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突厥人,李靖成神的踏脚石
作者:权照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最新章节     
    “经过一番分析,李靖最终成功地说服了李孝恭。

    于是,唐军先是故意派羸弱之兵,进攻对方的防线,示敌以弱。

    同时,唐军在暗地里集结精锐兵力,静待出击良机,以期给敌军来个出其不意。

    攻击敌军防线的唐军皆是弱旅,自然无法突破敌军防线。

    他们假装败退(实际上也确实处于劣势),

    陈正通果然上当,率领守军出击追击。

    但他们追击不出数里,

    就遭遇了李孝恭率领的主力部队的伏击,结果大败而逃。”

    “唐将阚棱此前曾是杜伏威的部下,

    而陈正通所率领的步军中,不少士兵都曾是他的旧部。

    双方军队一交锋,阚棱便脱下铠甲,表明自己的身份。

    敌军士兵见状,斗志瞬间消散,纷纷选择逃走或者干脆投降。

    李孝恭、李靖等人则趁机扩大战果,

    成功拿下博山、青林两地。”

    看到这一幕,观众们再次忍不住发出赞叹,

    “李靖的对局势的把握,当真可怕!”

    “就好比两军对阵,一方是正常的视角,另一方却能把你前后左右里里外外看个通透,这仗还怎么打?”

    “不愧是一代名将,其智谋与胆识均非常人所能及。”

    “真正的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的博弈。”

    “李靖的每一次决策都显得那么闲庭信步,真是令人神往。”

    视频继续直播,

    “中了李靖‘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计策后,

    冯慧亮、陈正通麾下士卒战死、溺死者近万人,最终狼狈逃回丹杨。

    李靖率轻兵一路追击,直至兵临丹杨城下。

    辅公祏眼见局势不利,心中充满了恐惧。

    尽管他手中还有数万大军,但心中却已经斗志全无。

    最终,辅公祏弃城逃走,向东投奔其死党左游仙驻守的会稽。

    李积紧追不舍,带兵追击而去。

    随着辅公祏逃亡,其麾下将士见大势已去,纷纷选择逃离。

    辅公祏本人在逃亡至武康时被擒获,随后被送往丹杨斩首。

    至此,江南地区得以平定。”

    “值得一提的是,

    李靖厉害的地方,不仅在于他洞悉时局、用兵如神,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他还精通政务,拥有出色的治理能力。

    据史书记载:丹阳连罹兵寇,百姓凋弊,靖镇抚之,吴、楚以安。

    正因此,史称李靖‘才兼文武,可出将入相’绝非虚言。”

    “李靖成功平定辅公祏、冯惠亮、陈正通等人之后,

    整个南方,全部被纳入李唐势力的掌控。

    李渊得到消息后,盛赞李靖:‘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虽然有些夸张,但却也不算吹牛。

    此刻,若展开大唐的疆域地图,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

    关中、陇西、华北、中原、山东的平定之功在李世民;

    而江淮、江南、江汉以及岭南等南方的疆土,则来自李靖的贡献。

    两人一南一北,

    携手完成了大唐统一华夏的伟业。“

    “李唐完成华夏大地的统一之后,

    急需一个稳定的环境来恢复民生,发展农业和经济。

    然而北方的突厥人,

    却趁着中原大地民生疲敝之时,频繁南下侵扰唐境,成为了唐朝的心腹大患。

    武德九年,

    唐太宗李世民刚即位不久,便遭遇了突厥的大规模入侵。

    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铁骑深入关中,

    直逼渭水,

    朝野上下震动!”

    “在这个关键时刻,

    李靖向李世民建议,设下疑兵之策,

    并以金帛财物作为交换条件与突厥结盟,

    最终成功迫使颉利退兵,史称‘渭水之盟’。

    但这种事情,对雄心万丈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

    此后,李世民痛定思痛、励精图治,

    下定决心要加强国力,一雪前耻。

    为了训练出精锐士兵,他甚至亲自在东宫显德殿前教授诸卫士卒射箭,训练精锐。

    直至贞观三年八月,突厥突遭天灾人祸,国力大衰。

    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书陈突厥可取之状,

    唐太宗李世民同意了张公瑾的提议,

    下令出兵讨伐突厥,

    一雪国耻!”

    “大战将至,

    战功卓着,谋略过人的李靖,

    自然成了大军主帅的不二人选。

    唐太宗下令,

    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以张公瑾为副手,统领中路主力军队。

    并州都督李积被任命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丘行恭作为其副手,率领左路军。

    此外,还有左武卫大将军柴绍、李道宗、卫孝杰、薛万彻等将领,

    共率领六路大军,合计十余万人,

    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次年的四月,唐军抵达马邑。

    李靖派出的探子刺探到情报,

    得知突厥的颉利可汗正在定襄屯兵,

    但其军队士气低落,内部更是矛盾重重。

    李靖当机立断,决定对定襄发起突袭。

    打仗,其实打得就是情报。

    所以李靖每次出兵前,都会先派出探哨收集敌情,

    确保能够在充分了解敌情的基础上,

    找到敌军的弱点,制定破敌计策,

    再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决定发起突袭的李靖,

    亲率三千精锐骑兵,

    旦夕之间便抵达了定襄以南的恶阳岑。

    唐军的突然出现,让颉利可汗感到不可思议,

    他误以为唐军主力已经全面压境,

    因为在他看来,

    若非有强大后盾,李靖怎会有如此胆识单独突进?

    正因此,颉利可汗选择了消极避战的策略。”

    百姓们议论起来,

    “李靖可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你看李靖,他虽然看似在行险。但实际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密计划后的决策。”

    “没错!李靖就像蛰伏的猛虎,不出则已,一出必杀!”

    “相比韩信,我其实觉得李靖更强一些。”

    “确实不好说……要是把韩信换成李靖的话,不知道项羽能抗多久?”

    “……”

    “李靖敏锐地察觉到突厥人的犹豫,

    于是果断抓住时机,发动夜袭,

    竟然一举攻克了定襄。

    唐军的突然袭击,让突厥措手不及,

    颉利可汗不敌,只好向北退去。

    但在撤退途中,突厥军队又遭遇了李积的伏击,伤亡惨重。

    面对如此困境,突厥只好向李世民求和,以图暂时缓解战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突厥派遣使者前来求和,

    唐太宗李世民也相应派出唐俭作为使者,前往谈判。

    但这仅仅是李世民的拖延之计,意在迷惑突厥,降低他们的警惕性而已。

    果然,李靖等人对李世民的心意也是心领神会。

    于是他们在未经上奏的情况下,主动出击。

    此举,与当年韩信在郦食其与齐王谈判时出兵攻齐的情况,颇为相似。

    但不同的是,

    李靖的进攻更为迅猛,

    几乎在瞬间就将突厥军队击溃,并生擒了颉利可汗。

    唐俭也得以全身而退,避免了成为下一个郦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