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大爷的眉一挑,“母亲的意思是,是想要上陵城西南的那块地。”
郑氏在上陵城的郊外,有一块人人都盯着的农庄。
听说那里的农田肥沃,年年产的粮食都特别多。
最关键的是,那处农庄里,有一处很好的温泉。
老太太想着,若是这处庄子成了她的私产。
将来也要留给谢五才行。
谢家大爷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他这母亲的算盘子,都到了他闺女的头上了。
“母亲,郑氏的婚事,是父亲和郑家老太爷定下的。”
“我们私下解除了婚事,是要告诉父亲一声的。”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他不同意。
老太太的目光比之前深了许多:
“老大,你觉得不好吗?”
郑家大爷面色微冷:“不好。”
“哪里不好?”
“谢氏的脸面,并不是谁都能踩几脚的。”
“那你就是觉得,你的女儿,谢家的嫡女做的是正确的。谢家嫡女,代表的是谢家。她这样做,就不是损害谢家的脸面了吗?”
老太太平静的言语中,压抑着难以控制的愤怒。
谢家大爷端起下人刚端过来的茶,轻轻地吹了吹杯子里的浮沫:
“母亲,郑氏和谢氏两家联姻,利大于弊。”
“若是贸然解除了婚约,那么有些事情便要从长计议了。”
谢家和郑家捆绑的太深了。
一旦没有了这层关系的牵绊,那么,他们俩家就真的要各自打各自的盘算了。
老太太皱了皱眉,“那依你之见,这件事要如何处理,才不能失了体面?”
谢家大爷并没有立刻回答。
他是谢家的大爷,不可能为了一己私欲,和郑氏提什么要求的。
但是。
不允诺老太太些什么,老太太怕是不会同意的。
想了想,谢家大爷才开口:
“母亲,我想让二弟去一趟南边。”
老太太接过了他的话:
“你的意思是,想要老二顶替郑家二爷。把咱们和郑家合伙儿做的生意,尽数攥在手里?”
谢家大爷点了点头:
“南边的生意,是咱们和郑家合伙做的。”
“而郑家当年之所以能入仕,是因为走了当初父亲的路子,才会官途一路平坦的。”
老太太转了下手里的佛珠,“那你想要如何?”
谢家大爷说道:“郑家有位公子,在礼部当差。”
老太太虽没得到那处心仪的农庄,但谢家大爷的安排深得她心:
“你这么安排,我很满意。”
“你啊,办事越来越周全了。”
谢家大爷憨厚地笑了笑,“是母亲教的好。”
“明日,你就去和郑家说退婚的事情吧。”
老太太转着手里的佛珠:
“至于二姑娘,既是咱们家的嫡姑娘,自然是不可怠怠慢了她。”
“让她在府上待几年,然后在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嫁出去吧。”
老太太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谢家的这位二姑娘,名声极差。
想要嫁去世家大族,维护世家大族同谢家的关系,那是极大不可能了。
但若是嫁给不如谢氏的人家,兴许还能帮得上谢氏。
谢家大爷对此并无异议,“孩子的事情,母亲看着办就行了。”
谢家大爷又在这里略坐了会儿,便离开了。
“你说,老大把老二和老三都安排了,为什么就不安排老五吗?”
老太太有些惋惜。
若是老五去了南边,那柜上的银子,就都是老五的了。
“老太太,您不是要让五爷去五城兵马司吗。”
“五爷不在您眼皮子底下,您又该不放心了。”
老太太心疼幼子,肯定舍不得五爷远走的。
但连嬷嬷又觉得老太太太过宠爱五爷了。
“你说的对。”
“老五啊,身体不好。南边的天气太过潮湿,他去了,会水土不服的。”
老太太起身,吩咐着:
“你让人去看看,看看老五回来没有。”
“回来了,就去我的库房里,找出来两根野山参给五爷熬汤喝。”
“是。”
连嬷嬷忙吩咐人去了谢五爷的院子。
又吩咐人去老太太的私库,取了两根野山参,亲自去厨房熬了汤,给谢五爷送去了。
入了夜,六姑娘睡的正香。
在偏房值夜的青禾,一脸急色地进了六姑娘的房间:
“姑娘,姑娘!”
“快醒醒,快醒醒!”
六姑娘极其不耐烦地翻了个身,咕哝了一句:
“青禾,赶紧去睡觉!”
青禾青青岛碰了碰她的肩膀,声色急促:
“姑娘,您快醒醒!”
“李大人家来人了!”
六姑娘满脸不耐烦,“来了就来了,关我什么事儿!”
不着调扰人清梦,天打雷劈的吗!
青禾把人从床上拽起来,一脸急色:
“听说,是李大公子的媳妇儿发作了!”
“可能是因为胎儿过大,都疼了一天一宿了,孩子还没生下来。”
“李大公子担心孩子和大人会出事,所以就让下人的来请您了!”
青禾用帕子给她擦了擦脸:
“姑娘,李家的人在前院等着您呢!”
“您快些!”
被浸了冷水的帕子一擦,六姑娘睡眼惺忪的脸上,多乐几分清明:
“我若是跟着去了李家,谁和我一起去?”
青禾被六姑娘问的一愣:
“姑娘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她和姑娘一起去吗,还需要旁人吗?
六姑娘的脸色瞬间就变得不怎么好看了。
这么晚了,有人来府上找她。
这府上的长辈不仅没有一个人过问,还都装作不知道这件事发生。
这算什么?
六姑娘眼中的冷意,一闪而过。
“我是女子,半夜出门你觉得旁人会说什么?”
而她的这些长辈就更有意思了。
竟然真的放心,让一个闺阁姑娘半夜出门。
“若是您觉得不妥,不如让官家找几个小厮跟着?”
“算了。”
六姑娘带着小厮和婢女去李大人的府上,让人瞧见了,会让人多心的:
“这个时候,四哥应该还在读书,我们去看看。”
谢四公子才华出众,很不得太太喜欢。
他一到八岁,就被太太撵去了前院最偏僻的院子。
不管不问。
但还在,谢家大爷时常询问他的功课。又有大姨娘在暗中照顾,日子过得也算可以。