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黄池之会(3)
作者:千里草人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吴王夫差气定神闲地看着双方代表结束了一天的辩论,再次邀请鲁哀公、单平公一起喝喝小酒,悠哉游哉,谈谈国际时势,然后宽衣解带,入帐休息。

    谁知到了半夜时分,被近侍推醒的夫差得报说吴国遭到越国奇袭,损失惨重!

    原来,趁夫差率吴军精锐北上与晋国争霸之际,已经卧薪尝胆好多年的越王勾践,见吴国国都姑苏空虚,发兵突袭吴国。

    两年前,为了保住鲁国的命,端木赐先赴齐国说服齐相国田恒放弃攻鲁,转而战吴。再赴吴国,说服吴王夫差放弃攻越,转而攻齐。再赴越国,建议勾践明面上出兵助吴伐齐,不断助长夫差骄横之心,暗地里隐藏实力并等候时机,等吴国兵力空虚时一举突袭吴国。

    这一次,吴王夫差率十万吴军精锐北上,几乎将整个吴国的带甲之士都带走了,越王勾践如果还能抓住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战机,那也没资格在春秋江湖留下自己的故事了。

    公元前482年6月11日,三万越军如鬼魅般出现在姑苏城外时,留守姑苏的世子友、公子地、公孙弥庸等人本应在吴军缺兵少将的情况下紧闭城门,据城坚守不出,但在前番吴军连战连胜中,不少吴军将士早就养成了骄横之气,居然出城迎战。

    结果,越军先佯败,引几乎全部吴军出城,终于再在姑苏城外全歼吴军。

    公元前482年6月22日,越军占领吴国都城姑苏。

    越军突袭吴国的重大紧急事项,当然第一时间报告远在黄池的吴王夫差。自越军出兵伐吴,到越军占领姑苏,十几天内,吴国世子友连续派出七人赴黄池向夫差报告吴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夫差听后大惊失色,眼下与晋国争霸谈判正到关键时刻,这等严重影响利差吴国、利好晋国的消息,必须确保不能泄露。

    于是,好不容易在姑苏突出重围,没日没夜赶到遥远的黄池的吴国信使倒了血霉,被吴王夫差下令悄悄杀死。

    夫差虽心急如焚,但并未乱了方寸。他仔细盘算了一下,认为此时如果撤军,不但前些年为称霸而作的努力化为泡影,而且由于鞭长莫及,回援效果极差。

    越军居然隐藏了实力,尚有三万兵力,这令吴王夫差头大如麻。他知道留在姑苏的吴军还有多少,凭这点兵力根本无法与越军真刀真枪干一架。

    希望友儿能够紧闭城门,凭姑苏城高墙坚,若能守三个月,那寡人不但结束了黄池之会,夺得了盟主之位,而且有足够时间回援。

    权衡再三,夫差认为,务必先夺得盟主之位,再发出盟主令,一举灭了越国。

    于是,第二天,谈判继续。只是,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吴王夫差确实有些坐立不安了。

    第二天,夫差又收到了求救信。当然,送信的又是一个被悄悄处死的可怜虫。

    连续几天,谈判毫无进展,夫差也已经连续杀了七个来自姑苏的求救信使!

    吴王夫差表面上心坚如铁的样子,其实是心如刀绞。但他只能顾一头,必须先拿下盟主之位,挟盟主之威才能挽回一切。

    否则,整个吴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只是,令夫差揪心的,是吴国遭到越军突袭的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

    虽然,如鲁哀公这样的参会代表并未得到确切消息,但吴军将士们已有不少窃窃私语起来。

    要知道,既有信使能够到达吴王夫差那里,那也定会有信使,以私人的渠道到达某位领兵的吴国将军那里!

    谁家没有会牵挂出征在外将士的亲人?

    吴王夫差的忍术,差不多到了极限了。

    但最先忍不住的,还是晋国上军将赵鞅。到七月六日时,赵鞅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吩咐晋军大将司马寅召开军官会议。

    会上,赵鞅大声道:“这都几天了?啊?每天从日出理论到日落,一点进展也没有,白白浪费酒水粮食。吴国佬怎么这个样子?

    这么简单的事,就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决定好了。告诉吴国佬,男人之间还用得着争吵么?双方约战一场,谁赢了谁就是诸侯之长。”

    众将士群情激昂,确实,都几处月了,谁都憋坏了。

    但晋军大将司马寅却很冷静,他对赵鞅道:“元帅,先别急,这几天,我仔细观察夫差,发现他已经没了刚一开始的那种霸气与沉稳。

    吴军也时见窃窃私语,人心不稳的样子。我估摸着,吴国远道而来,哪怕是国内没有发生大事变故,也必定有让吴国人牵挂的事。”

    赵鞅细细思量一番,恍然大悟,对啊,吴国跟黄池足足七八百里,你吴国佬在这里耗的时间越久,对你越不利。

    既然耗下去对你不利,那就继续耗着吧。

    但吴王夫差真的不能再耗下去了!

    那就再退一步吧,一切都可以舍弃,只要表面上将盟主之位给拿到手就行。

    于是,参会的子服何向鲁哀公报告了吴晋两国谈判的最新消息:吴、晋两国达成重要共识,吴国和晋国一样,都是大周王朝宗邦诸侯,一南一北,应成为大周王朝坚强屏障。

    什么意思?

    双盟主呗。

    想当年弥兵会盟,晋国和楚国成为列国诸侯共同的盟主。如今黄池会盟,晋国和吴国成了列国诸侯共同的盟主。

    但这样的盟主,仅仅过了四十年,就差点亡了国。

    赵鞅心里冷笑着,都什么时候了,你吴国佬居然还要玩老祖宗玩腻的东东,这样的国家,不足为虑。

    既然如此,那就给足你吴国佬面子吧,省得你万一恼羞成怒真的动起刀兵来,这不利晋国尤其是赵氏家族的利益。

    给足你吴国佬面子,就是赵鞅居然同意夫差在神圣的盟誓会场,让夫差先盟。

    这意味着,晋国让了步,两国虽然共同为列国诸侯联盟盟主,但排在第一位的,是吴国。

    但是,赵鞅也向吴王夫差提了一个要求,既然你要当盟主,那就要履行盟主的主体责任,即尊王攘夷!

    那至少你吴国得去年僭越所称的王号吧?

    这一点,吴王夫差早就有思想准备,他甚至想到了,为何楚国数百年来与晋国争霸,其军事实力完全不在晋国之下,但为何其称霸事业不及晋国?

    原因只有一个,楚国僭越称王,哪怕是当了列国诸侯联盟盟主都不愿降格。

    如今国内巨变,自己得早点回国救援,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于是,黄池会盟最后达成的协议是这样的:

    吴、晋两国为列国诸侯共同的盟主,但吴国排名第一,晋国第二。大家都要严格遵守周礼,共同尊王攘夷。

    吴国自觉整改僭越称王一事,回归到原先分封时的子爵级别,等天子下诏书后,提拔至侯爵,与晋国等同。

    那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