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第五十五章 行军
作者:钟山布衣   爆炒五花肉po最新章节     
    第章-行军
    一军统帅,自然有独断之权。
    但是冯宝又很清楚,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除了严明军纪、精良装备之外,信仰,不可或缺。正如千年之后那支“伟人思想”武装的无敌铁军,无数次以弱胜强,创造奇迹,堪称人类军队之巅峰。
    可“信仰”的建立,非朝夕之功。
    冯宝决意效仿另外一种方式,即“政治思想教育”。
    冯宝很快下令,召集全军各级“军丞”开会,在会上,明确告知众“军丞”们,必须将皇帝陛下平灭“辽东”一统宇内的伟大意义告诉每一个军卒;必须在整个作战期间,保证医疗、后勤;必须知晓军中对于战事看法、议论,且随时上报;必须安抚好伤员;必须帮助军卒树立“战之能胜”的信心。
    整个会议,耗时约一个时辰。
    冯宝用古文夹杂着现代文,尽可能仔细解自己提出要求背后的意义所在。
    他并不知道,自己一时兴起的举动,事实上明确了“军丞”具体职权范围内容,影响深远。
    次日“卯时”。整三千步卒,外加主帅“亲卫队”,从营中开拔!
    整支军队,上至冯宝,下至军卒,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大的双肩包。此物,乃谢岩临时想起并且设计,只因时间紧迫,“卫岗乡”和“洛阳”两地“成衣作坊”,紧赶慢赶也是做出来一万个多些。
    冯宝所部,分到五千个。
    三层麻布,用线缝得很密实,大大增加的厚度,耐磨、耐用,远远超过唐人寻常布包。
    特别是“双肩背包”设计,使包裹重量得以均衡由人全身承担,实质是减轻负重。一经投放军中,立即获得无数赞赏。
    在行军操练途中,军卒们就已经发现,可以将铁甲卸下放入包中,再加上干粮和水囊,几十斤负重完全不在话下,由此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行军途中人本身颇为轻松,身体也更加灵活一些。
    冯宝也有一个“双肩背包”,除将“乌光甲”和其他物品放入外,还特意让人在背包顶部缝制几根绳条,从而可以把“兵工铲”捆绑横在上面。
    这事儿,很快被一个亲兵发现,有样学样,途中休息时弄了一下,发现自己的陌刀横置包上,能够解放双手,快速行军时更加轻松,于是便告知同伴……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等到第二次休息的时候,冯宝发现军卒们都在各自想办法,将随身武器捆绑在背包上。
    冯宝没去过问,而是就地坐在一块石头上,喝了一口水,张口问道:“走了有多远?”
    “和侯爷预想一样,两个时辰,约摸二十里。”刘长河赶紧回道。
    冯宝点零头,他计算过,人在普通情况下,步行时速约十里,但行走山地田野,负重近四十多斤情形下,起码打个对折,再考虑到人力有穷时,会出现越来越慢的现象,所以,二十里,还算可以。按照这个速度,接下来走六个时辰,能够达到七十里。
    “长河,唤徐有功来。”冯宝想起一个人,一件事,吩咐道。
    徐有功,偃师县人,本名宏敏,乃原国子监博士徐文远之孙。今年刚刚考上“皇家卫岗学堂高级班”。
    其为“军事兴趣班”成员,颇有建树,曾于学堂内当“司空”李绩等诸大将军面,陈述“平辽方略”。
    因其为“学堂高级班学子”,是极少数入“羽林右卫”得军职而保留原先身份者。
    冯宝一直以来,习惯于日常事务交由房元昭或杜风处置,如今二人皆不在,所以他一直寻思着再找一个人充当助手。
    只是麾下“羽林右卫”,实在陌生,所以无合适人选。
    若非在上一个休息时段里听到有人呼唤“徐有功”名,他都不知道这位历史留名的人物,居然此刻正在军郑
    在大唐,遭遇或者发现历史名人,那是冯宝非常喜闻乐见的事情,而且他很清楚,凡能够史书留名者,都不是普通人,绝对都是人才。
    “末将参见大都督。”
    “不必多礼。”冯宝看着眼前年轻而颇显英气的徐有功,微笑言道:“汝为高级班学子,理当入仕,何故从军?”
    “回大都督话,许先生有云:好男儿当热血四方;谢侯亦曾言:男儿从军,必定无悔,某深以为然,当亲历也。”
    “呵呵,谢警官倒是会忽悠。”
    “忽悠?都督所言何意?”徐有功大为不解。
    “一词尔。”冯宝跟着道:“吾之身边尚缺一参军,汝可有意乎?”
    “多谢大都督提携。”徐有功先行一礼,而后起身道:“吾从军意在疆场,随大都督侧,有违初衷,恕难从命。”
    冯宝闻言,很是意外,深深地看了一眼徐有功,沉声道:“汝一介学子,且考入‘高级班’,定才学不凡,倘若饮恨沙场,当如何?”
    “谢侯授课之际,有言道:战场之上,不分官民,有运筹帷幄者,亦有奋勇杀敌者。吾粗通军略,平日操练从无懈怠,当奋战沙场以报家国。”
    “好——!既然汝言之凿凿,本官如你所愿。待平灭辽东,汝若活着,本官许一个前程。”
    “多谢大都督。”徐有功心中大喜,再次行礼。
    “下去吧。”冯宝挥手示意徐有功退下。待其走后,站起身,忽然道:“长河,不如你也如他一般,搏个军功如何?”
    “不去,吾为侯爷家臣,很知足。”刘长河想也不想立即回道。
    “搞不懂你们这些人都是什么脑子?”冯宝右手伸出食指,在自己耳边摇晃两下,紧跟着挥手道:“休息差不多了,传令全军上路。”
    继续北行,不出五里,进入北邪官道”。
    是“官道”,不过是宽一些的道路,唯一不同是能够看到一些路人。
    “百济人”哪里见过如此军容,有惊恐者、有好奇者,更多乃避让者。
    看到老百姓们众生百象,冯宝初始不以为意,直到遇上一支有马匹的商队,这才感觉似乎遗漏了什么。
    旋即召来“亲卫队正”,吩咐其率所有亲卫散于大军四周,凡遇有骡马,一律征用,付钱财以补偿。
    由于在前期的政治思想工作里,冯宝反复强调过,大唐平灭辽东,纳三国疆域于治下,当有别于草原西域,故,当视其地百姓为“唐人”。
    既然皆“唐人”,军卒心态自大为不同,尤其是出自勋贵豪门的亲卫,言语间客气不少,征用过往骡马时,也能够按照市场价给出钱财,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百姓们对于大唐的好福
    本意是为了收购一些畜力,减少军卒负重,同时降低大军行进被人快速泄露风险,结果却带来了另外一项好处,那倒是冯宝始料未及。
    眼看色渐渐黯淡,冯宝下令:“全军进入前方村落休息。”
    一个无名村,突然间涌进来大批军队,村民们都吓坏了。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支来自远方大唐的军队,不仅非常和善,而且没有主动劫掠任何物品。
    当一名年轻军官告诉村中族老:“大军所需,簇若有,按市价购买,无,可做罢。”
    族老差点儿眼珠子没掉下来。
    军队,何时变得那么客气?
    在族老记忆中,哪怕“百济国”军队,只要进了村,从来都是有什么拿什么,仅仅放过人而已。
    大唐军队,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另一种姿态。
    人就是这样。
    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唐人”友善,“百济人”也不落后,纷纷拿出多余的粮食、咸踩,熬制稀粥,让走了一的大军,能够吃上一顿热食。
    整整一,去除途中休息时间,大军不停歇行进五个时辰有余,按照估算,至少也有七十里。
    但冯宝知道,这才是第一,真正严峻考验还在后面。
    晚膳后,冯宝没有远择休息,即便身体疲累不堪,他也坚持巡视每一处军卒休息地,同时认真检查警戒事宜。
    冯宝很少如此认真负责,因为他清楚,孤军不间断行进,对于每一个军卒而言,那都是极其严峻考验。身体疲惫,远比不得精神和内心苦累。作为军中最高统帅,必须让每一个军卒看到自己,让军卒们知道——我,与你们同在!
    军中素来影士气”一,可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可怀疑。
    冯宝也不例外。
    巡视期间,望着一张张疲惫面孔,耳听酣睡声四起,冯宝觉得,很有必要在明日出发时,来一次鼓舞军心士气的举动。
    比往日发时间延迟,因为冯宝召集全军,先三言两语做番动员,而后大声道:“众所周知‘安胜关大捷’一事,然,甚少人知,战后欢聚时,本帅曾有高歌一曲,有好事者云:此曲可为战歌。本帅今日以此曲歌引吭,与诸君共鸣、共勉、合唱之!”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威武大唐要让四方来——贺!
    冯府亲兵,全部会唱,一同加入歌中,顿时,歌声嘹亮,引动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