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郭崇韬把前蜀的骑兵分为左、右骁卫等六个营,共有三千人;步兵分为左、右宁远等二十个营,共有二万四千人。
这些前蜀的军官也早就投效了孟知祥。
孟知祥又增设了左、右冲山等六个营,共有六千人,驻扎在外城内外;还设置了义宁等二十个营,共有一万六人,分别戍守在管辖内的州县,并由这些州县就近供给。
同时又设置了左、右牢城四个营,共有四千人,分虽戍守在成都境内。
对外,孟知祥设置了左、右飞棹兵六个营,共有六千人,分别戍守在沿江诸州,熟习水上作战,来防备夔、峡。
这样,西川的军政民生都掌握在孟知祥手里,老郭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
因为当时李存勖在的时候,老郭曾经举荐孟知祥担任太原刺史,算是对孟知祥有恩,因此,孟知祥并未准备对老郭下手。
实际上,孟知祥根本也不相信老郭能翻起什么浪花。
老郭,被鄙视了!
此时,任圜,就是李嗣昭曾经的副手,为李嗣源的判官三司,知道成都富饶,就先更让东西两川出点银子。
因李仁罕曾经是孟知祥的下属,就委任李仁罕为盐铁判官,令他入蜀给孟知祥送去加封侍中的符节文书,并使李仁罕兼任三川都制置转运使。
跟别人要钱,必须派一个对方的熟人,才好办事。
李仁罕到达成都以后,当地的蜀人打算什么都不给。
孟知祥说:“府库的钱财是前蜀的,应该交出去。但州县收上来的租税,是用来赡养十万镇兵的,决不可给。”
因此李仁罕只拿走府库里的东西,也不敢再说转运的事。
此时的李嗣源,在大臣们的劝说下,也犹豫不定。
因为他当时答应过李继岌,不染指两川之地和兖州以东的区域。但是大臣们都说,现在您是唐王,以前答应的事,不过是权宜之计。何况现在李继岌不知所踪,怕他何来!
李嗣源最听不得有人说自己怕了李继岌!
这是他的逆鳞,更是他的面子!
久而久之,加上李继岌一直没有什么消息,李嗣源渐渐地对蜀地开始动心了!
于是他派遣李严去慰问孟知祥,顺便监督蜀地的军政。
孟知祥听说李严来监督他,只能派遣官吏到绵州、剑州去迎候他。正好当时武信节度使李绍文去世,孟知祥就任命西川节度副使、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李敬周为遂州留后。
直到李敬周上任后,才上表告诉李嗣源。
孟知祥说他曾接受过庄宗皇帝的秘密诏令,允许他见机行事。
李嗣源气得大骂:你拿前朝皇帝的命令来抵抗老子的命令?
孟知祥自认为对李严有旧恩,于是摆了很大的场面,阵阵排列重兵欢迎李严,希望他惧怕自己的实力而自己返回。
没想到,李严却是个二逼,没看懂孟知祥的意思!
孟知祥懒得再跟这个二逼麻烦,索性就砍了李严。
左厢马步都虞候丁知俊,曾跟随李严出使前蜀,现在担任孟知祥的军官。
孟知祥把他叫来,指着李严的尸体对他说:“你俩是故旧,你替我把他埋了!”
处理完这些以后,孟知祥给李嗣源上表:“李严假宣殿下的口头敕令,说是您让他代替我镇守川蜀,让我回汴梁。他又擅自允许优待奖赏将士,我已经把他杀了。”
李嗣源感到自己被践踏了!他决心必须收拾孟知祥,至于李继岌那里,顾不上了!
李嗣源下令把东西川节度使分出阆、果(南充城西)二州建置了保宁军。任命内客省使李仁矩为节度使镇守阆州,让他和绵州刺史武虔裕都率兵去赴任。
这个决定,其实是安重诲的意思。但此时的大唐,安重诲的意思就是李嗣源的意思。
武虔裕是皇帝身边的旧吏,安重诲的表哥。
安重诲暗中交代武虔裕,让他去修治遂州的城壕,修缮武器,并增派士卒在那里戌守。
历史上,此刻武虔裕的位置,应该是夏鲁奇的。但是因为李继岌重生,把夏鲁奇的两个儿子笼络住了,夏鲁奇为了儿子,也加入了子弟军,确是躲过了生死大劫!
安重诲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李嗣源有没有看出来安重诲的野心呢?
李嗣源还在李克用手下当太保的时候,安重诲的父亲安福迁也是李克用手下的大将,任河东将军。后来在救援兖州、郓州时战死。
安重诲在一直是李嗣源的给事,在李嗣源镇邢州时,安重诲任中门使。
安重诲跟随李嗣源东征西讨,共二十多年。期间两人信任无间,安重诲勤劳从事,李嗣源也视之为兄弟。
直到兴教门之变前,安重诲辅佐之功独居第一。
李嗣源成为唐王后,安重诲依仗后唐帝的恩宠,就变得十分骄横。
人常说,人是会变的。
其实也不是这么回事!
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倩倩表现出来的秉性,是因为当时所处环境的限制,他只能表现出来与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如果环境改变了,他就必须改变自己,从而适应新的环境。
所以,看人,不要看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他所处的环境。
比如,殿直马延误冲了安重诲的前列仪仗,安重诲就在马前斩了马延,御史大夫李琪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嗣源。
但是,李嗣源是做怎么处理的呢?
李嗣源下诏说,马延侵侮冲撞身居要职的大臣,要告诫全国。
这件事如果放在李嗣源还是一方藩镇的时候,安重诲断然不会这么做。因为当时李嗣源倚重的并非他一个人,他在李嗣源的面前,重要性很一般。
但是现在不一样,李嗣源的政令,大多出自安重诲的意图和手笔,重要性今非昔比。因而安重诲就必须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如果有人说安重诲变了,那还不如说是安重诲的地位变了。
人的变化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伴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
并且,五代时期的皇权已经没有从前那么牢不可破了,只要有一定的实力,就可以称王称帝!
比如江南的十国,原来也都是节度使,但朝廷经过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没有了管控地方的能力,这军阀呼啦一下都成为了君主,不仅坐拥当地百姓和土地,还能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