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屯子的东西
作者:老夫年十八   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最新章节     
    当天跟黄学全聊完,将今年蜂蜜产量人为确定下来,到时候送到合作社,趁着秋收后晒粮有时间空闲,山里也没有下雪封山路还好走,赶紧先送下山去,换一部分物资带上山来,准备囤货过冬。

    后续两天在屯子里收拾整理,将下地需要用到的工具全部准备好。

    家里的母牛今年又下了头牛犊,大的牛也长大了。

    牛是两周岁成年,可以开启劳动生涯,之前因为岁数不够,没人舍得去用,毕竟牛属于大牲口很值钱,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一头牛比一个人还要金贵。

    因为是屯子里从小养的,对人比较熟悉,比寻常的成年公牛要温顺得多,加上平时会有意识地引导,今年收粮带过去地里拉东西,等到明年开春,牛可以直接下地开垦。

    至于收粮,用不着它,只需要带着工具过去就行,回来的时候拉粮。

    至于刚下的那头牛,谢一城早先跟张富贵白平安说过家里牲口的事,张富贵主动开口要买下来。

    并且听了谢一城的话,是用整个屯子所有人出钱的方法,将牛的产权归属于整个屯子,谁用谁提前说。

    收粮集中使用就一起用,尽量保证平等。

    毕竟一头牛价格不低,谢一城知道后续情况,尽量让耕牛属于整个屯子才能避免不少事情。

    至于羊,谢一城后续想了想还是留着给家里补补脂肪蛋白质吧,维持住就行,这东西价格也高不到哪去,加上他平时多数时间也不在家,没法进山打东西带回来,刚吃屯子里分的东西也不是事,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今年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进山的东西好些都没有回来,狐狸群元宝进山有一阵没见着。

    谢一城只能当是在山里成家生崽没时间,尤其是元宝,它找的是山里的母黑熊,谢一城之前就跟屯子里人说过,不准让它带回屯子。

    野生的黑熊不比从小养的,危险性极大,熊伤人可不在乎是公熊还是母熊。

    至于原先那两只小猞猁,现在长大了基本不出屯,按照屯子里人说法,真给这东西当猫养了。

    尤其是饮食习惯,跟人时间久了,早先吃肉比较多,现在是荤素搭配着,虽然没办法完全戒掉肉,也有了不小变化。

    屯子里已经很长时间没见着老鼠了,早先是几只带回来的狐狸在屯子里防着,老鼠根本不敢进屯,进来一个没一个,狐狸专门吃老鼠。

    后面狐狸进山,两只猞猁长大接过来活,这又是老鼠天敌,在山里就抓老鼠吃。

    就是这个头比寻常家猫大了不少,老鼠根本不够吃,加上两只进了屯子不咋出屯捕猎,顶多就在屯子周边,夜里出去白天要回来睡觉歇着,人喂的可是不少。

    也就是现在屯子里吃食相比以前多了不少,加上两只猞猁加在一起都远抵不上半头黑熊的饭量,让人没觉得有啥压力。

    这次收粮,两只长大的猞猁也是少有的主动要跟着一起出屯,有了些变化。

    “哥你忙活啥呢?还没准备好?”

    “别着急,我给牛喂一遍,这东西比我还金贵,我饿着它都不能少吃一口。”

    谢一城听着走进棚子,看着谢一国还在喂牛,忍不住苦笑道:“这东西再金贵也用不着这样,现在又不是入冬地上没东西,进山啃点草也能垫垫肚子。

    “再说牛再金贵,也不可能跟人比,啥时候一头牛能跟一个部队团级干部比了,还是一身功在身的。”

    在现在很多人眼里,牛就是金贵。

    可是在谢一城眼里,牛是很重要,但是受过的教育告诉他,人哪怕是跟大熊猫在一起,只要人受到生命危险,不论是被大熊猫袭击还是说野外遇险将要饿死,主动出击都是不违法。

    人命大于一切。

    更不要说谢一国这种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团级干部,再怎么算,也比一头牛金贵。

    谢一国笑着道:“这不是就这么一说嘛,这喂牛确实要喂好,多在意。”

    “在意在意,必须在意。”

    谢一城顺着话说:“哥,在意完了该走了,外面要到齐了,就等着你这当干部的指挥咱们谢家屯乡亲们进行收粮大作战了。

    “你要把打洋鬼子的劲拿出来,咱们干一场大的。”

    “我这刚从战场上下来没多久,可是不想再回战场,你这又赶着给我往上推。”

    “就是这么一比较,我先出去等着,你快点,要是整不动喊我一声,咱家牛性子温顺归温顺,架不住它对你不熟,性子倔着呢。”

    “行,有事我喊你。”

    谢一城走出屋,看着在屯子里已经聚集的人走上前。

    “一城,咱哥咋还不出来?”

    “再等会,在给牛喂料呢。”

    “现在给牛喂料?又不是种粮,不一定能用得到,屯子里有驴车木板车,不带就不带了。”

    “带上好,带过去正好能用的到,人还没到齐,不差这一会。”

    谢一城跟身旁人说着,一胜一勤跑到身前等着。

    至于胡碧芸,她这次不用跟着下地收粮,在屯子里好好歇着,家里孩子还小,加上王芳那边也要照顾需要人。

    屯子里相比较之前,这次下地的人反而少了一些,屯子里最近几年的新生儿太多,一两岁甚至只有几个月的孩子有二三十人,相当多,这些需要人照顾。

    之前因为战争原因,为了避免孩子生下来没法养活或者半途出现意外夭折,选择了主动不生, 王芳就是其中之一,屯子还有好些都是这样,一家一个孩子或者两三个孩子的很多。

    小鬼子动不动就扫荡,生下来害了孩子也害家里。

    东北解放后红国成立,加上屯子里粮食够吃后,一个个开始闷头使劲,谢家康跟王芳就是典型,三年多时间抱了两个孩子。

    不过根据之前从王芳口中得知的消息,谢家康今后不会再要孩子了。

    这次摔着伤身子,谢家康也觉得家里头三个孩子足够,平时他不在家全要王芳一个人带,哪怕有白敏兰帮忙照顾着也不容易。

    谢家康也是目前屯子里目前唯一一个明说着今后不要孩子的成年人。

    三个孩子现在看起来是不少,可是相比较同时代的人来说,其实并不多。

    这个年代因为战争停止混乱日子结束,老百姓对未来日子有奔头生育意愿强,建国后的生育人数是年年涨。

    年生育人口破千万是从1945年开始,而那一年小鬼子投降,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到了1949年,全国出生人口不到1300多万人,50年51年增长到1400余万。

    而到了去年,也就是1952年,出生人口达到往年未有的高点,相比较上一年人口暴增,出生达到1724万人。

    出现这种情况,是随着全国各地剿匪逐渐结束平定下来,生育意愿极其强。

    往后一段年月,除了那三年,基本年年出生人口都在涨。

    甚至在三年结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62年,出生人口直接突破2000万。

    后续一段时间,城市家庭,一家三五个孩子很正常,农村七八个孩子更是常见,甚至有些农村一家能超过10个孩子的。

    这要是放在现在北边的毛熊,对于生育超过10个孩子的妇女,都要发放英雄母亲称号,可以进行优先分配住房,免费乘坐一些交通工具。

    真实打实的拿实惠支持的,哪怕是后世的大毛经济再不好,也签署过一项命令,对于10个孩子的母亲一次性下发可兑换11万Rmb的卢布。

    人口,很多时候确实对国家影响很大。

    毕竟人口越多,市场越大,国家提升潜力就大,战争潜力也一样深,打仗打的就是人,大毛跟大毛脑袋打烂也是阵地推进,还是需要人口。

    只不过人口太多了,生存压力也大,这是同样需要考虑的。

    只是时间在变动事情也在变,当你放开、限制再放开,一切就不一样了。

    谢家屯今年收粮,除了胡碧芸外,像王芳李燕胡碧芸他们这些青年女性以及白敏兰那样50多岁的中老年女性,在这种时候全都要下地干活的。

    现在因为孩子问题,需要留下不少在屯子里,加上后续还要做饭给下地收粮的男人送过去,以及屯子里需要留下几个壮劳力防止野兽进屯或者是其他意外事件。

    跟着屯子里人聊着,那边胡碧芸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上东西过来,谢一城瞧着赶紧走上前接着:“咋还抱着孩子出来了,这天凉了赶紧回屋去,拿东西你吆喝一声我听见就进屋拿了。”

    胡碧芸脸上带笑:“我顺道送过来,小六六醒了不愿意睡,我一走他就闹,抱起来就不哭。”

    谢一城接过东西离近看着被小被子将身子包裹严实的六六,大眼睛好似明镜般将谢一城的身影倒映着,也不哭也不闹,父子两人就这么愣愣看着。

    “回头还是别天天抱,抱习惯了回头只要你一放下他就闹腾,今后忙活的还在后面。”

    胡碧芸答应着:“嗯,就一次,等回去就放在。”

    “让我也瞧瞧让我也瞧瞧!我也瞧瞧小六六。”

    一勤前倾着上半身布鞋褶皱踮起脚尖,伸着脖子要看。

    “你小姑姑可喜欢你,长大可要好好孝顺你小姑姑。”

    胡碧芸慢慢蹲下身子,将孩子抱着让一勤看着。

    一胜歪着脑袋贴着一勤,两人齐齐看着。

    六六也是一样,看着两人,一点不闹腾。

    “聚一块干啥呢?”

    这边一家扎堆看着孩子,身旁还有其他人逗着乐,那边传来声音。

    谢一城抬头望去开口道:“大爷,人都到齐了,咱们啥时候走。”

    “现在就走。”屯长打量着屯子里疑惑开口问道,“一国呢?”

    “我哥在屋里喂牛呢,也该出来了,我去喊一声。”

    “喊上吧,要是不行牛就不带了,回来运粮再怎么也不能差那头牛带车装的。”

    谢一城这边刚要迈开腿,就见谢一国牵着牛走出棚子。

    “哥,绑上板车咱们走,就差你了。”

    “走走走,这牛倔的厉害,我喂它东西,在棚子差点跟我干起来了。”

    听着谢一国话,周围人听着齐声大笑。

    “一国,你跟牛不亲,这事让一城来更好使,咋说都是亲生的。”

    “别瞎说,啥亲生的,人家一城有媳妇有孩子的,说话没个把门,那是亲自看着生的。”

    “对对对,亲自看着生的,那牛跟他亲。”

    谢一国笑了笑没接话,跟谢一城两人将板车绑好架在牛身上,一辆简单的牛车组装好。

    屯长看着谢一国忙活好吆喝一声:“都到齐了,东西全带上别忘了,趁早去,这边赶紧忙活完那边还要忙活,都不能耽搁。

    “附近周围屯子我都去问过,没有一个不减产的,今年跟往年不一样,都打起来精神。”

    听着屯长的话,众人脸上的笑意慢慢褪去,心情有些沉重。

    是啊,今年粮食能收多少还是个未知数,一点都不敢耽搁,这边地里收完还要去那边忙活。

    粮食收起来还要赶紧晒,现在看着天气是好,可是谁也说不准后续还有没有雨。

    要是到时候晒粮的时候下场雨,全完了。

    几十人赶着驴车马车牛车,一路奔着耕地去。

    相比较前几年,屯子里的大牲畜多起来,不论是春耕还是秋收,都轻松不少,不然全靠人力来忙活,又累干的又慢。

    去谢家屯耕地的路,也比前几年好走不少,除了耕地外还有蜜蜂养殖,加上之前跟几家屯子来往帮忙修山道的原因,这条路也修了不少。

    不说全部用石头铺了一遍,地上杂草清除阻隔的树木砍伐掉拓宽路面,加上地面压实,一路走着很方便,即使有些因为坡度起伏也没有太大,行人牲畜木板车现在前往耕地处极其方便。

    修路,修的不仅仅是山道,修的也是方便。

    一路直奔到田地间,早有人在这守着准备,迎着人到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