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消失的救国军(二)
作者:易潇遥   抗战之无敌炮兵最新章节     
    众人再次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笑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头顶的云朵都给掀翻似的。
    这些有趣的往事,无论是琐碎的小事还是令人尴尬的瞬间,或多或少都是大家曾经共同经历过的。
    而此刻,叶枫正以其独特的方式,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那段时光里的种种窘境,让人们宛如穿越时空般,重新回到了多年以前。
    他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幽默和诙谐,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使得在场的听众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大家的思绪也渐渐飘回了过去,那些曾经的欢笑、泪水、挫折与成长,一一浮现在眼前。
    这不仅仅是一段回忆,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见证了彼此的青春岁月。
    “哎……”,伴随着这声叹息,叶枫突然长长的发出了一声感叹,刚才还阳光灿烂的脸上瞬间也多云转阴起来,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他的目光渐渐变得迷茫,似乎透过眼前的景象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那是一个无法触及的时空,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叶枫的一声长叹,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空气中的寂静。
    这声叹息也把众人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他们如梦初醒般地意识到,自己已经穿越回到了另外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这个时代与他们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充满了战乱、硝烟和死亡的阴影。
    他们再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曾经熟悉的地方,那个有着温暖回忆的家园。
    每个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哀伤。
    他们明白,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只能选择勇敢前行,去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寻找生存的希望。
    眼看着氛围变得有些凝重,楚天铭轻咳了两声,试图打破这片沉默:“嗨,嗨,嗨,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怎么都不说话了?”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空气中回荡着,让人们不禁抬起头来看向他。
    接着,楚天铭又笑着说道:“咱们都已经来到这里好几年了,怎么突然间变得这么矫情了呢?”
    他的目光环视了一圈之前还在吹牛抬杠的几个人,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
    被楚天铭这么一打岔,原本沉闷的气氛顿时重新活跃了起来。
    叶枫见状,嘿嘿一笑,迅速凑到楚天铭身边,殷勤地递上一支烟,并笑着说道:“哪有啊,您可别误会。我们只是看到这些年轻的小子们努力训练,不禁触景生情,发发牢骚而已啦!”
    旁边的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就是就是,看到他们就想起了我们当年的情景。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才会这样子啦!”
    众人哄堂大笑,原本紧绷的氛围瞬间化为乌有。
    “过去之事休要再提,还是聊聊当下罢!”
    楚天铭深吸一口香烟,吐出丝丝缕缕的烟雾,话语之间便已将话题转移开来。
    “提及现今,我着实有些困惑不解!”叶枫面露不甘之色,愤愤不平地说道。
    “老大,咱们前脚刚刚离开,后脚国军竟然就弄丢了九江,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些吧!”
    “咱们实在不该将军务交与国军镇守,至少小鬼子短期内绝对不敢对九江发动攻势。”
    “小鬼子纯属欺软怕硬,专挑软柿子捏,不敢跟咱们死磕到底,但碰到国军就往死里揍。”
    经过救国军高层们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撤离九江。
    这个决定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和目标,那就是通过此举来赢得重庆政府对救国军的信任。
    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战局会如此急转直下,国民党军队竟然一败涂地,这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楚天铭不禁感叹道:“我也始料未及啊!”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接着说道:“撤退时,我特意叮嘱他们要给国军留下足够多的武器弹药,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我也明确告知他们,若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我们求救。遗憾的是,国军最终并没有给予我们提供援助的机会。”
    楚天铭的言辞间流露出丝丝失望与无奈,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他深知,尽管自己和救国军已经竭尽全力,但依然未能获得重庆方面的全然信任。相反,对方似乎已经对救国军产生了戒心,并采取了防范措施。
    “是非对错暂且不论,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潜伏与等待,我们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初见成效。如今小鬼子正忙于同国民党军队交战,或许早已将我们的存在视为无足轻重,甚至可能已经完全抛诸脑后了。”楚天铭面带微笑地说道。
    “确实如此啊!在过去的这半年里,我们主动采取守势,收紧防线。面对日本人的种种挑衅行为,我们始终坚定地选择忍耐克制,无论是在北平、察哈尔地区,亦或是福建一带,都未有过任何大规模的行动。想必此刻,那些日本侵略者们大概都快要忘记我们的存在了吧。”叶枫同样笑着回应道。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救国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猛烈地进攻敌人,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巩固自己管理的领土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新的热点事件出现,救国军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令人意外的是,救国军突然从江西撤军,并改变战略,从攻势转变为守势。这种突如其来的行动让日军产生了一种误解:救国军与华国政府之间出现了裂痕,救国军遭到了华国政府的猜疑。
    一些自以为对中国十分了解的日本政客断言,救国军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强大的战斗力,已对重庆政府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他们认为救国军的主动撤退实际上是向华国政府表示友好的姿态。
    这些日本政客自信满满地分析着局势,却不知其中真相究竟如何。他们放松了对救国军的警惕,转而对国军防线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丝毫没有注意救国军在这段时间里已经完成了部队调整和战略重点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