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让亲王在公府中挤一挤
作者:南宫二月   文武双全朱厚照最新章节     
    “还有,宫中不是选了一些勋贵家的女儿吗,让他们让几座侯府出来供入京的亲王居住。”
    谷大用说道:“皇爷,侯府的规格是不是略微低了些。”
    朱厚照无奈地说道:“暂时就这样吧,之前也没有这么多亲王入京,实在不行的话,让他们在成国公府和宗人府之中挤一挤,等以后京城扩建了之后,再给他们留出来建造王府的位置。”
    “是。”
    朱厚照一拍脑袋,说道:“对了,去看看京城改建的图纸画的怎么样了,有几个月了吧?”
    “是有几个月了,奴婢这就去看一看。”
    等待谷大用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时辰之后了,他手中还抱了一份沉甸甸的宣纸。
    “皇爷,您看,这已经快画完了,他们说只需要在细节再补充一些就可以了。”
    朱厚照看着摊开的宣纸,皇城没变,还是在正中央,外面一圈是原本的京城,九门之外又画出了一圈城墙,为外城。
    其实原本朱棣设计京城的时候,就把北京城缩小了。
    当时建造北京的时候,北京只是行在,南京才是正儿八经的京城,朱棣建造北京城的规模不超过自己老爹的南京城,才缩小了一部分,等到迁都之后,实行南北两京制。
    朱厚照就无所谓了,因为现在北京城已经定为首都了,跟朱棣的时候不一样。
    然而他扩建京城的想法跟嘉靖不一样,原本嘉靖当时扩建外城是军事原因。
    当时蒙古骑兵打到了京城近郊,就有人提出为了加强北京城防扩建,而当时的计划也是在四周扩建一圈外城,包裹内城,但是由于资金的问题,只建造了南边的外城,其余的外城就不再建造了。
    朱厚照建造外城是准备扩大京城,京城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且在他看来许多设施现在要提前搭好,比如学校,正在整改的太医院。
    虽然现在京城还没到爆满的程度,但许多事情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总不能想吃饭的时候,现种地吧。
    “皇爷,右都御史焦芳请见。”
    朱厚照被打断了思路,想着焦芳来干什么,让人收拾了一下,宣了他进来。
    “臣右都御史焦芳参见吾皇陛下。”
    “免礼平身,焦爱卿有何事情?”
    焦芳说道:“陛下,监察院现已对四品以上官员完成考察,其中监察院负责考察四品及以上官员五十五人,按照京察制度考评官员,称职者十二人,勤职者二十五人,供职者十八人,具体人员请陛下过目。”
    他说着就从袖中拿出了一个厚厚的题本递给了谷大用。
    朱厚照接过来一篇篇的翻看着。
    刘健、李东阳、谢迁排在前面,三人获得的考评都是称职,其余的比如刚进内阁的王华、杨廷和等人也都在称职里面。
    其实要不是这次京察不同于以往,由五品以上官员自陈变为监察院对五品以上京官考察,朱厚照召集亲王入京没这么顺利。
    京察自从洪武年间制定以来,四品以上官员上自陈疏,由皇帝决定去留。
    自陈是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六年工作中的种种不足,不谈实际政绩,只是在自陈疏上希望皇帝能够罢黜自己。
    但皇帝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场面话,又不可能真的去罢黜这些官员,通常对臣子多加鼓励,然后将其留任。
    这个自陈疏也就逐渐沦为了摆设。
    朱厚照就改变了这一套路,不让你们自陈了,直接釜底抽薪,让监察院对四品以上官员考察。
    这也就是内阁对于召亲王入京没有表达什么想法的原因了。
    要是放在弘治年间,这些人说不得就跳脚的指责皇帝了,皇帝刚刚登基,就视祖训为无物吗?
    而且不单单是这件事让内阁闭嘴,内阁还忙于研究涨俸禄这件事。
    每级官员该怎么涨,涨多少,这对于国库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支出,而且涉及的官员很多,内阁要是做不好,底下的官员恐怕就要跳着脚骂他们了。
    其实朱厚照后来又计算过,明朝官吏的工资实际上很多。
    因为除了他们本身的官位俸禄之外,还有柴薪皂隶折银,直堂直厅皂隶折银。
    柴薪皂隶,原本是按照官员品级高下,分派若干“随从皂隶”以供其驱使,宣德年间,令随从皂隶,系不愿应当者,每名月办柴薪银一两。
    直堂直厅皂隶,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是各自衙门的“随从皂隶”。
    这相当于每个月都能领取三份工资,这可不是他们对外说的明朝工资很低,不能养活一家人的现实了。
    就比如海瑞就领取过柴薪皂隶银,按照海瑞右都御史的官位,他的每年领取本折色俸禄114.1两,右都御史法定柴薪皂隶银共计144两,这相当于双倍俸禄了。
    但是海瑞没有领过直堂直厅银,他认为这个不合法。
    按照当时海瑞的官位,他可以领取的直堂直厅银每年为88.8两白银,他要是收了直堂直厅银,那就相当于领取了三倍俸禄。
    除了海瑞,其余的官员基本上都领过直堂直厅银。
    这样来说,明朝官员的俸禄还低吗?
    再说了,他们还有着灰色收入呢,当然这只局限于一些大官,普通的小官是没有什么冰敬、炭敬的。
    朱厚照也不打算取消涨俸禄,不过以后肯定是要把柴薪皂隶银、直堂直厅银取消的,毕竟这些是由百姓负担。
    “焦卿,在这些人的考评过程中,有谁涉及贪腐吗?”
    焦芳拱手说道:“启奏陛下,供职者中有八人涉及。”
    “行,朕知道了,朕会让都察院会同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这几人。”
    焦芳有些紧张,心中的说辞转了一圈,下定了决心说道:“陛下,臣请将这几人移交监察院审理,都察院平日里负责事务繁多,且处在京察之际,恐无多余人手。”
    朱厚照其实也在赌焦芳会不会提出由监察院处理,此时他知道他赌对了。
    因为只要权力分了下去,肯定会有人不肯放权,而且还会争夺原本的权力。
    就像内阁一样,当初的内阁也是毫不起眼的部门,到了现在演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内阁大学是不是宰相,胜似宰相。
    这些人里面,谁肯放掉自己手中的权力?
    而又能争权的时候,谁又会落在后面?
    这是人性。
    朱厚照漫不经心地说道:“可,监察院负责审理,锦衣卫协理,最后移交大理寺审判。”
    焦芳听完也是毫不意外,毕竟他也没想着监察院独掌四品以上官员审讯和审判,毕竟这权力太大了,势必要分权出去,不过现在的情况照比他预想的好很多了。
    他本来想的是陛下会驳回,让都察院主审理,监察院协理。
    那样权力就小很多了。
    “臣遵旨。”
    “还有事吗?”
    “无事,臣告退。”
    朱厚照看着焦芳出去,也是高兴,焦芳愿意争权是件好事,也不枉费自己提拔他。
    谷大用此时凑过来说道:“皇爷,明日徐昶带领锦衣卫就要离京了。”
    “嗯,希望他们南下顺利吧。”
    谷大用恭惟着说道:“有皇爷护佑,他们此行必然顺利。”
    ……
    成国公府。
    当代成国公朱辅的母亲,胡氏坐在椅子上,旁边是她的贴身大丫鬟。
    胡氏是上一代成国公朱仪的元配国公夫人,当然了,她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明朝初年重臣胡濙的女儿。
    当年的朱仪要是没有胡濙在后面给他出主意,朱仪可是无法袭爵的。
    毕竟他的父亲朱勇可是当时土木堡参战的将领之一。
    “老太太,婢子去成阳侯府看过了,那里比公府小多了,不过倒是干净,这几天下人们已经收拾许多了。”
    “干净就行,侯府只是临时住处,成阳侯还在呢,不要大动干戈,免得人家在背后说咱们国公府的人。”
    “老太太,婢子觉着侯爷不会的,毕竟成阳侯和咱们国公府是同宗,一笔写不出两个朱来。”
    成国公的母亲胡氏问道:“见到成阳侯了吗?”
    “婢子在府里只看到下人,没看到侯爷,婢子打听了,下人们都说成阳侯都不怎么回府的,有时候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还不住在府里,看一看就走了。”
    胡氏点点头说道:“他可是陛下的宠臣,不回府里,应该是忙于公事,听说他才十六岁?现在还没个家室,不回府也是正常。”
    丫鬟眼睛转了转,恭惟着说道:“谁说不是呢,这偌大的侯府净没个主人,咱们国公府和侯府同气连枝,这不是等着老太太主持呢吗?”
    “怕不是你这小妮子动了心思吧?”
    “老太太您别打趣奴婢了,我可不敢。”
    “服侍我这老婆子哪有服侍侯爷舒服啊?你要真有想法,哪日我让侯爷领了你去,堂堂侯爷身边没个贴心人伺候可不行。”
    丫鬟急忙跪下说道:“老太太,奴婢……还是想服侍您。”
    “行了行了,你去看看收拾的怎么样了,完事之后咱们过府吧。”
    “诶,奴婢这就去看看。”
    丫鬟面露喜色就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