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观众朋友们肯定会有许多感慨。
有人可能会觉得,
诸葛亮已经占据五丈原,似乎已稳操胜券,
若能坚持下去必将前途无量。
但也有人可能会认为,
诸葛亮在五丈原这块弹丸之地已陷入困境,
即便时间充裕,也难以再扭转战局。
我们可能不禁会想,
曹叡会不会因汉军长期入侵国土造成的政治压力,而改变决策,下令进攻?
又或者,当渭水进入枯水期,
诸葛亮进攻的难度大大降低,他会不会选择放手一搏?
再者,
即便有屯田之策支撑,汉军仍然需要庞大的粮草供应,
诸葛亮即便健在,
会不会也因为粮草问题而先于司马懿撤退?”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蜀汉的擎天之柱倒塌了。
后来者们再也无法创造灿烂的历史,
只能在无垠的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诸葛亮的弟子姜维,
穷尽一生也只能换来蜀汉三十年安稳。
蜀汉的生命或许从诸葛亮死去的那一刻起,
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诸葛亮在军事上确实没有太大建树,
这不是因为他的军事实力弱,
只是因为双方一开始的差距,实在太过巨大了。
诸葛亮已经用尽一切办法去缩小差距了,
甚至都做到了逆势而上,
以蜀汉一州之力,
走过‘难如上青天’的蜀道,
压着有九州之地的曹魏摩擦。
可惜,老天爷没有多给他十年……”
“于后世而言,
诸葛亮的名气之所以能达到令人惊叹的高度,
其原因并不仅限于他自身的卓越才能。
更为重要的,是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种对国家,对民族,对主上的忠诚与贡献,
使得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更加崇高。
他对法治和公平的坚持,
以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格魅力,
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以至于诸葛亮的名字,
已经超越了个人才能的范畴,
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
一种对忠诚、智慧和献身精神的赞美。”
“诸葛亮临终时给后主上书言: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每每读之,让人不觉感慨,一代明相,心忧社稷,勤劳为国。”
看到这里,
许多人心中激荡,忍不住纷纷感叹,
“诸葛亮,实乃人臣之典范,其忠诚与智慧并重,堪称世间少有!”
“是啊,他不仅谋略过人,更有文人风骨,当真是文人楷模!”
“诸葛孔明确实令人钦佩,但他事必躬亲,或许也限制了蜀汉其他人的成长吧?”
“他的五次北伐,虽然显示了其坚韧不拔的决心,但也耗费了蜀汉大量的国力,此举是否明智,值得商榷。”
“一代名相,终究也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如若他能更注重团队合作,或许蜀汉的命运会有所不同。”
“……”
在人们的热议声中,苏治继续讲解道,
“诸葛亮的一生其实并不完美,
他也有瑕疵,有疏忽,甚至有错误。
因为他毕竟是人,而非神只。
诸葛亮最大的问题,
无疑就是在培养和选拔人才上。
与曹操、王猛对人才的‘唯才是举’不同,
诸葛亮坚持的选拔标准,首先是重德,其次才是才能。
要知道,有才能的人本就很少了。
再要求品德也要高尚,那可真就是凤毛麟角了。
这种严格的选拔标准,使得蜀汉后期可用之才寥寥无几。
诚然,姜维、蒋琬、费祎等人都是杰出的英才,
但遗憾的是,
他们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人才的匮乏,
导致蜀国后期出现了人才断层的严重局面。
诸葛亮他似乎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
以他自身为标杆来选拔人才,
那可真是太为难天下的英才了。”
“诸葛亮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
就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在蜀国国内,
只要是达到刑杖二十以上的事情,
诸葛亮就要亲自过问和处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
蜀国还仅仅只是一州之地,
要是整个大汉,那岂不是连休息和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尽管历史上也有像崇祯帝朱由检那样勤奋的皇帝,
虽然历史上也有洪武帝这种,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其它时间都在处理政务,而且还活了七十一岁的奇葩。
但毕竟这种‘天赋异禀’的家伙,是极少数的。”
诸葛亮:“每天只睡两个时辰,还活了七十一岁……洪武帝朱元璋,想必也是一代明君吧。”
洪武帝朱元璋:“……”
“诸葛亮身为丞相,
他的首要职责,应该是辅佐皇帝并确保百官能够各司其职。
可他却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
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消耗了他的个人精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培养。
正如兵法所云:‘将者将兵,帅者将将。’
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
诸葛亮更应着眼于让各级官员在其职位上充分发挥作用,
而不是将所有任务都揽于己身。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
繁重的工作负担,导致了诸葛亮过度劳累,最后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的性格过于谨慎,
他总是担忧他人无法胜任工作。
但是得不到实践锻炼的官员,
又怎么能够胜任工作,独当一面呢?
要知道,团队的整体力量,永远比个人强大!
强大的团体,才能让国家兴盛!”
苏治的话,令诸葛亮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诸葛亮对着光幕深深一礼,道:
“苏先生这番教导极为深刻,
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孔明,受教了!”
听到苏治的这番话后,
朱元璋也忍不住感叹道:“是啊,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难敌众志成城。咱当年能够建立大明,靠的也正是身边一群忠心耿耿的将士啊。”
朱棣心里却嘀咕道:“可你却差点儿把他们给杀光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由得大笑道:
“我从【晚清之殇】副本满载而归!
还有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等文武双全之人!
就问这样的阵容,算不算强大?”
“确实如此!”雍正皇帝点头道:“朕推行改革,令大清有了生机。
这里面,离不开一批得力大臣。
团队之力,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