趟,将这个给那女子,试试她的反应。”

    仲由一看就摇起头来:老师是不是老糊涂了?或者说,老师是不是想追求那个姑娘?屡次三番着子贡去调戏人家姑娘?真的居心叵测哦。

    正想张口说什么,却见端木赐拿着丝绸转身就走,也就不多说了。

    端木赐一边整理着搭讪姑娘的话,一边熟门熟路到了浣衣女面前,将五匹丝绸放在地上。

    端木赐施礼道:“见过姑娘。吾真的是要去楚国的北鄙之人,遇见姑娘,受姑娘赐教,无以为报,故以丝绸五匹相谢。因礼固不亲授,这就放在这里,送给姑娘。”

    浣衣女见端木赐又来了,这一次居然想以财物来勾引自己,浣衣女心头真的窜起百十头羊驼,按着心头之气,耐心对端木赐道:“你这位客人,既然要去楚国,那为何不快点赶路,却非要在这个村野之地耽搁行程呢?

    你屡次三番纠缠,真的很没有意思,知道么?实话对你讲吧,我还很年轻,没想着要嫁人,就算我要嫁人也一定不会嫁给你。

    所以你也就不要将这些财物送给我了,你如果真的财物很多,非得丢弃在这里,那也与我无关。

    对了,难道你不知道财不外露吗?更何况你还是一个外乡客人。听我一言,收起你的财物,早点赶路,否则将被暴徒盯上,到时就摊上大事了。”

    孔子饶有兴趣地听着端木赐调戏浣衣女完败经历,捋了捋须,微微笑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众弟子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仲由再也忍不住了,对孔子道:“夫子今日何故在此为一浣衣女耽搁如此之久?”

    孔子仍旧微笑而不答,却问颜回:“子渊,你来说说,为师今日为何如此?”

    颜回也微笑着,对孔子施了一礼道:“夫子今日命子贡三问浣衣女子,用意深远,弟子也是刚刚略有所思。

    女子虽佩玉,然无仆从相随而浣于郊野,又不懂音律,应非君子也,实乃村野鄙人。然一鄙人村姑,能依礼应对子贡,且见财不动心,良言劝告财不外露,弟子感慨楚人之教化,恐吾北方中原所不及也。”

    孔子抚掌大悦,众人方才明白其中道理。

    孔子道:“吾等今欲往叶邑,此地乃叶邑治下,听闻叶公之贤,只听闻而已。然方见一村姑之言行,方知叶公教化,令人感佩矣。”

    众人点头称善,看来,这一趟叶邑之行,定不虚行了。

    唯有仲由,仍旧摸着自己的头问道:“夫子刚才所吟,应是诗句,弟子请求夫子解释一番。”

    孔子心情愉快,道:“《诗》有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诗成于商末周初,当时的北方久经战乱,野兽蛇虫逃散,故人们往往择大树而憩。

    南方乔木虽然高大,却不可随便在树下休息。因南方野兽蛇虫颇多,极易遭受袭击。所以才有‘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这一句。

    而且,由于北方刚经历商纣王暴虐统治,战乱不断,贵族骄奢,社会靡乱,淫逸之风盛行。故调戏骚扰之事屡见不鲜,人们也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反观江汉一带,虽地处蛮夷,勇狠好斗,但却世受周文王教化,守礼有节。如这一浣衣女子,子贡屡次调戏勾引,却不为所动。所以吾自然吟出‘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众弟子皆点头,对南方礼仪文化暗赞不已。端木赐更是深有体会,喃喃道:“非礼不可求也。”

    孔子上了车,吩咐众弟子赶路,此时的孔子,真的有些迫不及待见叶公了。

    是的,孔子的心情非常好,此地民风淳朴,连乡野村姑都如此懂得礼数,且善于言辞,那定然是教化之功。

    任何地方,只要推行教化,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