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艾陵之战(3)
作者:千里草人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二天,即公元前484年周历5月30日,吴军再次发动了进攻。这一次,夫差命令:全军总攻。

    首先是吴中兵的步兵精锐,不再以方阵齐步前进,而是直接喊杀着冲向齐军的中军阵地。

    然后是昨天刚吃了败仗的左翼郯邾鲁三国联军,在吴将胥门巢的指挥下,以鲁国战车为冲击先锋,向齐军的右翼发起了侧翼攻势。

    齐军右翼的宗楼显然不是吃素的,他继续着昨日的战法,先是一顿箭雨,然后看着吴军掉头就跑,立即命令全线出击,所杀吴军。

    全线出击是什么概念?意味着齐军放弃了自己扼守的制高点,直下山城追击吴军。

    但齐军中计了,这正是吴军的用意,当齐右翼出击时,吴军左军突然转头迎战。而且,军力大大增加,将齐军牢牢钉死在阵地上。

    齐军右翼部队一下便乱了,因为他们是立功心切,战车直接冲下山来。

    我们都知道,当时齐军的战车编制是一辆战车配75士卒,但战车由战马牵引,推进速度奇快,此时的步卒根本没来得及跟进。

    就这样,数百辆脱离了齐国步卒的齐国战车,顿时陷入到被动状态。

    战车,关键在于加速度,在于冲撞。但由于追击了一阵后,从山坡下来的加速度已经失效。在吴军的左翼鲁国战车的初步抵挡下,齐军战车顿时无法推进。

    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不能动弹且没有步卒保护的战车,在吴军步卒精锐的围攻下是一个什么的样状况。

    就这样,齐国右军战车全军覆没!

    然后是战车部队的步卒终于追了上来,失去了战车强势冲撞的齐技击之师,与吴精锐步卒迅速搅成一团。

    刚刚消灭了齐军战车的吴军士卒士气大涨,碰上追赶战车已经上气不接下气的齐军,顿时便显现了极大的优势,齐军损失惨重。

    那齐军的中军和左军呢?

    见齐右军陷入困境,国书命令迅速救援右军。

    于是,除一部分中军迎战吴军大将王子姑曹率领的中军外,其余齐军全线压向右军,与吴军大将胥门巢率领的左路军大战。

    顿时混战一场,吴军右军统帅展如见左军吃紧,立即率军来援。

    就这样,春秋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混战在艾陵展开了。

    齐军已经全线压上,齐技击之师的超强单兵作战能力,的确给吴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但吴军的步卒,经过来自晋国高手巫臣父子的精心训练,再加上孙武曾经为吴军治过一段时间的军,战斗力极其剽悍。

    混战的场景实在不好描述,反正就是大家扎堆在一起,互相撕打着。

    齐军在战前不少将士都抱着必死之心奔赴战场的,所以到了这个时刻,可谓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面对着五国联军,丝毫不惧。

    而以吴军为主力的联军,此时见齐军终于被引出丘陵制高点,来到平地作战,知道齐军已经中计,也是奋勇异常。

    冷兵器时代的作战,讲的就是一个士气。而此时双方的士气都极其高涨,面对面的肉搏谁也不手下留情,战役极其残酷,不断有士兵受伤倒地。

    战马临死前发出的哀鸣声、士兵的怒喝声、双方的战鼓声、伤者的惨呼声,还有被鲜血染红的艾陵这片土地,这便是春秋末期的一个修罗战场、人间地狱!

    双方都在竭尽全力,但此时的战场兵力是齐军约十万,而吴联军大约七万。从兵力上讲,齐军占了很大的优势。

    战役从早上打响,双方便很快混战在一起。这是一场不象以前齐国人、鲁国人等中原诸侯所见识过的中军对中军、左军对左军、右军对右军的贵族式冲杀,而是完全搅在一起的互相撕杀,根本就是一场大家都不要命了的混战。

    形象一点讲,就完完全全是一场香港旺角街头抢占地盘的混混之战,简称混战。

    日过正午,双方都是精疲力竭之时。吴联军苦苦支撑着兵力占优的齐军技击之师的冲杀,他们已经打了大半天了,再坚持一下,应该可以将敌人给打败了。

    双方都是这样想的。

    只有一个人,仍旧冷冷地在远处一个小高坡上,手搭凉蓬,观望着整个战场形势。

    他知道,他又将创造一个历史,一个仅凭一役便全歼齐军十万大军的军事历史。

    对,正是吴王夫差!

    自始至终,他带着三万吴军精锐一直隐于战场南边的一个小高坡上。

    这是他发明的预备队,此时,正是预备队表现的时刻到了。

    一声令下,三万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吴军精锐自小高坡上冲杀下来,他们用最大中气和底气发出的“杀”响彻了天空,似乎令艾陵大地都一片颤抖。

    三万如神兵般天降而来的吴军迅速加入战场,他们分三部分将齐军拦腰截断,按吴王夫差的作战部署将齐军悉数包围。

    形势顿时逆转!

    这真的不能怪国书,不能怪任何一位齐军将领!

    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打法,他们的骨子里头,是真刀真枪面对面的冲杀,是贵族式的决斗,而非这种打了半天,却突然来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况且,这样的打法,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采用预备队,而且吴王夫差在自己一方苦苦死战时,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仍然心坚如铁,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使用预备队。

    这一刻到来时,预备队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三万吴军精锐加入战团,他们唯一的使命就是杀人,杀掉一切穿着齐军军服的已经精疲力尽的齐军将士!

    曾经强大的齐国技击之师的战士们终于意识到了可怕的危险,他们不再继续与眼前的敌人纠缠,他们此时唯一的念想便是逃命!

    没有了士气的齐军全线崩溃!

    在传统的中原战场上,哪怕是一支崩溃的军队,也是有大量的士兵逃出战场的。

    但令齐军将士们绝望的是,他们几乎完全被包围了。

    太阳渐渐移西,公元前484年周历5月30日,艾陵的傍晚,这是一个悲惨的傍晚,全线崩溃的齐军终于盼来了战役的结束。

    只是,对齐军来讲,这是一个悲壮的结束,十万齐军,尽数被歼灭于艾陵战场!

    十万呐,除极少数逃离这个修罗地狱外,其余不是战死便是被俘!

    史料记载,吴俘获齐军统帅国书及大夫公孙夏、闾丘明、田书、东郭书等人,并缴获战车八百乘。

    这是一场吴国争霸史上的伟大胜利,是吴王夫差的光荣。

    为了这个胜利,吴王夫差准备了整整两年之多,他先是打通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运河,实现了将淮河以南的兵力和粮草辎重通过水路迅速运至长江以北的战略目的。

    仅凭这一点,他便创造了一个历史:中国历史上的最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的最早一段运河的开通,这便是大运河邯沟渠!

    吴王夫差凭此战还创造了两个历史:一是这是春秋时期规模较大、较为彻底的一场围歼战。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听说过什么一战而全歼敌人十万的记载!

    二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战被各诸侯国的将领们和军事家们认真研究后,普遍认可预备队的重要作用。从此,预备队便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这当然是记载齐国历史耻辱的一战,十万将士血洒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