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之前,刘兴祚便得到了袁可立的默许,这里面也有崇祯皇帝的授意,允许他在辽南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没有文官太监的监管下,可以独立自主地指挥麾下两万汉军。这一特殊待遇,使得他成为大明境内众多总兵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权力让其他总兵们望尘莫及。
如今的刘兴祚,只差一个响亮的挂印将军封号了。
只要再立下一个不大不小的功绩,或许就能获得一个名副其实的将军称号了。
那么问题来了,平辽、定辽、镇辽、征辽、灭辽将军,到底哪个才算是动听一点呢?
就在这时,刘兴祚陷入了幸福的选择困境之中。
然而,当他们来到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辽河平原时,刘兴祚和他的两万汉军便远离了海岸线,失去了千山山脉的庇护,也无法得到登莱水师在海上的支援。
此时的刘兴祚开始感到有些心虚。
他凝视着眼前一望无际、茫茫一片难以看清边境线的辽阔平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如果精锐的八旗红甲骑兵在这里发起冲锋,以自己手下这两万汉军的实力,恐怕根本不是对手。
于是,他率领大部队在盖州城停下脚步,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崇祯二年十月初五,天聪三年十月初五。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大明朝旅顺总兵、节制金复盖海四州兵马的刘兴祚收到了一份重要的军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自我衡量断定这是一个攻打金国的绝佳时机。
与此同时,鲁豫总督袁可立正在后方登莱镇督办粮饷。刘兴祚与他的兄弟刘兴治以及其他部下商议后,一致认为盛京此刻兵力空虚,正是他们进攻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刘兴祚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除了留下少量兵马驻守金州旅顺港外,他率领着本部的两万汉军倾巢而出。其中,有一千人配备了崇祯一式火铳,而另外还有十门可以随军出征的崇祯一式火炮。
此外,刘兴祚还下令让登莱水师一部的十五艘战舰随军出征。其中包括五艘新型西式战舰,这些战舰都装备了隼炮。它们将沿着海岸线保护大军的侧翼,并在关键时刻提供火力支援。
大明军队的边兵,哪怕不是最精锐的新式近卫军勇卫营,也都开始逐渐换装。特别是像刘兴祚这样锐意进取、敢于拼搏的军队,更是受到了崇祯皇帝的格外关注和青睐,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装备更新。
这支庞大的军队总计三万余人,但对外宣称拥有十五万大军。他们采用水路和陆路同时进军的策略,气势磅礴地向建奴统治核心地带进发。
在行军途中,当大军经过盖州、永宁、连云岛这些曾经被明金双方激烈争夺过的地方时,当地的女真人村寨纷纷望风而逃。与此同时,辽东汉人们纷纷举起反抗旗帜,剪掉象征着奴役的鼠尾辫,拿起锄头、粪叉等简陋农具前来投奔。
辽东地区的百姓们带着老人和孩子一同赶来,其中一些年长的老者见到刘兴祚率领的虎狼之师后,不禁感动得泪流满面,环顾四周激动地说:\&老朽本以为此生无望,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亲眼目睹王师北上平定辽东的这一天!\&
登莱镇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前进着,一路上,已经所剩无几的汉民纷纷出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不过这夹道欢迎的场面中,总是感动中多了一些滑稽。
汉人们一个不注意,就会被大风吹走帽子,连假发套也一并吹走,露出一个个光头。
而那些汉军哈哈大笑,也是摘下头盔,露出一个个刚蓄发不久的平头。
一时间,众人互相望去,都是平头或者光头,皆是释然一笑。
接着就是一股愤懑压抑的情绪,在所有汉人心中炸起。
一小队官登高一呼: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等受贼割发之辱,犹受杀父母之仇。
如今大仇当报,愿咱兵民协力,除贼在此一举!”
他的声音如同一股洪流,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原本有些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名小队官身上。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共同的目标。
随后,更多的人纷纷附和起来。
“除贼在此一举!”
“除贼在此一举!”
……
呼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响亮。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由、尊严的渴望。
那份汉人是辽东主人的情怀。
这些士兵们的战意也随之飙升到了极致,仿佛要冲破云霄一般。
对于那些由不足十人的建奴八旗驻守的县城和村寨,登莱镇的三万大军完全不屑一顾。他们深知自己的实力远远超过对手,这些弱小的敌人根本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更何况,在盖州以南地区,女真八旗兵甚至没有驻扎防守。
尽管盖州早在天命六年就已经归顺大金,但努尔哈赤却选择了收缩兵力,并下令毁掉城池,放弃了对辽南诸城的驻守。因此,这片土地上的女真人实际上只是一些前来开荒种地的妇孺而已。
而去年,刘兴祚在攻打鞍山时,所面对的其实都是些女真人中的老弱病残以及汉人的仆从军队。
这一次,登莱镇两万大军有信心以绝对优势战胜敌人,取得更大的胜利。
为何女真人于天命年间便已将辽东明军彻底击溃,但直到天聪三年仍未在辽南驻军呢?这其中缘由有以下几点:
其一,当时女真人见大明军队在辽东已无力回天,便一心追击辽西的关宁军,无暇顾及辽南地区。
其二,辽南的汉人在沈阳、辽阳沦陷后纷纷逃离,使得偌大的辽南无民可驻。军队若在此地驻守,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能被活活饿死。
其三,女真人难以在辽南狭长且碎片化的海岸线与明军残余势力进行过多的对峙和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