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救宋
作者:凉血青年   晋周春秋最新章节     
    经过半年的挣扎,宋国的形式并没有丝毫好转。宋公子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残酷的现实却一再教他做人。
    七月宋军仓促攻打彭城,老佐战死,华喜带着残兵败将逃回睢阳,宋公子成还不肯收手,强令华喜带上更多的宋军,再次赶赴彭城。
    这次华喜学了聪明,不顾国君的一再催促,一路稳稳当当地行军过去,凭着人数的优势,与楚军对峙;另外派公孙师率兵先向北渡过获水,接着向东到达彭城之北再南渡获水,突然兵临彭城。
    楚军顿时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子卒考虑到大军长期在国外作战,士气逐渐损耗,因此不再谋求主动进攻,而是摆出了防守姿态,并派人找机会绕过宋军的包围圈,向楚国求救。
    宋军多次攻城,却无功而返,只得包围彭城的几座重要城门。彭城商贾往来不便,逐渐影响到了周边国家的商贸之事;大举用兵也影响了宋国的秋收,但宋公坚决不肯退让。
    右师华元考虑楚军很快就会大举北上增援,劝宋公退兵又不可能,只得暂时支持同族华喜用兵,同时利用自己在列国的人脉,四处打探消息。
    十月底,坏消息出现了,楚军出现在楚宋边境,率军的是楚国令尹子重!
    华元得到消息,立刻入宫向宋公子成汇报。
    宋公听说后默然不语,半年前的一腔怒火此时早已被迁延不决的战事磨灭了,他重新变成了那个迟疑而又慌乱的年轻国君。
    “如……如之奈何?”宋公问华元。
    “楚军在彭城仅有三百乘战车,我军尚不能战胜,如今楚国令尹亲率大军前来解围,下臣以为,必须向晋国求援。”华元回答道。
    “右师老成谋国,就依右师的意思办!但该派谁出使晋国呢?”
    曾被宋公辱骂的西鉏吾说道:“舍右师其谁?”
    宋公子成已经丧胆,哪里会像几个月前那样对待西鉏吾呢,他忙对华元行礼道:“右师,彭城存亡皆在右师矣!”
    六年之前的晋厉公二年(公元前579),华元曾经奔走与晋楚之间,想要促成晋楚两国弭兵,也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弭兵之盟。当时华元与栾武子、士文子、韩厥等晋卿都颇为熟悉。与贤人楚国令尹子重也交情颇深。所以,向晋国求援这件事,让华元去,再合适不过了。
    风烛残年的华元为了宋国,义不容辞,当即从睢阳出发,日夜兼程来到新绛,连接待外国使者的邸舍都还没入住,就先求见韩厥,想要与晋国正卿探听晋国的态度。
    但韩厥却拒绝了私下的会见。韩厥说,晋国的国君年轻聪慧,众卿尊卑有序,政务井井有条,有事情在朝堂上自然可以解决,没必要私下会见。
    华元吃了闭门羹,还以为晋国不想管这档子事。但韩厥还特意提醒了一句,说晋国作为霸主,不会抛弃盟国,请右师放心。华元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正像韩厥说的那样,华元很快就见到了晋国的新君,韩厥和诸卿基本上也都出现了。主客双方见礼之后,华元就直入主题,向晋国国君及诸卿说明宋国的紧急情况,希望晋国能够派兵救援!
    华元还强调说:“外臣还记得,先君文公十七年楚军围宋,大国不肯派兵,城内的宋人折骨而炊、易子而食。如今的的宋国,眼看着就要再次遭遇大难,还请大国之君能够怜悯鄙国!”
    宋国的情况晋国上下其实有所耳闻,但是正卿栾书一直病重,国君晋周又忙于政事,宋国也没有正式求援,所以尚未在朝堂上充分讨论。
    晋周见华元说得可怜,先好言安慰了一番,接着询问正卿韩厥的意见。
    晋周那三位侍中大夫本质上是国君私臣,还远远不能替代诸卿的作用。
    韩厥正色道:“想要得到别人的拥护,一定要先为他付出勤劳。成就霸业,安定疆土,从宋国开始了。况且,楚国占据彭城,会隔绝晋、吴往来的道路,所以彭城不可失!”
    众卿纷纷赞成韩厥,表示楚国蛮夷日益侵凌诸夏,不可以不干涉。如果坐视宋国被欺辱和不管,晋国恐怕会失去宋国了。
    晋侯曰善,当即下令,晋国要三军尽出,先在台谷集结,之后出兵救援宋国!
    华元感激不尽,当天就带人赶往宋国向国君复命,连晋国给他准备的礼物也没有带上。
    “真是一位贤臣啊,可惜不能为我所用。”晋周由衷地赞叹,这个时代的贵族还没有完全腐化堕落,有很多有名的贤臣在为国事奔走。
    晋国的诸卿文武不分,即管军事又管民政,正卿属于“出将入相”,在朝中是最高执政官,在军中则是全军的元帅。这种体制把晋国打造成了一个战争机器。一旦决定出兵,晋国上下就以极高的效率运转起来。
    由于晋国公室的逐渐衰落,在晋厉公时期,晋国四军的主力,已经由各卿族的族兵组成。两年前的鄢陵之战,中军将栾书和中军佐士燮“以其族夹公行”,也就是说作为主力的中军,已经是栾氏和士氏的族兵与国君直属的军队“公行”混编。上军、下军、新军的情况也差不多。
    所以这次集结部队,中军是韩氏、智氏的族兵,与已经衰弱的公行混编;而上军是中行氏和士氏的族兵,下军是栾氏族兵和士鲂的彘氏族兵,新军则是魏氏和赵氏族兵。新军被留在晋国以备万一有事,其余六位将军,除了士鲂先行去鲁国邀请援军之外,都将亲自领兵救宋。
    晋周则点起公室领地的八百甲士,作为国君卫队,与中军同行。训练了数月的冀县、苦县一千武卒,也接到了晋周的命令,前来汇合。晋周觉得,参加一次实战,要比训练一整年更有意义。何况,他对经过严酷训练的武卒有信心。
    十一月初的台谷,兵车云集,旗旌猎猎,随着中军将韩厥一声令下,甲士、兵卒加上民夫,足有二十万众,齐齐向东进发,整齐的脚步仿佛能让大地颤抖。
    晋周在甲士的簇拥下,跟在中军后方前进,他环顾四周,心中暗暗感慨。
    “这要都是我一个人的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