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秋叶岔开话题说:“棒梗,学到高几了?”
“冉老师,自学到高一下了,期末高中能毕业了。”
“棒梗,你太棒了,高考一定没问题。”
高考今夏不是要game over了吗?“老师说我行,不行也行。”
“棒梗你最近怎么了?像换了一个人!”
棒梗一惊,多说多错!
“老师,您知道财大气粗吗?以前我是自卑。”
“对,你现在是自我膨胀!你们四个千万不要学他。”
槐花马上跳出来反对:“冉老师,我哥尊老爱幼、打野猪、捉鱼。哥是我的榜样!”
“槐花,你才三岁,就懂尊老爱幼这个词了?”
棒梗和槐花异口同声:“必须的。”
厨房里的笑声还是影响到客厅里的众学究。
刚才那老者问冉崇翰:“老冉,你把书托付给谁了?”
“就你刚刚骂的那小伙子?”
“那小孩儿?你真是暴殄天物,有些书你是连我都防着,概不外借,只能在这里看,还贴饭,真是五体投地地服你。”
“那小子能妥妥地保存书籍,你能吗?我可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就凭他黑漆漆的样子,不是农民就是烧锅炉的!”
“注意措词,别看不起他们。”
“怎么还不能让人畅所欲言了?又兴文字狱了?”
“我们还是欣赏石涛的真迹为上。”
徐奶奶终于回来了,拎了几条小黄鱼、海参。
“棒梗,小宋来了没有?”
“徐奶奶,他在客厅陪冉爷爷鉴赏张大千仿石涛的画作!您这海味挺新鲜的。”
“我还是找的我学生,老冉更有办法,可他就是不开口。”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还是要及时把后路找好。”
冉秋叶笑骂道:“棒梗,谁教你的怪东西。”
“没人教,乱想的!徐奶奶,我带高汤来了,海参泡发了用高汤烧,海带就炖排骨绿豆汤吧。”
“你带的东西真多。也不介绍一下这几个漂亮的小姑娘。”
槐花从自我介绍开始:“徐奶奶,我叫槐花,前天满三岁了,这是我姐小当和王春霖,那是我嫂子张骄。”
徐奶奶完全惊呆了,好半天才说:“棒梗,这就定亲了?也好,要对张骄负责到底哟!”
“是的徐奶奶。”
“张骄,你们几个一定要多读书,咱们女子趁结婚生子前一定要提高自己。”
别看冉家徐奶奶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知识女性,还是领着孩子在厨房另设桌子吃饭。
冉崇翰叫道:“棒梗,快来吃饭。”
徐奶奶推了贾棒梗一把说:“你出去吃,菜都一样,这是老规矩。”
贾棒梗没想到这种家庭还注重这规矩。他寻了宋小慈旁边的下位坐下,歉意地说:“老先生久等了。”
起初训棒梗的老者又说话了:“小子,要致歉就站着致歉,等我们谅解了,你才能坐下。”
冉崇翰劝阻道:“文若,孩子小,再说现在谁讲究这个。”
“哎,老祖宗的好东西都丢光了。”
众先生纷纷称是。贾棒梗本着食不言寝不语,就吃饭。
王敬棠不高兴了,“小子,这盘海参我们长者没动筷,你怎么先吃上了?”
看你不顺眼,处处挑刺,棒梗无奈地说:“老先生,我大杂院出来的,觉得规矩要与时俱进。”
冉崇翰高兴地说:“与时俱进这说法很新颖。棒梗,主人动筷、客人才动筷是有先例的。过去某地一户人家无钱买鱼,便用木头制了一条鱼,上色摆盘。因主人不动筷,客人也不动筷,无人发现其中的辛酸。慢慢,这无奈的做法流传开了。”
“所以,小的以为‘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做木鱼的功夫不如结网,所以空谈误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小子,你在说我们空谈误国。”王敬棠不满地说。
“老先生言重了,我只说踏实干事,您却上升到国事,转移话题挺厉害的、上纲上线不落人后。”
“小伙子,你几岁?老夫不与黄口小儿争辩。”
冉崇翰笑道:“文若,你跟这臭小子争论,先就输了。不如饭后再鉴赏石涛的佳作不行吗?”
贾棒梗不想去打脸,这是需要话语权的,他明知道是张大千仿作,但大千居士又不在场;他在场愿意自揭其短吗?类似现在代写论文的枪手,他会举报自己论文的获利者吗?
话不能随便说、菜不能随便吃,太憋屈,他干脆放下碗说自己吃饱了,请大家慢用。
“臭小子,说你两句就耍小孩子脾气,饭也不吃了?!”
“王先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对我一小人别太近了。”
“呵呵,你小子真生气了,好玩!”
“老先生,对于无关紧要的人与事,我从不生气。”
王敬棠几时被人无视过?其他老人也作壁上观。“小子姓啥?”
“姓贾,名叫贾梗。”
“你祖上出过一奸臣贾似道,可知否?”
贾棒梗在21世纪了解过自己的姓,对贾似道有所了解:“王先生知文天祥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人不知!”
“知道就好,他评贾公似道曰:‘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说明贾似道毁誉参半,怎能一叶障目。而‘卧冰求鲤’的王祥何尝不是王家的败类、沽名钓誉之徒,他若不提前与人串通,早冻死冰上了。他继母因他搏出名何其无辜!”
“竖子,一派胡言!”
“棒梗,不可多言。文若,他什么身份,你什么身份,不可纡尊降贵。”
贾棒梗看在冉崇翰书没到手的份上,忍了,原来这群士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他在厨房给妹妹夹菜剔鱼刺,正不亦乐乎时,冉崇翰叫冉秋叶加米饭。他见冉老师一直照顾老老小小,没吃上几句,便端饭去了。
“老先生,这是我在昌平种的小站稻,请大家品尝。”
“津市小站稻有些名气,不成想昌平也产……咦?这米饭的确不错!”一位老先生客观地说。
王敬棠尝尝,点赞道:“小伙子,种稻你是专业的,给我来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