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跨海东征(四)
作者:钟山布衣   爆炒五花肉po最新章节     
    闲话总有终了时。
    刘仁愿与雷火于交谈之中,相互了解了一些事情,同时也完成了“教会”任务。而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午夜“子时”。
    “校尉,王决差人回来带路了。”老张头向谢岩禀报道。
    “现在什么时辰?”谢岩问。
    一旁“计时兵”立刻答道:“还有两刻至‘子时’。”
    “传令,全军预备,‘子时’出发!”谢岩毫不犹豫地发出军令。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整支大军立即行动起来,开始整装、列队……
    几乎在同一时刻,刘大山率领“武平堡”老兵组成的“亲卫队”,已经北上超过二十里,且完成分队,派出五十人继续往“熊津口”进发,自己则带人向偏东方位前进。
    今晚多云,月亮时不时的隐没在乌云之后,以至于光线微弱,目力难以及远。即便如此,队伍里也无人抱怨,更没有人开口说话,于无声中默默步行。
    近两百人的队伍,呈“扇形”,有负责警戒者、有探路留标记者……无需多说,一切井井有条。
    在敌国土地上行军作战,最大隐忧就是地形不熟,每逢遇上岔道,刘大山都得取出“指南针”去辨识方位,以免走错。
    不得不说,这种可以随身携带,只有一个烧饼大小的小物件,指向很准,极其方便。
    刘大山实则为“冯府”家臣,地位相当于王三狗、老张头于“谢府”中,所以,有些事情他远比别人知道的要多些。譬如,“指南针”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并不准确,需要结合天象、地形来最终确定方向。
    因此,当路过一座小山,“指南针”转动不停时,刘大山意识到,此地十之八九有“磁铁矿”。于是,他在辨明方位之余,还用“炭笔”在随身纸上画出地形地貌图,在其看来,那东西很值钱,没准日后有大用。
    继续行军,在警惕中前进……
    差不多,天色有些微微亮的时候,刘大山一行绕过一座小山,进入一片平原地带。
    又行走数里,天光大亮,刘大山他们走到了一片小树林里。
    “就此地吧。”刘大山对众人道:“后面有溪水,此地有林子,间隔不远,适合驻扎。”
    “大山言之有理。”有老兵附和道。
    “天已大亮,再往前走,不合时宜,老汉也认为此地合适。”另外一名老兵同样发出自己的声音。
    刘大山点了点头,然后道:“大家在林子里休憩一刻,而后前出五里警戒,注意藏匿,发现陌生人,一律灭口。”
    所有人无不颔首应允。
    一刻时间,很快过去。
    刘大山随即将“亲卫队”分成三拨,一部往回扩大警戒范围,顺便迎接大军;一部留在林中隐藏,以备发生意外时间接应;而他自己,则带上五十人,向前搜索探查,目的就一个,弄清楚附近地形,特别是有无敌军,毕竟此地乃“百济”腹地,且距离其“都城”算不得太远。
    无论哪种形式的战争,能够料敌于先,那都是极为重要的事!在敌我双方,相互不知或不明情况的时候,拥有“望远镜”的一方,无疑占了天大便宜。
    刘大山习惯性每前行一段,停下用“望远镜”探查四周,以找寻道路和审视地形。
    这一次,“望远镜”里不仅出现了一座小村庄,而且,还发现了一小队骑兵。没错,确实是骑兵!虽然仅有不足十骑。
    以刘大山多年军旅生涯的经验判断,这支小队骑兵,要么是大军前哨,要么是“斥侯”,不论是哪一种,都足以证明一件事,附近,定有一支敌军。
    刘大山打出手语,告诉同伴:“发现敌人,散开隐藏。”
    都是久经阵仗的老兵,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问,以最快速度散开,各自在附近找寻可以隐藏身形的地方。
    很快,那支小队骑兵来到刘大山他们适才所在之地,稍稍察看一番后继续前进,看方向,应该是前往后队藏匿的那片林子。
    刘大山没去管那支骑兵队,他更多考虑的是——要不要继续前进?
    仔细思考权衡一番后,刘大山放弃了“前行探查”想法。因为他知道,大总管领军而来,非为进攻,而是驻守,吸引“百济大军”,威逼其“都城”,所以,知道敌军动向,意义不大。
    于是,刘大山迅速做出了两个决定,第一,留下几个人观察,并约定每过一个时辰,后撤两人,直至全部撤离;第二,自己带其他人先撤回那片林中,然后再去适合驻扎的那片地方,必要时,清理敌军“斥侯”,断不可让敌军及早发现本方举动。
    在一片有山,有水,有树林的广大区域里,想要发现藏匿的百十号人,无疑是非常困难,更何况那还是一些久经战场的老兵,如果被发现,简直是耻辱。
    诚如刘大山预想的那般,“百济”那支小队骑兵,什么异常都没有发现,然后离开不知去向。
    至此,一切算安静下来。
    约摸“巳时”将过,刘大山从“望远镜”里终于看到后方出现了大批黑压压的唐军,人数至少上千。
    稍微过些时候,“望远镜”里能够看得清楚,当先为首者,正是“羽林左卫中郎将”雷火。
    “刘大山见过将军。”纵然熟悉,在众军面前,依然礼不可废。
    “免礼。”雷火道:“大总管一行辎重行动缓慢,故命本将先行一步。”
    刘大山应了一句,随即将所知一切,如实道出……听闻附近有敌军,雷火倒也面色如常,跨海进入“百济”,那不就是为了打仗吗,有敌军,才是正常。
    不过,既然有敌军,那么,敌方“斥侯”探查一事,绝无可能如同走过场一般,正常情况下,还是会二度、甚至三度前来。这事儿,不用刘大山提醒,雷火自己也能想到。
    于是,雷火对刘大山道:“若敌‘斥侯’再来,大山,汝之所部,能否全数拿下?”
    “此又何难?”刘大山道:“定不放过一骑。”
    “那不成!”雷火赶紧道:“人可以不放过,马匹得留下,咱们大军里没有马,来回传令太过不便。”
    “放心,老汉有数。”刘大山笑了笑,拱手言道:“老汉去也。”
    前方发生什么,谢岩不知道,而且此刻也顾不上。那些装满军需物资的四轮平板车,让他一个脑袋两个大。
    由于“卫岗乡”地面基本硬化,“洛阳”和“长安”城里也逐渐铺装砖石,加上“水泥”大量使用以及那条通达“玉门关”的大道接近完工,早就解决了制动、转向等技术难题的四轮马车,开始大量走上历史舞台。以至于“马车作坊”在接到乡里订单时候,在没有特别标注的情况下,全部弄成了四轮车。
    因为四个轮子的平板车,装载量更大,所以谁也没有想到那么多,那么远,甚至连谢岩自己都忘了,在道路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四个轮子平板车,实际使用上,并不如两个轮子的好使。结果就是,在全部泥土地的“百济”境内,重载四轮平板车,时不时陷进小坑里出不来,得靠人力生拉硬拽才得以脱困,如此多次,自然影响速度。
    无奈,谢岩只得让“羽林左卫”先行,大队跟在后面。其实,如此行军,前后脱节,非常危险。但谢岩实在没办法,若是不让雷火率军先行,很容易无法在预计时间里汇合刘大山他们,如此会出现联系不上,致使胡乱猜想,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可控制的状况出现。
    至于前后相隔,最多二十里,倒也不是不可接受,怎么说也是有“望远镜”,真要是有敌人出现,也能够提前发现,及早应对,当不至陷入绝地。
    打仗这件事,固然跟实力有绝对关系,但是运气有时候也起了很大作用。
    谢岩没有想到的是,先行雷火部,竟然为了马匹,散开全军,在适合驻军那片区域内,对“百济”军中“斥侯”展开猎杀。
    由于“羽林左卫”和“亲卫队”全部装备手弩和强弩,小队骑兵在猝不及防之下,几无还手之力,总共三支小队,近五十骑,全部被歼,当然,战马是被留下,只剩不到三十匹而已。
    有了战马,传讯速度那是快上很多,没过太久,一名老兵骑快马出现于谢岩面前。
    “何来马匹?”谢岩大惑不解。
    老兵快速将整个过程大致说出,最后道:“雷郎将说,‘斥侯’通常需回报,时间一久,敌军定然发现异常,其部当于驻军所在地前,列阵以迎,请大总管速速前行。”
    谢岩完全明白了雷火的意思,那就是既然选定的驻扎地附近有敌军,那么被发现实际是早晚事,灭杀“斥侯”,抢夺战马以延缓敌军发现时间,而多出来的时间,正好给大队赶路所用。由于“布置野战防御工事”,本身也需要时间,所以,雷火率军出战,以期拖得更久。
    尽管全都是些猜测,但是有一点谢岩非常肯定——战争,终于拉开了帷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