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反我即是
作者:墨损文香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最新章节     
    荒谬!
    荀彧只觉得眼前这一幕实在是太过荒谬,
    在许都被所有人视为珍宝的三公丞相之位,在刘备看来似乎却根本不放在心上,这种理念上的不同让荀彧一时间有些失神,
    虽然他也知道,曹操登临丞相之位确实有刘备咄咄相逼的成分在,
    但他也知道,
    曹操是真的十分看重这个位子的,如若不然,也不会再他反对其上位三公后心不能平,夜不能寐了!
    所以,
    刘备和李忧二人的反应,无疑是荀彧极其无法理解的,他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可载入史册的要位,刘备却如此的不在乎,
    想到这儿,
    荀彧立刻看向刘备,认真问道,
    “玄德公!”,
    “这三公之位,已经是汉室历来最高的荣誉了,怎么在你们眼中却如此不屑一顾?”,
    “难道你们就没人想要名垂青史吗?”,
    “果真能名垂青史吗?”,
    不等刘备开口回答,李忧却先笑出了声,不为别的,主要是能否“名垂青史”这件事,还真就在他的专业领域之中,
    只见他有些看向荀彧反问道,
    “文若先生,既然你问了玄德公一个问题,那么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
    “袁家四世三公,你觉得他们在后世评价之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声名?”,
    “这......”,
    荀彧被问的有些愕然,他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常理来讲,四世三公确实应该被后世铭记,但他的理智却又在告诉他,袁家,在后世,很可能成为一个反面教材!
    而在见到荀彧的表情之后,
    李忧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先生仔细想想,袁家这三代公侯,除了第一代的袁安袁邵公,能得一个严肃庄重,受人敬仰的称号,剩下的两位,其实也就是无功无过罢了,没准还得有一个贵宠无比,富侈过度的名声,实在没什么可被后世铭记的!”,
    “先生觉得,我这话说的对吗?”
    李忧微笑着看向荀彧,不等他开口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我大汉四百年国祚,须被后世铭记者不计其数,譬如再复大汉兴盛的文帝武帝,譬如封狼居胥的冠军侯爷霍去病,甚至先生的那位旧主,也定然要为后世所铭记,”,
    “但这个原因,是因他曹孟德献刀刺董,是因为他联合十八路诸侯兵临虎牢关下,是因为他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也是因为他那句“这天下若无我曹操,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但绝对不可能因为他进位三公!”,
    “文若先生,被后人铭记者或许未必有多么崇高的地位,但一定有着常人叹为观止的功绩和极强的个人魅力,如果真的是当上三公就要名垂青史,被万世称颂,那后世的文人士子,岂不是眼中只剩下功利了?!”,
    听到这话,
    荀彧顿时有些哑口无言,
    待他思索片刻后,
    还是犹豫的看向李忧问道,
    “可若是如此,那些文人士子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清名,岂不是做的都是无用功?”,
    “也不能这么说吧!”,
    李忧耸了耸肩,淡定说道,
    “对于当世来说,清名自然是极其有用的,但想要靠着这种事名垂青史,多少有点想当然了!”,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毕竟这群士子大多数都是世家出身,脑子和正常人不太一样!”,
    “嗯?”,
    荀彧有些无语的看向李忧道,
    “我说......这和是不是世家出身有什么关系,我怎么觉着你这是指桑骂槐呢!”,
    “我可没有!”,
    李忧摇了摇头,耐心的看向荀彧解释道,
    “是这些世家的脑子和大众百姓完全不同,他们控制天下读书人的进身之阶,所有人都只能屈服于他们的门下,久而久之,便会觉得自己才是天下的中心,而在这种心态下,自然就会认为他们追求的那些名声会被天下人所认可!”,
    “其实不然的!”,
    “对于百姓来说,活着就已经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了,他们要算计每天吃多少粮才能过冬,算计每年要存下多少铜板才能心里踏实,种田的怕旱涝,做工的怕没活,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对什么高官歌功颂德!”,
    “真正能让他们记住的,只有真正为他们做事的人罢了!”,
    “这......”,
    荀彧被李忧这一通嘴遁说的哑口无言,不得不说,在确实占理的情况下,这招确实是好用的紧,
    “文若先生!”,
    就在荀彧有些不知所措之时,一直在一旁看着的魅魔......啊不,应该是刘备站起身来,拍了拍荀彧的肩膀道,
    “伯川的一些想法,乍一听确实是离经叛道,但其实仔细一想,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刘备顿了一下,
    淡定说道,
    “我知道文若先生问我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觉得自己虽然心向汉室,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对曹操从一而终,所以觉得自己心中有愧吧?”,
    “我......”,
    荀彧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有对刘备撒谎,
    “回玄德公话!”,
    “不管是什么原因......身为臣子,终究是没能侍君而终,实在是......”,
    “那样不对吧!”,
    刘备笑着看向荀彧,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这可是你的祖先荀子所言,为什么先生却忘了呢?”,
    “这......”,
    荀彧呆愣在场,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被人用自家先祖的话教育自己!
    但刘备却没有停嘴,
    只见他继续说道,
    “曾经在攻打审正南之时,这位义士一再强调自己不可面南而死,从那时候我就知道,一味的愚忠,会让义士死的不明不白!”,
    “那时候,我就和伯川他们说过一句话,如今也送给先生你!”,
    “若是有一天,我刘备不再值得追随,”,
    “所有人都不必犹豫!”,
    “反我即是!”,
    荀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