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让你得了势,可还了得?
作者:甭加慧   武皇万岁!最新章节     
    “哼。”
    众人都不用看,听声音都知道是长孙无忌。
    最近因为睦州的事情,和武柔生子的事情,长孙无忌这个亲舅舅,跟陛下的关系明显生疏了。
    但是敢明着跟一个亲王呛声,冷嘲热讽的,除了他也没有别人。
    李善听闻,与武柔对视了一眼,武柔也显出了疑惑好奇的神色。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端正地坐直了身子,一副虚心受教的姿势,说:
    “皇兄请说。”
    吴王李恪听闻,面上有些不忍,但是依旧果断地说:
    “臣知道,睦州的事情,不怪陛下。而且今日是侄儿的满月之喜,说这些不合适。
    可是从睦州回来,亲眼见识过了睦州百姓的惨状,再见长安城内清平祥和,两厢对比之下,实在是不忍心,”
    长孙无忌端坐在右下手首席,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清瘦的脸庞透着孤傲和不屑,说:
    “嫌长安清平?听吴王这意思,是恨不得叛贼打到长安来了?”
    吴王咬着牙没有吭声,很是气愤。
    皇帝李善温和地开口,声音却带着上位者沉静的威严感:
    “听皇兄把话说完。”
    吴王李恪声音透着怅惘和难过,拱手接着说道:
    “陛下,奏报之上,不过是某地某时,某处生了灾祸,和一连串的人员数字,死了多少人,叛乱了多少人,又流散了多少。
    陛下看见这些数字,更多的是恼恨朝廷政绩不通,犯了错了,恨自己明明辛辛苦苦,却依旧让百姓生了反叛之心。
    可若是亲眼见了便不一样。亲眼见了,那些数字,便是一个个父母子女,妻儿老小,活生生的真真切切的,在你面前,诉说着人间惨事。
    尚书局说这是失误也罢,正常也罢,总归是因为他们的失误,造成了这么多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试想如果是陛下自己是百姓,发生了这种事情,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是什么感觉?”
    他顿了顿,声音越发的沉重,说:
    “那陈硕真临死之前,一直在问,为何陛下不来看看他们,为何在他们受苦之时,祈求之时朝廷不曾管过,非得得他们拿起了武器,才派了兵派了粮去杀他们?
    臣回答不上来,因为无论怎么回答,都不能给朝廷长脸面,不能给陛下长脸面,凭白让她讥讽笑话。
    臣思来想去,这么大的纰漏,反叛平叛,前后给大唐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尚书省的官员,一个都没惩处,实在是说不过去。
    臣建议,尚书省有关人员必须惩治,当时主持批复的褚遂良褚大人,更是要加重处罚,昭告天下。”
    长孙无忌听闻,直接便高声说道:
    “好一个大义凌然,吴王殿下心系百姓,只有我们这些朝廷官员尸位素餐,陛下麻木不仁,让陛下将尚书省的官员全撤了,都换成你的人,这天下便也太平了。”
    吴王李恪稍有的怒气汹汹。
    从前他对长孙无忌,总是能避则避,能辩解便辩解。
    因为他是皇帝的亲舅舅,又是备受景仰的老臣,他自己多少也对长孙无忌这样的传奇人物,怀有一份敬意。
    可是这次因为睦州的事情,长孙无忌的明显偏袒朝廷官员的态度,让他心中的滤镜碎了一地。
    曾经那个跟随太宗皇帝,心系社稷,兢兢业业的老臣,如今不过就是一个专擅弄权,排斥异己的小人。
    那他还给什么面子?
    当即便直接说道:
    “我说得是尚书省的官员,说得是褚遂良,可一个字没有提太尉大人,太尉大人这么激动做什么?
    难道当时这件事情你也知情?或者说,这批复本来就是你授意的?”
    长孙无忌听闻,目光冷冷瞪了过去,没有说话,但是神情之中,除了憎恶,多少还有些震惊和意外。
    李善一直微微垂着眼眸,心中被吴王的话所触动,十分不忍。
    他本来就是极容易共情旁人的人,待安静地听到这里,心中警醒,连忙将各种利益衡量在心里过了一遭,又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
    “皇兄所谏,不无道理,这件事情……”
    他站了起来,背着手左右转了两圈,突然自嘲似地冷笑了一声,温柔又沉静的声音,缓缓说道:
    “其实说起来,最好平息民愤,证明朝廷并不是不顾百姓死活的办法,是朕下罪己诏,像天下黎民百姓谢罪。可是说真的……朕实在觉得亏得慌。”
    他说完,清亮的眸光一转,微微垂了眼眸,俯视着瞧向了旁边的长孙无忌,声音不冷不热地问:
    “你说是吧,舅舅?这黑锅朕背的冤不冤?……要不然,朕替臣子担下这失职之责,发个罪己诏?”
    长孙无忌在李善那貌似温和,却冰冷通通的眼神中,多少有些心虚,甚至是有些愧疚,他连忙说道:
    “陛下不可!陛下登基这才几年,怎么能自损威信?!睦州平叛之后,后续休养生息,好生善后好生治理,比颁发罪己诏、比什么都强!这件事情不到……”
    这会儿换成了吴王李恪结了他的话,说:
    “太尉大人这是在说,睦州的事情不到如此重视的地步,小题大作了是吗?……太尉大人若真这么说,那本王当真要失望极了。
    当年父皇在世时,太尉大人谨小慎微,甚至连百姓缴纳税粮的斗不够标准,都要上书,谏言父皇,全国统一更换新标准。
    如今,这是真的叛乱,前后死伤不下于三万之众,长孙大人觉得这件事情,不值得做些什么么?”
    长孙无忌看着他,眼中精光越发的亮了,警惕之心明显更甚,但确实说不出话来了。
    他……扪心自问,现在确实不如当年那般,一心为公,心里头做事,更多的都考虑些自己的利益了。
    许是太平许久,能做得都做了,到了后头能做的事情少了,就懈怠了下来。
    但是,他也绝不是能让吴王奚落挑刺的主儿,对付他,可不是因为徇私!
    他要是出够了风头,回头座上他的亲外甥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他要不看着点儿,回头吴王势力壮大,这外甥又天真心软,回头慢慢地被架空了都不知道!
    这吴王,绝对不能留!
    长孙无忌咬了咬腮帮子,清瘦的颧骨微微染上了怒气的红,冷笑了一声,说:
    “吴王殿下去了一趟睦州回来,变化可真大,怎么了?这一回因为陛下信任,让你领了些差事,出了一点儿小小的名声,就不将咱们放在眼里了?以后让你得了势,可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